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进谏的故事(优秀3篇)

魏征进谏的故事 篇一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诚实勇敢而闻名于世。他进谏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

在唐玄宗开元年间,魏征担任了右拾遗的职务,负责参与政务,为皇帝提供忠告。某一天,玄宗因私欲大量征收民间的财物,这样的行为对国家和民众都是一种巨大的负担。魏征深知这样的政策对国家是有害的,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进谏。

不顾他人的劝阻,魏征执意上书,详细列举了征收财物的不利之处。他指出,这样的政策将导致国家的财政危机,民众的负担加重,社会的不稳定。他还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节约开支,减轻民众负担,以及改善国家财政状况的方法。魏征的进谏之词,既直接又有理有据,使玄宗对自己错误的政策有了深刻的反思。

玄宗在看到魏征的奏疏后,深感愧疚和感激。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立即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他取消了征收财物的政策,并对魏征表示赞赏和感谢。此后,玄宗开始倾听魏征的意见,并采纳他的建议,魏征的地位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魏征进谏的故事,展现出了他坚定的原则和高尚的品质。他不畏强权,勇于言辞,为国家和民众着想,为了维护正义而勇敢地发声。他的进谏不仅仅是为了改变错误的政策,更是为了助力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他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魏征进谏的故事 篇二

魏征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进谏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进谏不仅仅是为了改变错误的政策,更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尊重民众的权益。

在唐玄宗开元年间,魏征担任了右拾遗的职务,成为了玄宗的重要参谋。某一天,玄宗决定征收民间财物,以满足自己的私欲。然而,这样的政策对国家和民众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负担。魏征深知这样的政策的不利之处,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进谏。

魏征进谏时,采用了明确而有力的措辞。他直接指出了征收财物的不利影响,如财政危机、民众负担加重和社会不稳定。他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如加强节约开支和减轻民众负担等,以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他的进谏之词,既直接又有条理,使玄宗深感愧疚和反思。

玄宗在看到魏征的奏疏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立即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他取消了征收财物的政策,并对魏征表示赞赏和感谢。从此以后,玄宗开始倾听魏征的意见,并采纳他的建议,魏征的地位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魏征进谏的故事,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高尚品质和勇气。他不畏强权,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为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而奋斗。他的进谏不仅仅是为了改变错误的政策,更是为了维护正义和尊重民众的权益。他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魏征进谏的故事 篇三

魏征进谏的故事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_@)-]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

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_@)-]

相关文章

三国归晋的历史故事【推荐3篇】

三国归晋的故事公元260年,司马昭密谋杀害了皇帝曹髦(曹丕的孙子),立曹奂为皇帝。 这时,魏国的大权已完全掌握在司马昭的手中。 后主刘禅听信宦官黄皓的谗言,不信任姜维,让他到汉中屯田种麦去了。 司马昭...
故事2015-03-08
三国归晋的历史故事【推荐3篇】

中国寓言故事《杨布打狗》【推荐3篇】

从前,在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靠在村旁种一片山地过日子。这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杨朱,小儿子叫杨布,两兄弟一边在家帮父母耕地、担水,一边勤读诗书。这兄弟两人都写得一手好字,交...
故事2011-02-02
中国寓言故事《杨布打狗》【推荐3篇】

胯下之辱四字成语故事(推荐3篇)

【注音】kuà xià zhī rǔ【出处】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解释】胯下:...
故事2012-08-09
胯下之辱四字成语故事(推荐3篇)

地球变暖了童话故事【通用3篇】

远航羽绒服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九尾狐,召集属下的头头们开会说:“诸位,安乐羽绒服有限责任公司破产了,公司的董事长羊肥肥,带着他手下的那群羊,又回到大草原上啃草去了。如今的草原,跟过去没法儿比了。天苍苍...
故事2012-08-06
地球变暖了童话故事【通用3篇】

胎教故事(优选6篇)

讲故事是一个不错的胎教方式,需要父母的配合。那么胎教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PINCAI小编收集的胎教故事,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胎教故事一: 【吹牛的运动员】 有个运动员因平常参加比赛时...
故事2011-02-05
胎教故事(优选6篇)

安徒生童话故事《坚定的锡兵》(实用6篇)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坚定的锡兵》,欢迎来参考!  安徒生童话故事《坚定的锡兵》 篇1  从...
故事2016-01-07
安徒生童话故事《坚定的锡兵》(实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