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爱哭的故事(推荐3篇)
刘备爱哭的故事 篇一
刘备,一个爱哭的英雄
刘备,三国时期蜀国的创立者,被尊称为“刘玄德”、“刘豫州”,他是一个充满智慧和仁义的人物。然而,与他的崇高形象相悖的是,刘备也是一个爱哭的人。
刘备的爱哭并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他的情感丰富。他在少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被迫离开家乡,一路漂泊,饱尝了人间的冷暖。这些经历让他对于家庭和友情充满了珍惜和感激之情。每当他遇到亲朋好友,或是为了保护百姓而付出艰辛努力时,他的泪水就会夺眶而出。
在刘备的一生中,他有许多令人动容的爱哭瞬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桃园结义时。当刘备和张飞、关羽一起宣誓结为兄弟时,刘备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桃园结义,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吾等三人情同手足,义不容辞。”这番话不仅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刘备内心深处的感人情感。
此外,刘备还曾多次因为战争和国家大事而落泪。在赤壁之战中,他亲眼目睹了东吴和曹魏的激烈战斗,为了保护百姓和蜀国的利益,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当他看到无数士兵倒在战场上,无辜百姓流离失所时,他的眼泪再次流淌下来。这些泪水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他内心深处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关爱和责任。
刘备的爱哭并没有成为他的弱点,相反,他的泪水是他高尚品质的象征。他的爱哭让他更加接近人民,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他的泪水也让他更加坚定信念,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正是因为他的情感丰富,他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和国家的缔造者。
刘备爱哭,这并不是他的缺点,而是他的独特之处。他的泪水是对于人间真情的回应,是他内心深处的情感释放。刘备的爱哭让他更加接近人民,也让他的形象更加鲜活和真实。他的泪水是他崇高品质的象征,是他伟大人格的体现。
刘备爱哭的故事 篇二
刘备的泪水,是力量的象征
刘备,三国时期蜀国的创立者,他是一个仁义之君,也是一个爱哭的人。刘备的爱哭并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他的情感丰富。他的泪水不仅代表了他对于家庭和友情的珍视,更是他坚定信念和强大内心的象征。
刘备的泪水在他的一生中多次流淌。在桃园结义时,他为与张飞、关羽结为兄弟而欣喜流泪。这份深厚的情谊和信任,让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战友和知己。刘备的泪水不仅是对于友情的珍视,也是他坚定信念的表现。他们立下的誓言:“桃园结义,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吾等三人情同手足,义不容辞。”成为了他们一生奋斗的动力。
刘备的泪水也曾在战争和国家大事中流淌。在赤壁之战中,他面对东吴和曹魏的强大敌人,为了保护百姓和蜀国的利益,他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他的眼泪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他内心深处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关爱和责任。他的泪水象征着他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刘备的泪水是他内心深处情感的释放。他的泪水让他更加接近人民,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他的泪水也让他更加坚定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正是因为他的情感丰富,他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和国家的缔造者。
刘备的泪水并不是弱点,而是他的力量的象征。他的泪水让他更加坚定信念,更加接近人民,也更加真实和鲜活。他的泪水是他崇高品质的体现,是他伟大人格的象征。
刘备爱哭的故事告诉我们,泪水并不是软弱和无能的表现,而是内心深处情感的宣泄。泪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接近人民,更加坚定信念,也更加真实和鲜活。刘备的泪水是他伟大人格的体现,也是他成为一个伟大领袖的原因之一。
刘备爱哭的故事 篇三
刘备爱哭的故事
刘备有一个习惯———爱哭。你看,东吴索要荆州,他对着鲁肃“大哭”;孙权以招亲为名欲扣其作人质,他又在吴国太面前“泣告”;别赵云,“执手垂泪”;饯徐庶,“泪如雨下”;请孔明,“泪沾袍袖”;送张松,“潸然泪下”;失关羽,“哭倒于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的哭简直不可胜数。特别是“刘玄德携民渡江”中之哭,更是写得淋漓尽致。
刘备为曹操大军追赶,弃新野,奔樊城,投襄阳,百姓们紧随不离,号泣而行。刘备见此情景,“大恸曰:‘为吾一人,竟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过刘表墓,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赴江陵,追兵已近,10万军民日行十余里。众将建议暂弃百姓,加速行军。“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曹前军赶来,刘备与百姓、家人被冲散,“玄德大哭曰:
‘十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如此走了一路,哭了一路。简直可以称为系列连续哭了!
刘备为荆襄百姓一路痛哭是有其渊源的。他自投刘表驻新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民谣云:“新野牧,刘使君(使君是当时对州牧、刺史的尊称),自到此,民丰足。”可见刘备集团与百姓相处之融洽。刘备败走,新野、樊城百姓齐呼:“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于是不辞劳苦,不避刀箭,苦苦追随。此情此景,感人至深。而令他们为追随自己颠沛流离,啼饥号寒,甚至倒毙沟壑,尸横山野,怎能不使这位宽厚仁君“泣”、“哭告”、“大恸”、“大哭”呢?
实际上,刘备体恤百姓,是不受时空所限的`。他与关、张桃园结义时,就把“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作为自己的宗旨。在此后的35年戎马生涯中,一直把自己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休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
乐。就在这次退却中,本来要到襄阳落脚。张飞跃马欲入城内,刘备急止之曰:“休惊百姓!”献城的魏延与守城之文聘交战,军兵喊声大震,刘备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入襄阳!”竟一改初衷,舍近求远,又趋江陵。他年轻时任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后来进川到垫江,号令严明:“妄取百姓一物者斩。”过葭萌,“严禁军事,广施恩惠,以收民心”。取益州,将有名田宅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至于为百姓的利益而伤心落泪,绝非仅“携民渡江”之时。他三顾草庐,诸葛亮不肯出山,“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袍袖、衣襟尽湿”。罗贯中借后人之诗赞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刘备于军事大退却中,自己性命难保,却仍顾念百姓,痛哭流涕,再三再四。回想当年,董卓挟献帝弃洛阳奔长安,强迫百万百姓西迁,屠戮无辜,抄没家产,挖掘坟墓,给洛阳人民带来了一场浩劫。同是撤退动迁,两种景况相去何止霄壤!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视人民如草芥的董卓之辈,虽曾煊赫一时,但数年之内便在人民的唾骂声中灰飞烟灭。
而这位织席卖屦出身,忧民恤民的仁君刘备,却受到了百姓“扶老携幼,满路观瞻,焚香礼拜”的欢迎,赢得了“远得民心,近得民望”,“仁慈宽厚,有长者风”的赞誉。其力量遂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纵横驰骋,争得三分天下。后世有人评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语似调侃。若仔细寻绎他这许多哭的来由,倒真可以更加体味他创业的艰难与“民为贵”的思想品格,历经千年,众人的同情都在刘备一边,不是没有根据的。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刘备,体恤百姓,同情人民,注重民心,确是三国诸主中所少见的。《三国志·先主传》上说,刘备迫于曹操进攻,向南撤退。“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刘备入川后,当有关政策与百姓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能做及时调整。
据《云别传》载,刚取益州,刘备集团准备把成都城内外一些有名的房屋田产没收分赏给将领们。赵云反对说,益州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应把这些田宅物归原主,让他们安居乐业,以此收得民心。刘备听后觉得有道理,不再没收这些财产。《三国志·简雍传》中说:蜀中大旱,禁止酿酒。官吏们发现百姓家放有做酒器具,也准备按酿酒追究法律责任。经简雍一番讽谏,刘备立即下令禁止这种过火行为。
罗贯中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刘备爱民恤民的形象更加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