早会三分钟励志小故事(精简3篇)
早会三分钟励志小故事 篇一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叫李明,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大学生。他并没有出众的才华,也没有特别的背景,但他却拥有着一颗坚定的梦想。
在大学期间,李明热爱音乐,特别喜欢弹奏吉他。他经常参加校园的音乐比赛,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他的吉他技巧并不突出,而且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是,他从不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练习和学习。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全国范围的音乐比赛。比赛的水平非常高,来自各地的选手都是顶级的音乐人才。李明知道自己的实力相对较弱,但他还是决定参加,因为他相信只有通过与更强的对手竞争,他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比赛的那一天,李明紧张而兴奋地走上了舞台。他弹奏的曲目并不复杂,但他却用心演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尽管最后他没有获得比赛的奖项,但他却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尊重。
比赛结束后,一位知名音乐制作人找到了李明,对他的表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你的吉他技巧可能还有待提高,但你的热情和坚持是无可替代的。我希望能与你合作,共同打造属于你的音乐之路。”
李明听到这些话时,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感激。他明白,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得到了认可和机会。从那一天起,李明开始了与制作人合作的音乐之旅,他不断学习和进步,最终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音乐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天赋和机遇,更重要的是坚持和努力。只要我们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付出,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早会三分钟励志小故事 篇二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他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境贫困使得他没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但他却拥有着一颗渴望知识的心。
每天,小明都会走很远的路去图书馆借书,因为他家里没有任何书籍。他认真阅读每一本书,尽管他并不理解所有的内容,但他依然坚持阅读下去。
有一天,小明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师。老师看到小明努力学习的样子,决定帮助他。老师每天给小明讲解课本上的知识,教他如何思考和学习。小明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虚心学习,不断进步。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明成功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他在大学里继续努力学习,成绩优秀,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大学期间,他还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赚取了一些生活费,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大学毕业后,小明成为了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他的职业发展一直顺利,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决定回到家乡,为那些和他一样渴望知识却没有机会的孩子们捐赠书籍和资金,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的起点如何,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们也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我们的力量传递希望和温暖。
早会三分钟励志小故事 篇三
早会三分钟励志小故事
一些比较简短的励志故事,会鼓励着你积极向上,那么三分钟简短的励志小故事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分钟励志小故事,最适合开早会的时候用了。一起来看看吧!
早会三分钟简短励志小故事一
大海边,一渔民家陷入了绝境之中。严冬来了,海风掀翻了他们的渔船,恰好又赶上渔夫患了重感冒。天寒地冻,债主上门,他们该怎样渡过这个难关呢?
一向乐观豁达的渔夫第一次沉默了,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悲凉。
那时,渔民的儿子才16岁。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6岁的儿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庭正处于绝望之中。“你们别怕,我有办法。”儿子说完这话,喝下三大碗热粥,出发了。他在肩头挑上两只鱼篓,信心百倍地奔向大海。迎着刺骨的寒风,脱光了衣服,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海水中。
这时奇迹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尖尖鱼向孩子的身边靠来,它们钻进他的腋窝处,腿弯里,在孩子的躯体周围徘徊。孩子咬着牙,轻而易举地便将尖尖鱼装满了两鱼篓。
原来,这海里生活着一种尖尖鱼,每当寒潮来时,它们都有很强的趋热性。孩子正是利用自己温热的身体,吸引了大量的尖尖鱼……
曾经有一个青年,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打工。盘缠用尽了,举目无亲,房东又天天催讨房租。虽然有一家单位已经决定聘用他,但是,哪家单位愿意将工资预付给一个尚未开始工作的人呢?
一个星期天,青年拖着沉重的双腿来到了一家废品回收公司。看着那些成堆的纸片、饮料盒子……青年红着脸向老板问了那些废品的价格。
他找来一只破麻袋,毅然走上了大街拾荒。忍受着人们的白眼,经受着风雨的洗礼,他走过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拾捡着废品,也积攒着对未来生活的渴望,积攒着在这个陌生城市继续生活下来的决心与力量。当他从废品店老板手里接过在这座城市掘到的“第一桶金”时,青年的眼眶潮湿了,他听到心中的呐喊:“生存没有绝境,就看你肯不肯去做。”
是的,捉尖尖鱼的少年正是在别人围着火炉的时候,用他的身体让一家人渡过了难关。青年不怕遭受他人的白眼,放下大学生的架子,靠捡废品让自己在远方的城市站住了脚跟。当你失去一切的时候,我们还有生命。当你面临生活的困惑时,何不想想那些别人不愿做的事?
