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今昔之用肥与用药散文(优秀3篇)
三农今昔之用肥与用药散文 篇一
在中国的农村,农民们一直以来都依赖于肥料和农药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然而,这种依赖性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农民们正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寻找更加环保和有益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
过去,农民们通常会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些化学物质虽然可以快速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长期使用化学肥料会导致土壤的贫瘠化,降低土壤的肥力。此外,农药的过度使用也会导致农作物中残留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而且,这些化学物质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破坏土壤微生物的平衡,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农民们开始转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的农业生产方式,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强调土壤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成为有机农业的主要工具。有机肥料主要由有机废弃物和植物残渣制成,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质量。有机农药则是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基础,对农作物有保护作用,同时对环境无害。
另外,一些农民也开始尝试使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是指由微生物制成的肥料,如有机肥料中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生物农药则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杀灭或抑制农作物害虫,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随着农民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使用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的趋势在农村地区逐渐增加。虽然这种转变需要农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但它对土壤健康、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是有益的。农民们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迈进。
三农今昔之用肥与用药散文 篇二
在中国农村,农民们的用肥与用药方式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农民们主要依赖化肥和农药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进步,农民们开始探索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过去,农民们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化肥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农药则可以杀灭或抑制农作物的害虫和病菌,保护农作物的健康。这种使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了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然而,长期以来,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贫瘠化,降低土壤的肥力。化肥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土壤的微生物平衡,破坏土壤生态系统。此外,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使农药的效果逐渐减弱。同时,农药的过度使用也会导致农作物中残留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民们开始转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一种常见的方式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主张遵循自然规律,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强调土壤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成为有机农业的主要工具。有机肥料由有机废弃物和植物残渣制成,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质量。有机农药则是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为基础,对农作物有保护作用,同时对环境无害。
另外,一些农民也开始尝试使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杀灭或抑制农作物害虫,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这种方式更加环保,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也较小。
