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味道现代散文(精选3篇)
母亲的味道现代散文 篇一
母亲的味道
小时候,每当我回到家里,总能闻到一股熟悉而温馨的味道,那就是母亲的味道。无论是早晨的煎饼香气,还是午餐时的炖菜香味,亦或是晚上的米饭和汤汁的香气,这些味道都让我感到踏实和安心。
母亲的味道,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一种情感的味道。它代表着母爱和关怀,是我成长的力量源泉。每天回家后,一进门就会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她总是为我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尽管她可能已经疲倦了一天。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在我离家上大学后,我依然会怀念母亲的味道。每当我吃到一道和母亲做的菜相似的味道,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到家中,想起那些温暖而美好的时光。有时候,我也会试着做一些母亲常做的菜,虽然味道很难和她的相比,但那一份努力和思念却让我更加珍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味道也在慢慢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健康状况逐渐下降,她开始注意饮食的健康和均衡。家里的饭菜也渐渐变得清淡起来,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丰盛和油腻。尽管如此,我依然能感受到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爱,她用心做好每一道菜,只是为了让我吃的更健康。
母亲的味道,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它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让我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关怀,也让我明白家的重要性。即使母亲的味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它在我的记忆中将永远存在,成为我心灵的慰藉。
母亲的味道现代散文 篇二
味蕾的记忆
每当我回到家里,那熟悉而温馨的味道总会扑鼻而来,它是母亲的味道。母亲的味道,让我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每一道菜都充满了母爱的味道,让人感到踏实和幸福。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吃母亲做的炖菜。那浓浓的骨汤香味,让我垂涎三尺。每当放学回家,一进门就会闻到那股诱人的味道,我就知道,母亲正在为我准备一份美味的晚餐。她总是用心地选择新鲜的食材,炖上几个小时,直到菜肴里的味道完全融合在一起。每一口都是滋味十足,带给我满满的满足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长大,离开了家乡。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母亲的味道依然是我最深刻的记忆。每当我吃到一道和母亲做的菜相似的味道,我就仿佛回到了家中,想起那些温暖而美好的时光。这些回忆让我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关怀,也让我明白家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的味道渐渐改变。母亲开始注意饮食的健康和均衡,家里的饭菜也变得更加清淡。尽管味道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浓郁,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爱。她用心做好每一道菜,只是为了让我吃得更健康。
母亲的味道,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它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让我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关怀,也让我明白家的重要性。即使母亲的味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它在我的记忆中将永远存在,成为我心灵的慰藉。
母亲的味道现代散文 篇三
母亲的味道现代散文
玉米熟了,乡亲们满怀喜悦地收回家,连夜就把它们串起来缠在树杆上,或者挂在房檐下,有体力者更是高高地架在了屋脊上!
满眼金黄色,非常耀眼,这是乡村秋天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性子急的人家,已经用手工剥了些颗粒,铺摊在苇席上,放到阳角仡佬晾晒!玉米颗粒加工后就变成美好的食材,只有把好东西吃到肚子里才算是真正的好,干看只会让人越发的眼馋心焦,怪道人们不愿意再等待了!
