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优质3篇)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篇一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是一首以书信形式写就的诗歌作品,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思念的真切。
这首诗的开头即是诗人对友人的亲切称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的词句简练明了,没有过多修饰,却又透露出了浓浓的情感。诗人在信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说:“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不仅是因为书信长时间未能传达,更是因为友人仍在战乱之中,使得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倍加。
诗人在信中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他说:“幸有东篱菊,莫愁南国英。”这句话中的“东篱菊”是指友人家中的菊花,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一切安好的期望和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在南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杜牧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没有繁复的修辞,却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通过书信的形式,将自己的思念之情真挚地表达给了友人,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真切。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篇二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歌作品。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首诗的开头即是诗人对友人的亲切称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人在信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说:“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不仅是因为书信长时间未能传达,更是因为友人仍在战乱之中,使得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倍加。
诗人在信中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他说:“幸有东篱菊,莫愁南国英。”这句话中的“东篱菊”是指友人家中的菊花,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一切安好的期望和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在南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杜牧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没有繁复的修辞,却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通过书信的形式,将自己的思念之情真挚地表达给了友人,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真切。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使人们对友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篇三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原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注释
⑴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⑵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
⑶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凋:凋谢。
⑷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⑸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妓。教:使,令。
赏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元年秋。杜牧在韩死后作过《哭韩绰》诗,可见他与韩绰有深厚的交谊。
前两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回忆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风光:青山一带,隐现天际,绿水悠长,迢迢不断。眼下虽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温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满生机吧。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但整个气候风物,实与江南无异;不少诗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说明扬州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简直是花团锦簇,四季如春;而诗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区遥念扬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将扬州视为风光绮丽的“江南”了。“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正突现了江南之秋明丽高远,生机勃勃的特征。诗人非常怀念繁华的旧游之地,在回忆想像中
便赋予扬州以完美。这两句特意渲染山青水秀、草木常绿的江南清秋景色,正是要为下两句想像中的生活图景提供美好的背景。而首句山、水相对,“隐隐”、“迢迢”迭用,次句“秋尽江南”与“草未凋”之间的转折,更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悠扬有致的格调,诗人翘首遥思、怀恋繁华旧游的感情也隐约表达出来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友韩绰身上,点醒寄赠之意,趁此表现出扬州特有的美景佳胜,和自己对它的怀念遥想,诗人将回忆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桥明月夜”,因为此景最能集中体现扬州风光繁华独绝、浪漫美丽。二十四桥,是唐代扬州城内桥梁的总称,所谓“二十四桥明月夜”将活动场所集中在小桥明月,实际上等于说扬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扬州的“江南”水乡特点,杜牧在扬州作幕的.两年中,经常于夜间到十里长街一带征歌逐舞,过着诗酒流连风流放纵的生活。当时韩绰想必也常与诗人一起游赏。诗人设问:
此时此刻,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何处”应上“二十四桥”,表现了想像中地点不确定的特点,且以问语隐隐传出悠然神往的意境。这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