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最新3篇)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篇一
一、狐假虎威
在古代寓言故事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来恐吓其他动物,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故事也衍生出了成语“狐假虎威”,用来形容一个弱者依仗强者的威势来恐吓他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森林里。森林中有一只狐狸,它平时总是靠欺骗和算计来获取食物。一天,它遇到了一只很凶猛的老虎。老虎威风凛凛,狐狸知道自己无法对抗老虎,于是它想到了一个计策。
狐狸找到了其他动物,吹嘘自己和老虎的关系非常亲密,声称自己是老虎的朋友和代理人。它告诉其他动物,只要它们不听话,不服从自己的命令,就会引来老虎的愤怒,被老虎吃掉。其他动物虽然心存疑虑,但是面对老虎的威势,他们只能顺从狐狸的命令。
狐狸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操纵了其他动物,获取了更多的食物和资源。然而,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有一天,老虎听说了狐狸的背叛,并决定亲自回到森林中寻找狐狸。
当老虎出现的时候,其他动物发现狐狸的谎言被揭穿了。他们愤怒地围攻狐狸,将其赶出森林。狐狸再也无法依仗老虎的威势来欺骗其他动物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虚张声势只能欺骗一时,而真正的力量和信誉才是长久的根基。狐假虎威的故事成为了一个警示,提醒人们不要依仗他人的威势来欺压他人,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来取得成功。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篇二
二、杀鸡取卵
在古代的寓言故事中,有一个关于杀鸡取卵的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为了暂时的利益而破坏了长远的利益。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产蛋很多的母鸡。每天,这只母鸡都能给农夫产下一个鸡蛋。然而,农夫贪婪地想要一次性得到更多的蛋,于是他决定杀掉母鸡,取出里面的所有蛋。
农夫杀死了母鸡,却发现里面只有一个鸡蛋。他后悔莫及,因为他破坏了长期稳定的收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利益是愚蠢的行为。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贪婪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但是这样的决策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失。
这个故事中的成语“杀鸡取卵”提醒我们要懂得坚持和忍耐,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破坏了长远的发展。只有通过时间的积累和稳定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
以上两个故事都是出自古代的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角色,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道理。这些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智慧的结晶,给予我们启示和指引。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这些成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篇三
有关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
养虎为患
[释义]
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故事]
森林里有只小老鼠,可怜兮兮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大动物吃掉。有个法师便产生了怜悯之心,就把它变成了一只猫。后来法师还觉得猫还是很可怜,仍然不能抵挡大动物的侵袭,就又把它变成一只老虎。哪知这只老虎想张口把法师吃掉。法师气愤地说:“好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就又把它变回了小老鼠,终于免受被吃掉的后果。
[典故]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双方以鸿沟为界停战,项羽带着兵向东而去,刘邦也想带军队向西方去。张良、陈平对刘邦说:“项羽的兵马已十分疲乏,粮食也吃完了,是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此时让他们回去,就养虎自遗患了。”张良、陈平说的话很有道理,当时楚汉相争,刘
邦想成就霸业,项羽是主要障碍。这时经过长期征战,项羽已元气大伤。于是刘邦于是采用了张良、陈平的计策,不出两个月,组织了韩信、彭越、英布三路人马,由韩信统领,追击项羽。楚、汉双方一场最后决。战就开始了。兵力强大的刘邦将项羽重重包围于垓下,弹尽粮绝、四面楚歌的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乌江拔剑自刎。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重新归于统一的中国建立了西汉王朝。终于没有造成“养虎遗患”的后果。这个成语故事,经验就常被后人吸取[感悟]
法师出于仁慈,先把老鼠变成猫,再把猫变成老虎,老虎反而要吃他,这就是养虎遗患的后果。还好,他有把老虎变回老鼠的本事,否则就成了老虎口中之食了。哪像刘邦,有军师为他出谋划策,根本不等项羽这只“老虎”羽翼丰满,就把他拿下了,成就了千秋霸业。由此可见,凡事不能只凭主观感情,必须认清其客观实质,理智地去处理.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