在农民们的努力下,使用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的趋势在农村地区逐渐增加。虽然这种转变需要农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但它对土壤健康、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是有益的。农民们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用肥与用药方式,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迈进。
三农今昔之用肥与用药散文 篇三
三农今昔之用肥与用药散文
一、农业用肥的演变
在生产队中后期,农业上的化学肥料被广泛应用,此前所用的肥料,都是农家肥料。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东圩这里传统的农业用肥,以塘泥为主,辅以青草、草皮和人畜粪以及不多的草木灰。由于肥料来源不足,许多水田只能是“白水轧螺丝”——即空白田种植,作物产量一直不高。
塘泥,即水里淤积的泥土。一般来说,肥效非常好。具体做法,是将水中的淤泥弄得干了,用夹篮挑着,分散到田里,是重要的施肥方法。
将淤泥“弄”干,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水直接排干,让自然的天气晒干。这样的情况,适合于小型水塘取泥。大潭、大湖取泥,用这种方法法则不行了,必须要人工捞上来,待干后才能挑进田里去。
人工捞淤泥,有一套必须的工具:一张大盆,一根竹篙,一张钉耙和一把泥掀;东圩这里,还都用着矮凳。大盆叫做“舴盆”,是木工制作的椭圆形盆子,属大型农具。长约三米,宽约两米,高约0.6米,载重约一吨半。
捞淤泥的具体操作是,先筑好“泥床”,即捞上来的淤泥装盛的场地;而后,将舴盆撑到取泥的水面处,将矮凳放在盆子的侧边,站在矮凳上,用钉耙在水中将淤泥捞进盆里。待盆捞满后,撑到泥床处,用泥掀将盆里的淤泥掀到泥床上。这样,便完成了捞泥的作业。
捞泥作业是非常沉重的劳动,而且技术内含也高,非强壮劳动力是不能胜任的;即使有着很大的力气,不懂得技巧,不仅会格外累人,效益也不会高。一般的人,才上泥盆的一两天里,都累得遍身疼痛,用老农的话说,痛得只剩耳朵不痛了。三五天后,疼痛的感觉
才慢慢好起来。普通农民经过锻炼后,都能够胜任。具体工效是看取泥的路途与泥床的距离以及淤泥的沉积厚度。生产队时候,一天的工效是四盆塘泥。因为劳动强度大,捞四盆塘泥,给记一个半工分,是平常劳动的一天半。为了能使田里多一些肥料,圩区水稻产区,一般过了农历八月就开始捞塘泥了,一直要捞到第二年的二月。由于经常这样的捞取淤泥,大塘、大湖里的淤泥几乎被捞得干净,水底下干净得像是洗澡盆。可是,尽管努力地捞泥,也只能解决水边不远田块的肥料,距离水域远的,一般无法施得上塘泥。
每年的冬春,劳动力们只要不被“外调大会战”的话,基本上都是将塘泥往田里挑,叫做“挑泥巴”。挑泥巴不分男女大小劳动力,人人都上,常常是一挑一两个月的时间。
至于青草和草皮,在早春青草上来以后,取自于荒滩上。由于来源很少,其数量远不能与塘泥相比。
到了生产队后期,即七十年代末,化学肥料广泛的使用,才解决了许多无法施上农家肥的田块“白水轧螺丝”的难事,农家肥料特别是捞塘泥的事也懈怠了下来,农产品的产量也有上升。分田到户后,连大舴盆也不放水里了。由于没有人再捞淤泥。仅仅二三十年的时间,大塘,大湖便被淤塞得平浅起来。
二、农业用药的必然
东圩这里传统的农业一般都只是一季水稻,病虫害孳生机会较少,即使发生了,一般也很轻微;万一严重发生了,便“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
传统农业,对待病虫害,谈不上“防治”,连“农药”的名词也没有。农谚说:“蝗虫打,结虫梭,抽心虫,没奈何。”就是说,发生蝗虫了,去田里人工驱赶、打杀;所谓“结虫”,便是现在所说的“稻苞虫”,严重的时候,全田稻子叶片都被粘结起来,则用耙子去梭;要是发生螟虫了,即传统所说的“抽心虫”,因为它专门为害稻苗的中心部位,则无可奈何了——既打不到,也梭不到,总不成将稻苗一根根的.剥开吧——即使剥开了,除掉了虫,那稻子也没有用了,所以说是“没奈何”!
用那样原始的方法对待害虫,即使是打,是梭,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老农总是说:“会做不如天宜”。历史上病虫害有时候会弄得个别田块颗粒无收,但是,大面积毁灭性的,造成“全天下”颗粒无收的情况,非常少见。
水稻自从有了双季稻,大田中较长时间都有水稻生长了,病虫害有着充足的孳生机会;特别是实行“矮杆化”后,由于这些矮杆水稻容易感染病虫害,病、害竟然格外地猖獗起来。
现代的农产品,比传统的有着更高的产量,是由于农业科技人员和农药的普及。传统的农民,对农业科技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科技和农药的应用,是科技人员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来的鲜丽画卷。
东圩及其周边的农民分田到户,是他们看到了临近农民已经把田分到户后,在当局一再压制下,强行将田分掉了的。那一年是一九八一年。因为不是政府的行为,基层干部,包括农技人员,都无所适从,对农业完全放弃不管。这一年双季晚稻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稻飞虱,并且导致了小球菌核病,使所有的双晚几乎绝收。赵荣雨算是收得最好,约十亩田双晚,仅仅收获了540斤稻谷,还都是“硬瘪壳”。于是,有人说“老天不允许分田到户,私人种田不让收粮!”其实,当年还有少数生产队在维持着集体生产。东圩村南的生产队,集体双晚田中的情况,比私人户更惨,居然全部毁坏得连稻草都没有!
责任制稳定以后,行政部门将农业科技任务完全交给了农技部门,于是,农技站又活跃起来。他们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着全面的监察,农民们遭遇了这一年的病虫害后,知道农技人员所说的科技真实管用,对农技人员的指点言听计从。于是,农药普遍地应用起来。
可是,当初的农药,都是剧毒的为多,对使用方法要求很严格。一些农民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情,生怕农药的量用少了,要遭病虫害,常常超剂量使用;更有少数人安全意识不够,在治虫的同时,自己也中了毒。轻微中毒的,自己强忍一忍也就过了去;重一点的,经过治疗也康复了;而深度中毒的,即使经过治疗,甚至抢救,也还丢掉了性命。在曾经的岁月里,农民们用药中毒死亡的惨剧,并不罕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效低毒”农药逐渐出现,农业用药“高效安全”的情况也日渐形成。
水稻生产的发展,使用农药是必然的措施。就现代的生产水平看,没有农药,则无法实行理想的生产,或者是“劳而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