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谷雨诗会纪实散文【最新3篇】
宜黄县谷雨诗会纪实散文 篇一
谷雨时节,宜黄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这是一场集结了众多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的盛会,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文人墨客前来参与。我也有幸亲临现场,亲眼见证了这场诗会的精彩。
诗会在宜黄县文化活动中心举行,这是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厅,装饰简洁而雅致。会场上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椅,每个座位上都摆放着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供参与者随时记录灵感。舞台上悬挂着一块红色的大幕布,上面绣着“宜黄县谷雨诗会”几个大字,显得庄重而庄重。
诗会开始前,会场内已经座无虚席。我看到有些参与者拿着自己的诗集,有些则拿着别人的作品,都在静静地翻阅。他们时而低头思索,时而用笔在纸上涂抹。我感受到了大家对于诗歌的热爱和专注,这让我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表演。
演出开始,首先是一位老诗人朗诵了一首自己的作品。他的声音洪亮而悠扬,字字珠玑,引得全场鸦雀无声。接下来,舞台上陆续登场了一些新锐诗人,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有的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有的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力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诗歌的魅力。
在诗歌表演的间隙,主持人还邀请了一些参与者上台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有的诗人分享了自己的写作技巧,有的则谈论了对于诗歌的理解。他们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也给了我更多写作的启发。
整个诗会持续了两个小时,时间过得飞快。最后,主持人宣布诗会圆满结束,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大家纷纷起身,互相交流着对于诗歌的感悟和触动。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这场诗会无疑是一次成功的盛会。
宜黄县谷雨诗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也看到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这场诗会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写作的决心,我相信通过诗歌,我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也可以影响他人的心灵。谷雨诗会,谱写了一曲美妙的诗歌之歌,也将继续传承下去。
宜黄县谷雨诗会纪实散文 篇二
宜黄县谷雨诗会纪实散文 篇二
宜黄县谷雨诗会是一场文化盛宴,也是一次诗歌的交流与碰撞。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也见证了宜黄县人民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诗会的场地选在了宜黄县的文化广场上,这是一个开阔的场地,旁边有一片绿树成荫的小公园。当天天气晴朗,微风拂面,阳光明媚。我早早地来到了现场,看到场地上已经搭建好了一个舞台,舞台上摆放着一张长桌和几个麦克风。周围摆放着一些椅子,供观众们坐下欣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陆续到场。我看到有的人手拿着自己的诗集,有的人则带着相机,准备记录下这一天的美好瞬间。大家在场地上自由交流,分享着自己的创作心得和诗歌体验,气氛热烈而愉快。
诗会正式开始,一位诗人走上了舞台,他朗诵了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他的声音响亮而富有磁性,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通过他的朗诵传递到了每一个观众的心中。接下来,舞台上陆续登场了一些诗人,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有的抒发了对爱情的思念,有的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力量和情感,让人沉浸其中。
在诗歌表演的间隙,主持人还邀请了一些观众上台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经历。有的观众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灵感来源,有的则分享了写作的技巧和心得。他们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也给了我更多创作的启发。
整个诗会持续了数个小时,期间还有一些特别节目和互动环节,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最后,主持人宣布诗会圆满结束,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大家纷纷起身,互相交流着对于诗歌的感悟和触动。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这场诗会无疑是一次成功的盛会。
宜黄县谷雨诗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也看到了人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这场诗会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作的决心,我相信通过诗歌,我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也可以影响他人的心灵。谷雨诗会,谱写了一曲美妙的诗歌之歌,也将继续传承下去。
宜黄县谷雨诗会纪实散文 篇三
宜黄县谷雨诗会纪实散文
4月22日上午9:50分左右,我们南城县参加谷雨诗会的一行五人到达了宜黄县国际大酒店,酒店大厅早已安排好了当地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接待报到。我们一一登记好自己姓名,QQ号或微信,然后工作人员把房卡交到我们手上说:某某老师,您住几几号房间,这是房卡。听到他们如此称呼,让我心里顿时有了些许不安和羞愧。我自忖:我怎么能配得上“老师”这个高贵的称呼呢?
