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精简3篇)
“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 篇一
包拯,字希仁,号“铁面青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清官。他出生在北宋的一个贫苦农家,却凭借着过人的才智和正直的品性成为了一代宰相。他的故事在历史上被广为传颂,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
包公年轻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正义感。有一次,他从外地回到家中,发现家里的屋顶上有一只破旧的锅。他询问家人,才知道锅是一个邻居借来的。包公想了想,觉得这个邻居一定是因为生活困难才会借锅,于是他决定归还锅并送给邻居一些米面等生活用品。这个小小的举动,展现出了包公的宽厚和善良。
包公长大后,考中了进士,成为了朝廷的一名官员。他任内一直以正大光明的形象为人民办事,维护社会公正。有一次,有人诬告包公的朋友李达,说他贪污受贿。包公了解到真相后,立即展开调查。他细致入微地搜集证据,查清了真相,证明了李达的清白,并将造谣者绳之以法。这件事让包公赢得了人民的赞许,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清官。
包公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审判案件时的公正和智慧。有一次,有人告发一位贪官受贿,但证据不足以定罪。包公在审讯时,看到那个被告人脸色苍白,眼神惶恐,立刻意识到他可能有其他身份。于是包公将案件暂时搁置,展开了调查。经过一番查证,他发现被告人原来是一位冤案的受害者,为了寻求正义而化名告发贪官。包公根据证据将贪官绳之以法,并平反冤案,让被告人得到了公正的对待。这个案件让包公的智慧和公正得到了充分展现,也为人民赢得了公平。
“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正义课。他以自己的正直和智慧,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像包公一样,坚守正义,勇于维护公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一份力量。
“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 篇三
“铁面青天”包公的故事
包公是众所周知的“铁面无私”的清官。他生于北宋早期,原名包拯,由于他为人刚直,不怕权势,主持正义,为民申冤,保护贫苦人民和无辜者的权利,所以被人尊称为“公”。
包拯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宋朝的小官。在青少年时代,包拯刻苦读书,他29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规定,中了进士就可以做官了,因此他便被委任为建昌县官。但是,包拯认为父母年事已高,他有责任尽孝照顾他们,所以把官辞了,在家服侍父母。直到双亲去世以后,在家乡父老的劝告下,他才离家到天长县任知县。那时候,他大约40岁。
由此可见,包拯并不是一个爱名好利的人。相反的,他牺牲名利,留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父母死后他去当官,也是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实在令人钦佩。
他把他的人生哲学,当成家训,刻在家里的墙壁上,以训诫子孙。他叫子孙不要欺骗别人,不要****他人的财物,或欺负百姓。凡是犯上述这种不检行为的子孙,死后都不得放归本家,葬于祖坟之地。
包拯的正直清廉,杰出才华,终于得到仁宗皇帝的赏识。从此,他平步青云,被派到各地去担任要职。他在63岁那年,死于任内,遗下一个晚年才生的5岁儿子包延。
包拯的刚正不阿,不怕权势,大公无私地主持正义的决心及他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是众所周知,家喻户晓的。他的这些特征,在许多小说故事,戏曲传说里,都有清楚的交代。包公之所以特别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敬爱,是因为他大开衙门,让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向他伸冤。过去的冤案如果要上诉,必须通过初级衙门这一关。这种做法,造成了官府的普遍贪污,使人认为只有有钱人才能享有公道。所谓“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句话,就是这种现象的最好写照。
有许多故事和戏曲,描述了包公大无畏的精神和勇
气,即使是皇亲国戚,一旦被判有罪,他都一律给予应有的处罚。包拯办案,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怕权势,二是为民申冤。两者结合起来,便是包公。不怕权势,敢于顶风办事,在宋代不是容易的事。那错综复杂的关系,早已用一根既得利益即特权的绳索,把官僚、贵族、豪绅、恶霸们联系在一起。要冲破这个已经编织好的、保护地主贵族利益的网络,谈何容易。但是,包拯迎难而上,以不怕身败名裂的勇气,使得贵戚宦官为之敛手。
这里举一个突出的例子。开封城里有一条惠民河,河的两岸,既有平民住宅,也有达官贵人的住宅。包拯任开封府尹时,天下大雨,河水泛滥,淹没街道,使许多平民无家可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包拯经过调查,了解到河塞不通,不能排水的原因,是在于大官僚和贵族们在河上筑起了堤坝,将坝内的'水面据为已有,种花养鱼,并且同自己的住宅连在了一块,成了水上花园。因此,要为民造福,要疏通惠民河,只有将这些堤坝挖掉,挖掉堤坝,冲走水上花园,贵族们能答应吗?包拯画了地图,拿了有关证据,下令将所有堤坝与花园拆毁。有人自恃权大位显,告到宋仁宗那里。包拯拿出证据,证明他们非法建造水上花园。这样,惠民河疏通了。宋仁宗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为皇亲贵戚们说话了。
包拯办案,不徇私,不舞弊,所以当时的天下百姓,男女老少都知道包公。他们把包公传为救世主。他们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关节就是打通关节,如果你找不到打通关节的路,也不要着急,因为有包拯替我们做主。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包公在担任开封府的高官时,曾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以确保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例如,为了确保有才干的人才可以担任国家要职,他主张朝廷官员到70岁必须离职退休。他也进一步提议,朝廷官员和皇亲贵族的子孙,不能自动出任朝廷官员,而必须通过考试。
为了保护普通人民的利益,公正的包公也建议向民间购买物资,应该根据市场价格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