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不避亲仇的成语故事(通用3篇)
举贤不避亲仇的成语故事 篇一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杜光的官员,他非常聪明能干,深受人们的敬仰。然而,他的哥哥杜韬却是一个十分嫉妒他的人,对他非常不满。杜韬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但却始终无法得到像杜光那样的重视和赞扬,这让他心生怨恨。
一天,杜光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去一个叫做百花村的地方担任官职。百花村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村里的人们以种植各种各样的花卉而闻名于世。杜光非常高兴能够去这个美丽的地方工作,他觉得这将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然而,他的哥哥杜韬却并不高兴。他心中的嫉妒和怨恨让他无法忍受杜光的成功。于是,他打算利用自己在官场上的关系,想方设法阻止杜光的升迁。他找来了一位官员,希望他能够写信给朝廷,诋毁杜光的声誉。
这位官员是杜韬的好友,但他也对杜光很了解,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不愿意帮助杜韬陷害杜光,于是他答应了杜韬的请求,但却偷偷将信件交给了杜光。
杜光收到信件后,看到了里面的内容。信中诋毁了他的品德和能力,要朝廷将他调离百花村。杜光并没有生气,他知道这是他哥哥杜韬的嫉妒之心在作祟。他决定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于是,杜光开始了他在百花村的工作。他努力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花卉的品质,使百花村更加繁荣美丽。他还组织了一次盛大的花卉展览,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在花卉展览上,杜光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他讲解花卉的种植技巧,向大家介绍各种不同的花卉品种,让人们叹为观止。村民们纷纷表示,杜光是他们的骄傲,他们为有这样一位官员感到自豪。
这些事情传到了朝廷的耳中,朝廷对杜光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认为杜光是一位能够举贤不避亲仇的人,他的才华和品德都是令人钦佩的。于是,杜光得到了朝廷的重用,晋升为一位高级官员。
看到杜光的成功,杜韬后悔莫及。他意识到自己的嫉妒和怨恨只会害了自己。他决定向杜光道歉,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原谅。
杜光接受了杜韬的道歉,并原谅了他。他告诉杜韬,一个人的成功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应该互相帮助和支持。杜光还希望杜韬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走上一条正直的道路。
从此以后,杜光和杜韬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们学习的榜样,告诉人们,举贤不避亲仇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能够带来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举贤不避亲仇的成语故事 篇三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谁可以当任这个职务呢?
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去当。
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君问的是谁可以去当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称赞说:好!于是任命解狐为南阳县的县令,果然非常称职,老百姓都很称赞。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京城里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呢?
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
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军尉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说:好!于是又任命祁午为军尉,果然也很称职,大家都赞扬他。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祁黄羊讲的这些话
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敌,推举家人不回避儿子。像祁黄这样的人,可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举贤不避亲仇的成语故事中,祁黄羊不但举荐了自己的儿子当军尉,同样也举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去当县令。这说明了举荐人才,只见公义,无视仇亲的道德勇气,是国家社会人人所要培养的一种基本精神。能“公”才能去“私”,能去私才能互信不疑,这是塞堵乱源的根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