经过机器研磨加工,玉米粒变成灿若碎金的玉米糁和滑润细腻的玉米面了。用玉米糁熬制稀饭,香气四溢,如同琼浆玉液;如果与黄豆一起熬制,营养堪比牛肉!人们用玉米面打搅团、漏凉鱼、蒸发糕,味道香甜,非同一般。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觉得玉米面也是做削筋的绝佳食材。那时母亲做饭,我常常围在她的身边,不是烧火就是打水,竟然早早地就学会了做饭。
母亲经常做削筋,先把玉米面舀到盆子里,用烧得沸腾的开水浇烫,揉光后放到一旁;又舀来和玉米面差不多份量的小麦面粉,用凉水搅和均匀,继而揉光。然后把两疙瘩面揉到一块,反反复复地揉压,最后真正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整体!母亲把揉好的面疙瘩放到案板中央,撒上面朴用擀面杖转着圈儿擀开,说不能擀得太薄,最好一筷棱厚!再撒上面朴,把擀
好的筱筋面两边对折,用刀先切成一乍宽的长方形片,再顶刀切成筷子面一样宽窄的条。水开后,母亲先检查锅底的柴火是否充足,火一定要烧得旺旺的,保证锅里的水处于沸腾状态,下出来的面条才好吃。下面时母亲不紧不慢很谨慎,先把面条双手托起来放到盘子里端到锅台跟前,揭开锅盖等一会儿,让刚刚停止沸腾的水继续保持沸腾!一开,点水;又一开,再点水。这时,母亲赶紧把锅底的柴火褪掉,说:“不能煮太久,时间长就烂掉了!……”母亲又打着竹篾笊篱,把多余的面汤撇出去,给煮好的筱筋里倒进已经炒好的下锅菜,最多的时候就是蒜苗、香菜、胡萝卜之类的,它们都是从自家菜地里掐回来的。那些都是三十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人们生活普遍不富裕,一日三餐多以粗粮为主,我最爱吃的就是母亲做的筱筋了。人生如梦,岁月如歌,如今我不管身在何方,只要到了玉米成熟的季节便出现了心灵感应,体内便悠然升腾起那种特殊的情愫,酝酿着、萦绕着、弥漫着,入心入肺,久久不散!长大后我成了厨师,十五年前在军区招待所打工时,我们班组二十多人的伙食由我来负责。记得刚过完八月十五,油腻丰盛的伙食令每个人的胃口大减。都不想吃饭了,还怎么干工作?领导找我商量,说尽一切可能变着花样让大家吃好,我思酌一会儿后,就说:“那你到库房给咱领些玉米面过来,我做一顿大家伙都没有吃过的饭吧!”
于是我凭着记忆,按照母亲做削筋的步骤和方法,给他们做了一大锅。结果到后来竟然连汤都喝完了,饭后大家伙纷纷夸赞,说味道真是好极了,记得有一个渭南的徒弟非常好奇,诡秘地问我:“师傅啊,那是啥子面食,你怎么没教过我们呢!……”我随口就说,那是家乡的味道,别人怎么能学会呢!后来大家伙又想吃了,采购部图省事就去面条店买了些筱筋回来,烹制的工艺和方法跟着自然也就上了一个“档次”,用了一些像香菇、西红柿、木耳、豆苗、耗油、鸡精之类比较高档的`菜蔬和佐料,不料想效果却适得其反。饭后大家纷纷说没有上一次的好吃了,虽然配菜丰富、调料高级,却淡而无味、如同嚼蜡。到最后锅里剩了有一大半削筋面,非常尴尬……
厨师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自己做的饭菜得到大家认可,被食者吃得一光二尽。自从那次受挫后,我就一直在暗暗思索,是他们的心境变了,还是口味变了?或者是母亲做削筋有什么独到之处,我还是没有发现和掌握?
有一次,来了一个大型的会议自助餐,与会者大多半是宝鸡人,他们点明要求,主食必须是西府地区家喻户晓的“细面打汤”。于是,领导就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命令提前几天下菜单,以便让他们采购食材和必要的炊具!
我问过就餐人员的基本情况后,就提笔开写:四个不锈钢大煲汤桶,五只白斩鸡,二十斤大骨头,三十瓶香醋,四十斤五花肉丁片,辣椒面、香料包、黄花菜、豆腐干等等。总之需要的东西太多了,一张十六开纸竟然没有写下!一切准备就绪,就餐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餐毕竟然好评如潮,食客们夸赞说相当不错,说得我不由得心旌荡漾!后来也就捞了一碗面,细细地品味自己呕心沥血的杰作,记得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少了一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
从此,我每次回家,总是特别留神母亲调制饭食的基本方法和调料。看得多了,发现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甚至觉得母亲的方法很落后,她竟然连味精都不使用!
那年正月间,家里来了好多拜年的客人,母亲忙里忙外准备着、操持着,想做一顿“细面打汤”招待。调汤的时候,母亲只放了些食盐、红醋、肉臊子、油泼辣子和用于提香的蒜苗漂菜沫子,看着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就给完成了!我舀了半碗品尝,咸酸适中、入口生香,当时的感觉确实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事后我曾经问过母亲,她说做饭其实没有啥巧道,只要真心实意,做出来的肯定也是最好的味道!母亲大字不识一箩筐,不善言辞,却在烹饪饭食的时候,用实际行动形象地阐述了大美至简的人生哲学!我现在才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味道,其实就是朴实的味道,诚恳的味道,简约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