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友善的励志小故事【推荐3篇】
邻里友善的励志小故事 篇一:善良的老人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老人。老人性格温和善良,深受村民们的尊敬和喜爱。
有一天,老人在村口的大树下休息时,看到一只小鸟摔到了地上,翅膀受伤了。老人心生怜悯,立即捡起小鸟,为它包扎好伤口,并将它放回了树上。小鸟在老人的照料下很快康复了,并欢快地飞走了。
从那天起,小鸟每天都会来到老人的窗前,为他唱歌。老人欣喜地听着小鸟的歌声,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有一天,村庄陷入了干旱,田地里的庄稼都快要枯死了。村民们非常着急,但却无能为力。老人听说后,决定帮助村民们。
老人从自家的水井里打水,每天背着水桶,往田地里浇水。他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整天,可是田地还是干涸得不可救药。但老人并没有放弃,他每天都坚持给田地浇水,直到最后的一滴水。
就在老人以为再也没有希望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大雨滂沱,田地里的庄稼得到了滋润,重新变得翠绿茂盛。
村民们得知老人一直在为他们努力,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纷纷上前感谢老人,并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老人并没有因为受到感谢而骄傲自满,他对村民们说:“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和关心,只有在彼此的帮助下,我们的村庄才能更加繁荣和美好。”
从那以后,村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友善。他们向老人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个小村庄因为老人的善良而变得更加美好,邻里之间的友善也成为了村庄的精神财富。
邻里友善的励志小故事 篇二:小狗的帮助
在一个小镇的角落里,住着一对生活贫困的兄妹。兄妹俩的父母都去世了,他们只能依靠小镇上的好心人的帮助生活。
兄妹俩有一个小狗,它非常聪明和友善。每次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它总是主动伸出小爪子。
有一次,小镇上的水井突然坏了,小镇的居民们无法取水。兄妹俩看到居民们的困境,便想到了自家的水井。于是,他们带着小狗,每天都来到水井旁边。
兄妹俩用绳子系在小狗的脖子上,然后小狗小心翼翼地爬下井口,将桶子装满水后,再用绳子拉上来。兄妹俩再用桶子给居民们打水,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小狗的帮助让居民们非常感动,他们纷纷对兄妹俩表示感谢,并为小狗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水井小英雄”。
通过小狗的帮助,居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友善。
兄妹俩并没有因为受到感谢而骄傲自满,他们知道,邻里之间的友善和互助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让这个小镇变得更加美好。
从那以后,小镇上的居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互相帮助,共同创造了一个团结友爱的社区。
小狗的帮助不仅改变了兄妹俩的命运,也让整个小镇充满了希望和温暖。
这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邻里之间的友善和互助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在彼此的帮助下,我们的社区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和繁荣。
邻里友善的励志小故事 篇三
十则关于邻里友善的励志小故事
俗话说:“邻里好,赛金宝”。邻里关系处得好,就可以互为助手、互为依靠,对各家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益处;反之,邻里关系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街坊邻里的安定,而且还会败坏社会风气。下面是关于邻里友善的励志小故事,欢迎阅读:
杨翥卖驴
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骑驴上朝或外出。他对驴子很喜欢,每天上朝回家,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兴。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可杨翥是朝廷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子一听到驴子叫就哭,饮食也明显减少,父母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随即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从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古语云:“里仁为美”、“睦乃四邻”、“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指出人们做事要以道义为衡量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仁爱之心,同情、关爱和帮助他人,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是人德行修养的体现,这也是善化他人,播种善因,使社会拥有和睦温暖的人伦关系,这也是成为社会正义的基础。
罗威饲犊
东汉时期,罗威的庄稼屡受邻居的牛践踏,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理。罗威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每天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从此罗威的庄稼再不受践踏。
于令仪宽偷
北宋时,曹州有个叫于令仪的人,一生勤劳持家,到晚年成了当地有名的富户。但他从不做为富不仁欺压乡邻的事情,而是仁爱为怀,宽厚待人。
一天晚上,有人潜入他家里偷东西,被他的几个儿子抓住了。喊声惊动了正在书房里读书的于令仪,他提着灯笼向这边走来,用灯笼一照,认出这个低着头站在他面前的盗贼竟是邻居的儿子,不禁大吃一惊:“你向来是个本分的青年人,从未有不良行为,为什么现在干这种事呢?”邻居的儿子回答说:“父亲近来有病,卧床不起,家里穷困请不起医生,不得已走了这条路。”于令仪听后,很是同情,于是问他想要什么。年轻人说:“需要十千钱,就可以请医生给我爸治病了。”十千钱对于令仪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但还是如数给了他。邻居的儿子拿了钱刚要走,于邻仪又喊住他;“你家很穷,现在又是深更半夜,你匆匆忙忙地带这么多钱回家,遇上巡逻查夜的盘问你,你怎么说呢?”于是留他在家里过夜,第二天才让他回家。
事后,邻居的儿子感到十分惭愧,从此改过自新,像于老伯那样宽厚诚实待人,勤俭持家,成了一个好后生。
梁人窃灌
战国时期,梁国有位大夫叫宋就,就任边地县令,辖区与楚国毗邻。梁国和楚国都种瓜。梁人勤于灌溉,种出的瓜又大又甜。楚人却不浇灌,种出的瓜很不像样,他们还在夜间偷偷地跑去祸害梁人的瓜。梁人发觉后,都磨拳擦掌要报复。宋就说:“别人做坏事,你也跟着做坏事,这是多么偏狭啊!我教给你们一个办法,趁夜晚去给楚人的瓜地浇水,不要让他们知道了。”梁人依言而行,楚人的瓜也长得丰硕甜美了,楚人大为奇怪,楚王说,这是梁人“阴让”。楚人深受感动,谢以重币,从此两地人交情一天天好了。
