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精简6篇)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一
曾国藩的德育之道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卓越的德育成就而闻名于世。曾国藩认为,德育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基础,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道德观念,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成长。
曾国藩曾经有一位学生叫李鸿章,他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也是后来的清朝名臣。在李鸿章还是曾国藩的学生时,他曾经犯过错误,一度迷失了自己。曾国藩没有责备他,而是耐心地教导他,帮助他重新找回方向。他告诉李鸿章,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决定了他的成就和未来,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改进,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曾国藩还以身作则,他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和道德规范。他每天都会坚持读书、写字,从不间断。他教育学生要有恒心和毅力,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他还鼓励学生要尊重师长,诚实守信,做一个有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曾国藩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简单灌输知识。他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他相信,只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
曾国藩的德育之道影响了无数学生,他们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曾国藩的教育思想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和追求,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二
孔子的德育之道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德育的贡献被后世称为“孔子学说”。孔子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孔子的德育之道强调以身作则,他相信,教育要从自身做起,先行示范,才能影响他人。孔子自己一直以德育为己任,他注重修身养性,强调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遵守。他告诉学生,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他的立身之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孔子的德育之道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他提倡学生要有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他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孔子的德育之道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家庭是一个人德育的起点,只有家庭教育做到位,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子女。孔子提倡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教导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孔子的德育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他的弟子中,有许多成为了后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孔子的德育之道不仅是古代教育的瑰宝,更是一部传世之作,为后世子孙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启示。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三
1202年,陆游之子子龙到吉州任司理参军。吉州在赣西南,靠近井冈山地处偏僻。当时,曾任任书监的杨万里和益国公周必大当时都告老住在吉州,他们都是陆游的老友。陆子龙赴任前,希望父亲给杨万里和周必大修书--封,请们对自己多加照顾。
舐犊之情,人皆有之,陆游也不例外。他希望儿子仕途顺利,又不愿意儿子依靠私人关系向上爬,便冷静地写了一首二百六十字的五言长诗,作为给儿子的临别赠言。诗中写道: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 "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 "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 "汝但问起居,余事莫挂齿"。益公指益国公周必大,诚斋是杨万里的别号,陆游的用意是告诉儿子,益国公周必大名高位重,你见他也就行了,千万不要有所求;杨万里是位清白耿直的老人,你探望之时,莫要让他为你讨人情,以免败坏了他的名声。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四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故事说:某年,春秋时齐国的相国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挖空心思,想了许多诡计想让晏婴出丑,都没有得逞。
这天,楚王设宴招待晏婴。当宾主酒都喝得有几分醉意的时候,只见两个小吏绑着一名犯人从楚王面前走过。楚王故作惊奇地站起来问道: "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吏禀报说: "他是齐国人,作贼的。"楚王转过头来讥讽地对晏婴说: "哦,齐国人。你们齐国人都惯于偷东西吗?"
晏婴闻言起身,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我曾经听说过,桔树生长在淮南,就能结出桔子;移植到淮北,就会长成枳实,叶子虽说相似,但两者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不同。这个人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成为盗贼,恐怕也是楚国的水土使这人变成这个样子的吧?"
楚王吃了亏,瞪着眼,默不作声,认识到自己不是晏婴的对手了。
这个故事表现了晏婴的机智雄辩,不过,客观环境、条件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善恶标准也确实是有一定影响的。看不到这种影响作用,就不能理解道德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差异性和善恶标准的相对性。当然,过分夸大这种影响作用,也是会流于偏颇的。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五
民族英雄郑成功四抗父母不肯投降的趣事广为人知。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南明之时,朝廷兵权操纵在他手里,清廷以闽粤总督的官职为诱饵,他就心有所动。一天他把儿子郑成功找来,讲了自己的心思。当时才二十三岁的郑成功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有一颗爱国忠心,他对父亲的叛变行为十分震惊,他耐心地劝说父亲;清廷一向,背信弃义,我们如今地处福建有险可守,抗清地利人和,中兴大明并非毫无希望;即使失败,有史可法为榜样,也要名垂青史。但郑芝龙迷恋清廷的高官厚禄,执意投降。郑成功当夜逃走,决心抗清到底。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 "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
郑芝龙投降清廷了,然而家财没有保住,妻子田川氏(郑成功生母)被清兵奸污,自缢身死。郑芝龙有此国恨家仇而不思图报,反而为了保全性命,在清廷的指使、配合下三次写信劝儿子投降,都遭到严辞拒绝。
第三次劝降时,郑芝龙派郑成功最喜欢的弟弟郑渡,陪伺清廷的钦差大臣去劝降。这一次清廷出价更高,不但封公,而且答应将福州、泉州、漳州、兴化四府的土地拨给郑成功管辖,郑渡到厦门,一见哥哥就痛哭不已,恳求哥哥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忍辱投降。郑成功思念骨肉,心如刀绞,更觉得倘若投降清廷,就对不起天地良心,会成为民族罪人。于是他坚定地说; "我要的不是个人的富贵,一家的平安,而是大:明的天下,故国的山河。父亲卖国求荣,致使隆武帝被俘遇害,几十万军民流血牺牲,至今万人唾骂!"他还劝弟弟到杭州祭扫岳墓,当岳飞而不当秦桧。后来,郑成功进军台湾,赶跑荷兰侵略者,使台湾回归祖国。
古代德育名人小故事 篇六
韩信年轻的时候,家里贫穷,只得四处流浪。一天,他来到市上,被一个屠户的儿子看见了,就挑衅地说: "你这么大的个子,腰里还佩着剑。你有本事,就用你的剑把我杀了;若没有这个胆量,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看看这个无赖,摇了摇头,叹口气,就俯下身子,从这个无赖胯下爬了过去。围观的人大笑不已,骂韩信是胆小鬼。
后来,韩信在刘邦手下当了大将军,辅佐刘邦指挥军队南征北战,东讨西伐,最后打败了项羽,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韩信忍辱胯下,决不是纯然的怯懦,他忍小辱是为了成大志,是不愿因一时的血气之争,逞一时的"小勇",而放弃远大的抱负,放弃超乎常人的大勇。后来在千军万马之中,他出生入死,指挥若定,破赵之役,置之死地而后生;垓下决战,设下十面埋伏,置项羽于死地。这才是真正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