生存没有绝境,其实就看你肯不肯去做。
早会三分钟简短励志小故事二
有个叫詹姆斯的推销员,来到一个小城镇,拜访一位房地产经纪人,想让他参加一门名为“销售与商业管理”的课程。经纪人很感兴趣,却迟迟不发表意见。詹姆斯见状只好试探说:“您很想参加这个课程,没错吧?”谁知经纪人犹豫了一会儿,说:“唉,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参加。”詹姆斯白费半天口舌,一无所获,感到很失望,便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不过,他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决定全力以赴地做成这笔生意。于是他说了下面这番令经纪人大吃一惊的话:
“先生,我要向您说一些不太恭敬的话,但这些话可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您先看看您的办公室,地板很脏,墙上全是灰尘,打字机老得该送博物馆了。您的衣服又脏又破,胡子没刮干净,眼光里也显现出失败的阴影。我完全可以想象,在您家里,您的太太和孩子吃的穿的都不好。您太太一直忠实地跟着您,你们刚结婚时,她或许以为您将来大有成就呢!但事实并非如此。请您不要误会,我并不是为了您能参加我们的课程才这样说的,即使您现在就报名并预缴学费,我也不会接受。在我看来,您不会有进取心,去完成这门
课程,而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学生中有失败者。“现在,我告诉您失败的原因——您不具备拍板的能力。您已经养成了逃避责任的习惯,无法对影响您生活的任何事情作出明确决定。即使您想做什么,也无法办得到了。”
詹姆斯这番“重炮”的轰击,令经纪人目瞪口呆,他呆坐在椅子上,低下了头,看得出来他的心里很不平静,但并不准备对这些尖刻的指责进行辩解。
詹姆斯说了声再见,走了出去,随手关上了房门。很快,他又打开门,走了回来,满脸微笑地在经纪人的面前坐了下来,说道:“也许我的指责伤害了您,但我倒真的希望能触怒您。在这场男人对男人的谈话里,我要告诉您的是,我认为您并不欠缺智慧和能力,然而不幸的是,您养成了一种引向失败的习惯。但您可以重新站起来!请您原谅我刚才的不敬。假如您相信我,我可以帮助您。您不属于这个小镇,这里不适合从事房地产生意……”
詹姆斯的话刚说完,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经纪人竟抱头痛哭起来,哭了好久才停下来。他似乎很努力才站了起来,与詹姆斯握了握手,表示愿意接受他的劝告。他向詹姆斯要了一张报名表,报名参加了那门课程。
几年后,这位房地产经纪人在大城市开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是当地最成功的房地产商人之一。他常年雇用60名推销员,每一位推销员在被正式聘用之前,都会被叫到他的办公室,听他详细讲述自己的蜕变过程。
这个房地产经纪人是幸运的,在他因逃避责任而变得平庸的时候,有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推动了他,把他推向了成功。
一个人成功还是失败,根源性的问题在于:你是否渴望改变现状?你是愿意继续忍受失败的折磨,还是愿意通过艰辛的劳动,奋发图强,改变自己眼下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局面?
不管有没有人来推动我们,我们都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立即采取行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早会三分钟简短励志小故事三
静下来想想我们的.未来:50岁,半百之年的我们开始倒数,期待退休时刻快点到来;60岁,花甲之年的我们没了工作的负担,游山玩水成为我们晚年的乐趣;70岁,古稀之年的我们步履蹒跚,坐在摇椅上回忆着光辉或平凡的岁月。
再看看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的人生经历:50岁时,25岁就出版第一本小说未获成功的他,时隔二十几年重新开始笔耕不辍的生活;60岁,他才凭借以18世纪的宗教审判隐喻葡萄牙后独裁时代的小说《修道院纪事》成名;而以作品《失明症漫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已经是76岁的高龄了。
25岁到50岁,这应该是一个作家思想活跃、文笔日臻成熟的阶段,也是非常容易出成绩的阶段。可是,老天却和萨拉马戈开了个大大的玩笑,第一本小说的出版让他由焊工成为作家,可是随后的20多年却没让他在文学上获得更大的成绩。这20多年,萨拉马戈开始了新闻报道和戏剧创作,虽然和文字依旧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文学的梦想却有了不小的偏离。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萨拉马戈不会再有新的作品问世,更不会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萨拉马戈心底怀揣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这样的理想从来不曾在他的心底冷却过。当萨拉马戈50岁那年,选择重新以写作为业时,身边的亲友们吓了一大跳。只有一位非常要好的老友鼓励萨拉马戈:“50岁逐梦也不迟,加油吧,伙计!”
《修道院纪事》出版时,这位老友因病去世了,萨拉马戈无比地悲伤。在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萨拉马戈更加勤奋地写作,完成了包括《失明症漫记》在内的多部优秀作品。后来,《失明症漫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萨拉马戈获得了姗姗来迟的肯定和荣誉,当然要感谢忠实的读者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但是更应该感谢自己50岁开始逐梦的决心。或许正是死亡近在咫尺,才逼得萨拉马戈拼尽全力去爆发,去开拓自己的无限潜力。萨拉马戈曾说过:“我已经不年轻了,所以每一部新作品的开始,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写的每一本书都有可能是我的绝唱,如果我的最后一部作品不尽如人意,那会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