郑板桥三尺让邻换和谐
清朝郑板桥的家人与邻居为建房问题发生纠纷,写信要在外地当县令的郑板桥出面干预,郑板桥回信说:“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得此信后,果真礼让三尺,邻居见此,也让三尺。结果两家之间由此和睦相处。相让的几尺地倒成了友好的通道。
宽厚容忍礼待邻居
古代有位穆斯林老人,在善待邻居方面做得很好。据传,阿布杜拉之子塞哈勒有个异教徒的邻居,这人个邻居靠近他家的墙修了一间厕所,厕所的污秽顺着他家里墙缝往他家流,他无法堵住。只好在墙缝下放了一个桶接污水,到了晚上,他悄悄地把污水倒掉,又把桶放在原地。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就这样过了很长时间,他生了一场重病,感觉情况不太好,他就打发家人把邻居叫来说;“请你到墙那边看一下,”邻
居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是从你家上流出来的污水,我就是这样早上接,晚上倒,己经很长时间了。本来我不想告诉你,但是我的病情己经恶化,假若我去世的话,我怕别人不能如此地坚持下去,因此,我才告诉你,请你想办法。”邻居听后,非常惭愧,感动地说;“长老啊!实在对不起,你如此善待原谅我,请你伸出你的手,我和你缔约,我要信仰伊 斯 兰 教,归信真主。”不久,老人去世了。就这样,这位老人以宽厚容忍的态度,礼待邻居,感化了邻居,使之皈依伊 斯 兰 教。“六尺巷”的故事
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待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今天的我们礼让,和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开明之士尚能如此,今天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处理小事小非,更应该比封建时代做的更好。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当个人情感与国家、革命、政治联系到一起时,爱情也会变得凝重与严肃;当一对夫妻并肩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时,他们的承受与付出不是常人所能够想象的。周恩来与邓颖超用他们的爱情传奇对那句古语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陶渊明移居
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一首《移居》诗中写道:“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他选择移居南村,是因为他看中了这里有很多“素心人”,希望能和这些人朝夕相处,“素心人”是指内心纯净、朴素之人,陶渊明每日躬耕陇亩、赋诗言志、安于贫、乐于道,也正是这样的人。诗中还记述了他在南村与邻居的友好关系:“邻曲时来往,抗言谈往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他常与邻居们一起探讨诗文与人生,大家直率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了好文章一同欣赏,有了疑难不解的问题互相切磋分析。人们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的邻里关系使彼此之间受到道德的熏陶和感染,获益匪浅。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一位善于识拔贤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后来人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这也是人们对他清雅、纯明的品性的赞扬。
訾汝道善施
元代时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平日乐善好施,以善行闻名乡里。同乡刘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一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收地租维持生活,直到他们终老把田地收回去。有一年瘟疫流行,当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户户亲自送去,救治了很多人。他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等到丰收年景再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就把借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他对家人说:“积累粮食本来就是为了防备饥荒,所以如果遇到灾荒年景,一定要帮助贫穷的乡亲。”
拓展知识:
故事1施人以爱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疼爱他的儿子。这位年轻王子,没有一个欲望和要求不能满足。因为他父王的钟爱与权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他所希望的`东西,然而他仍常常眉头紧锁,面容戚戚。
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家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有方法使王子快乐,能把王子的戚容变做笑容。国王很高兴地说:“假使能办到这件事,你要求的任何赏赐,我都可以答应。”
魔术家将王子领入一间私室中,用了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些什么。说完,魔术家就走了。
这位年轻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而变成这样的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照魔术家的劝告,很快就成了国土中最快乐的一个少年。
【感悟】
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这个世界也会回报给你一些惊喜。爱是主动给予,你主动给予,它也会主动给予。
故事2 善良不需要理由
烈日炎炎,在一家繁华的商场门前,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小女孩,向一对衣着鲜亮时髦的青年男女乞讨时,被男青年一脚踢破了额头。小女孩被踢倒在地后,青年男女骂骂咧咧地拂袖而去,小女孩额头上的血一直在流,直到昏倒在地。
来来往往的行人慢慢地在小女孩的身旁聚成一圈,叹气声、怜惜声、议论声……就是没有人想到为小女孩止血,或送小女孩去医院。在人越围越多的时候,一名路过的医科大学的女大学生挤进人群,抱起小女孩,送进了医院。
小女孩得救后,女大学生得知小女孩是在被人贩子拐卖的途中逃跑出来,流落到了这座城市。女大学生为了帮助小女孩找到她记不清地址的家,与这座城市的媒体取得联系。几经周折,小女孩最后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
一时间,女大学生成了媒体追踪的对象。记者问女大学生:“当时围观的人那么多,却没有人出手,你为什么会送小女孩去医院?”这名记者显然是希望女大学生会说出慷慨激昂的“原因”。可女大学生一头雾水的回答却简单得很:“为什么?不为什么啊!”
【感悟】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来自生命的本能,不需要任何理由。我们总抱怨这个社会世风日下,我们在其中又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