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黄花八咏楼散文随笔
细雨黄花八咏楼散文随笔
文人好登临凭吊,或挥墨或赋诗,于是有了楼因诗名,诗因楼名相得益彰的佳话。名气最大的当数王之涣与鹳雀楼、崔颢与黄鹤楼、范仲淹与岳阳楼和王勃与滕王阁。其实,要按诗作者在诗坛的地位影响以及诗作所承载的历史意蕴,不在所列
举的四楼四诗四人之下甚至之上的,应该是李清照与八咏楼了。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六月三日,我专程从徽州赶往婺州,瞻仰心仪已久的八咏楼。细雨霏霏,雾锁婺江。我手撑雨伞独上诗楼。所谓独上,也许是我来得太早,整个楼只我一位游客,管理人员也仅有一个名叫许丹的女士。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由南朝东阳太守沈约所建,因沈登楼赋诗八首,开一代诗韵,故又名八咏。八咏楼地处金华市东南隅,集亭台楼阁为一体,坐北朝南,面对婺江。如逢晴好,登临楼台极目远眺,南山逶迤,双溪蜿蜒,白云蓝天。楼有三进,前堂有沈约半身雕塑以及相关史料介绍,中厅上方为郭沫若所题“一代词人”匾额。厅正中是一座雪白的易安居士全身塑像,白衣素绢,长身玉立,只见她手持书卷,眸凝眉蹙,神情忧愤,“怎一个愁字了得”。塑像背景乃一屏风,屏风的条幅上正是李清照的八咏楼题诗。塑像两侧摆放着“一年蓬”盆栽,正枝挑花茂,黄白相映。“一年蓬”乃菊科,开于夏秋,易安居士生前喜菊,有脍炙人口的“黄花”句。也许正是这样的花卉才能喻比主人的素雅高洁吧。
李清照通晓音律,工于散文,精于填词,婉约派正宗。自金兵入侵后其饱受国破夫亡之痛,孑身漂泊,辗转流离。我伫立塑像前忽生冥想,上苍既然给炎黄子孙造化了屈原与《离骚》,也必然要造就一个李清照与《漱玉词》,否则对不起女娲,有失公允。易安居士与屈大夫辞学之路人生之路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所处的国情都很相近,命运多舛,磨难连连,超群脱俗,特立独行,“盖愈穷则愈工”,经世出华章。我敢说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因为有了李清照,足以摆平在辞赋上须眉的一统天下。
李清照在词坛上的成就和地位自不待言,其人品其风骨其气节也是令后人仰慕敬佩的,有二件事足以证明。李再婚张汝舟不久即发现张是一个“绣花枕头”,张真正意图是想占有李与赵明诚辛苦搜寻视为生命的金石文物。李看清了张的真面目,不甘凑合苟且,为能摆脱,毅然告发了张汝舟,虽然张最后被发配,但根据宋律,妻告夫,李也遭受牢狱之灾。李的这种宁可玉碎不为瓦全鱼死网破的抗争精神不愧真女子,也只有这样刚烈的女子才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绝句。屈原在《国殇》中有“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可见易安居士与屈大夫的心是相通的。李清照晚年孤寂凄苦,且又身缠诉讼,而与金华仅百公里之遥的'杭州城里,权倾朝野的秦桧是李的表姐夫(秦的夫人乃李舅父的女儿),但她不乞怜不攀附,这份傲骨就在今天看也是令人惊叹不已的。
我走下楼来。楼下便是书画一条街和古玩一条街,我重撑起雨伞在巷弄里徜徉。据考证,李清照寓居金华时就租住在八咏楼附近一陈姓民宅,与青灯黄卷相伴。细雨中我努力地寻觅着易安居士的足迹和身影,默想着,江河日下,暮色苍莽,居士独立江边,口中喃喃吟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用她的一生书写了凄清之美,愁绪之美,在词坛上矗立起一座丰碑。
回望八咏楼,璀璨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