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成语故事(推荐3篇)

扶不起的阿斗成语故事 篇一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父亲的权力,成为了魏国的皇帝。然而,与曹操相比,曹丕在才能和魄力上都相形见绌,被人戏称为“阿斗”。

曹丕登基后,国家内外的形势非常严峻。他面临着各方势力的威胁和挑战,需要展现出强大的领导才能来稳定国家局势。然而,曹丕却显得犹豫不决,常常被一些小事情困扰,并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有一次,曹丕听说山东地区的百姓遭受了水灾,家园被毁,生活陷入困境。他感到非常担忧,决定亲自前往山东进行慰问和救灾。然而,在即将动身的时候,曹丕又听说了南方的边境发生了战事,魏国的边境军队遭到了敌军的袭击。曹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该先处理水灾还是应对战事。

这时,曹丕召集了自己的谋士们商讨对策。谋士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位谋士建议曹丕首先应该前往山东处理水灾,因为这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的生计,而边境的战事可以让其他将领去处理。另一位谋士则认为,边境的战事涉及国家安全,曹丕应该先处理战事,然后再去慰问山东的百姓。

曹丕听了谋士们的意见,却陷入了思考。他不知道该听从哪位谋士的建议,担心做出错误的决策。最终,曹丕决定将两个问题都放置不管,他选择了逃避,不去处理任何问题。这样一来,水灾仍然没有得到救助,战事也没有得到解决,国家的局势更加恶化。

曹丕的软弱和犹豫不决最终导致了魏国的衰落。他失去了百姓的信任,也失去了将领和谋士们的支持。最终,曹丕被另一位有才能和魄力的曹操的儿子曹植所推翻,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失败者。

这个故事中的“扶不起的阿斗”成语,形容一个人虽然有权力和地位,却没有真正的能力和智慧去解决问题,最终导致失败和衰落。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领导者的软弱和犹豫不决对国家和人民的伤害。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需要有决断力和智慧,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繁荣和昌盛。

扶不起的阿斗成语故事 篇三

扶不起的阿斗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扶不起的阿斗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扶不起的阿斗

  【注音】fú bù qǐ de ā dǒu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国昭烈帝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死后,蜀国灭亡。后主刘禅投降了司马文王司马昭。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司马昭看到刘禅乐不思蜀的样子,认为扶不起的阿斗无能治国。

  【解释】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无能的人

  【成语造句】

  ◎ 他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 明星企业也不会将财力、物力浪费在扶不起的阿斗身上,而需要有实力有前途的院团来承载自己对文化的热情。

  原由

  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叫阿斗。蜀国被魏国灭亡后,刘禅投降被俘。

  扶不起的阿斗他投降后,被安排到魏国的京城洛阳居住,并且封为安乐公。有一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让你回味回味啊!”

  这场舞蹈跳得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更加想念他们的家乡。然而唯独安乐公刘禅依然谈笑自若,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司马昭问道:“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好喝,我怎么舍得回西蜀国呢!”(乐不思蜀)正因为如此,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故事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祎、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到蒋琬、费祎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郃正(即郤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郃正指点。平时、刘禅根本没把郃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郃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郤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郤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郤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郤正的话,就把郤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郤正说的啊!”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郤正教我的。”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人物分析

  刘禅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充满着诡计与狡诈的三国斗争形势之下,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例如曹操,例如周瑜……我们常说大智若愚,这句话可以用在一直被我们小看的阿斗身上。

  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掉下了眼泪。只有刘禅看得喜笑颜开,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一直陪伴刘禅的大臣邵正在旁边听了,都觉得太不像话。但司马昭认为自己看清了刘禅是个不求上进的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刘禅也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种观点认为刘禅虽然不是一个聪明有为的君主,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他起码拥有中等的智慧,那一顶”扶不起来的阿斗”的帽子,实在应该给他摘掉。理由是:刘禅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

,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很难说全是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

  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读;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对于刘禅的表现,诸葛亮是很满意的。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个敏字可说明阿斗并非愚蠢之人,不然诸葛亮岂不是有心讽刺了?《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不仅如此,在北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非常清楚,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尽管诸葛亮置自己的规劝与不顾,但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诬奏杨仪造反。刘禅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说:“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魏延被杀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管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因此,从历史的真相来看,刘禅绝不是个庸主。

相关文章

多年以前吉他谱(通用3篇)

《多年以前》是一首在外国总所周知的民歌,也是一首适合初学者的吉他谱简单指弹。以下是多年以前吉他谱。希望您会喜欢。 《多年以前》吉他谱 《多年以前》的歌词 请给我讲那亲切的故事,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请...
故事2017-06-03
多年以前吉他谱(通用3篇)

优秀哲理小故事大全【经典3篇】

哲理故事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人生的哲理,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打开智慧门。有些年轻人迷茫自己的人生,不知道方向在哪,这个时候可以看一些哲理故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哲理小故事大...
故事2014-09-05
优秀哲理小故事大全【经典3篇】

国内外经典的历史故事【经典3篇】

关于国内外的一些历史英语故事你知道多少,你想阅读一些经典的历史英语故事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经典历史英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国内历史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 Spring and Autumn...
故事2016-05-01
国内外经典的历史故事【经典3篇】

小红帽童话故事(优选6篇)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小红帽童话故事,欢迎大家...
故事2018-07-06
小红帽童话故事(优选6篇)

有理想的名人故事【通用6篇】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理想,是追求迸发出的火花,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希冀,是指导人生方向的罗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有理想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  有理想的名人故事 篇1  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
故事2017-04-08
有理想的名人故事【通用6篇】

牧鹅姑娘【通用4篇】

相信大家都对格林童话里《白雪公主》和《小红帽》再熟悉不过了,今天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同样是格林童话的《牧鹅姑娘》仅供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王后,她的国王丈夫已经死了许多年,她有一...
故事2012-02-01
牧鹅姑娘【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