办完报到手续,我们就各自找房间安歇,福祥和鸿根住219房,我和胡进住706房。王桂林是个女同志,居然被安排同一个男的住一间房,结果到会务组一问,才知道报到名单册上把填错了她的性别。事后,我们同王桂林开玩笑,说她走了桃花运,第一次参加诗会,就配赠了一个帅哥。生活也许就是这样,总有某种未知的东西在等着你。
上午报完名没有其他活动,就只好呆在房间闲聊。胡进说:早知道我们上午应该叫福祥开车去曹山寺看看,这次没去成,估计很难再有机会去。下午2:30开始在一楼会议中心听外地来的名家老师讲诗歌创作课。这次来的名家分别分别有:《诗探索》杂志主编林莽老师,《诗选刊》杂志社社长简明老师,澳籍华人,诗人翻译家欧阳昱老师,还有《中西诗歌》主编,著名诗人黄礼孩老师。市委副秘书长龙泉老师和市作协主席刘国芳老师也都参加了诗会,另外,就是各个县的作家、诗人。
这次诗会,外地来的三位老师和刘国芳老师以及龙泉秘书长都分别讲了课。第一个讲课的是林莽老师。林莽老师我早就知道,在诗歌界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无人不知。但见真人,我还是第一次。林莽老师面容慈祥,两鬓已染白发,身上散发出一种大家气息。因为忘了带笔和记录本,所以对几位老师的讲课我记得不是太清楚,所以在这里我所能叙述下来的只是一个大概。林莽老师大概讲了四个方面内容:首先,诗歌要传递情感,要把自己平时生活中所接受到的喜怒哀乐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其二,诗歌要传递人生经验,要把你内心体会到的东西与诗歌的词语连接起来;其三,诗歌要传递一种气息。要通过词语与词语的碰撞,传递出一种神奇的气息,让人读后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第四,诗歌要更多的去关注人类社会共同的东西,不要过多的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小情绪、小道理等事物上。
第二个讲课的是简明老师。简明老师讲了很多,但我现在还能回想起来的有两点:一是说诗歌要多用名词和动词,不要用形容词。就这一观点,简明老师还打了个比方,他说如果你在诗中过多的用形容词,就好比一个农夫拉着一车的大粪过街;二是说诗人用笔名的问题。他说没有拿到过什么文学大奖的人,就不要去用笔名,他主张用真名,有真实度。简明还说:一个没有十年以上写诗经验的人最好不要去读外国诗歌。这样的话,是不是有些偏激和片面,在这我暂且不论,我想聪明的诗人朋友们自有论断。
第三个
讲课的老师是《中西诗歌》主编,著名诗人黄礼孩老师。黄礼孩老师是广州人,一头飘逸的半长秀发,一双像小金鱼般的眼睛,一张娃娃脸,穿着筒单,背一个写有“我们苛刻相待,却说这是诚实。”字样的布包,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有着孩子气息的诗人范。黄礼孩老师讲课轻声细语,语调平和。他讲得很好,遗憾的是我现在记得的不多。他说写诗少用公共话语,少用排比句。他也主张写诗要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形容词;写诗要在语言上提高,要通过灵活的运用好语言,通过语言与外界万事万物联接起来;要让读者通过你的诗而进入到一个未知而神秘的世界。他还说,一个好的诗人必须具备强大的能力把好的词语吸附过来,然而运用到诗中;诗人必须充分打开五官,去感知和感悟外面的世界。第四个讲课的是刘国芳老师。刘国芳老师给我们讲述他创作小小说的感悟。他说,写小说和写诗应该是相通的。刘国芳老师把他的创作体会归结为“诗情画意”四个字。诗,就是作品要富有诗意;情,作品有丰厚的情感;画,一个好的作品要有画面感,像王维的诗一样富有意境。意,作品必须有社会意义,要反映现实生活,反映时代。刘国芳老师虽然平时不写诗,但他的小小说作品中却非常有诗意。不信,我略举作品一二:《风铃》、《吹笛到天明》、《拾稻穗的小女孩》、《又见雁儿飞》、《黑蝴蝶》等。我喜欢刘国芳老师作品中的.散发出的那种美丽的忧伤和空灵。
最后,龙泉老师作了精彩性总结发言,同时也谈了他的诗歌创作体会。他说,一个人写诗要有坚持,不要功利性太强,要沉下心来去观察生活,要多阅读、多交流。他还说,写诗就要多写自己身边的东西,写诗细节非常重要。从龙泉老师的讲话中看得出,他是一个真正懂诗和喜欢诗的人。
老师讲课结束之后,就是听黄礼孩老师带来的他在广州举办的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大型戏剧表演节目的PTP演绎课件。开始大家还看的蛮认真,后来渐渐的人走了许多。像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属于阳春白雪,真正懂得欣赏和发自内心喜欢的人不多,包括我自己。
晚上,由我宜黄县同学做东请我们南城和金溪诗人在万豪酒店吃饭。饭桌上,所有人滴酒未沾,大家都只吃饮料。晚饭后,金溪诗人驱车回宾馆,我们南城诗人五人沿着宜水河漫步看宜黄县夜景。
第二天的活动内容,是去参加安排在宜黄县戈坪村走进风景宜黄诗歌朗诵会。早上六点半,我起了床,一个人在宾馆附近走了走。宜黄县是山区,昼夜温差大,走在宜水河边,寒意袭人。天边有微弱的光亮,丁香花却开得很好,白小的花朵挂满枝头。我们七点钟早餐,八点准时从酒店出发。没有带车的人统一乘坐会务组安排的大巴车,带了车的人自己开车前往。戈坪村隶属宜黄桃陂乡,驱车前往也就二十分钟不到的路程。宜黄县不愧是山区县,戈坪村一面环山,三面环水,过了木桥之后,便是一片绿树草茵,风景秀丽的景色。
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是领导讲话,宜黄县宣传部部长和市文联主席分别讲了开场讲话,为接下来的诗歌朗诵打下铺垫。今天天气很好,阳光热烈,现场的气氛也很热烈,有许多村民慕名前来观看节目。我和金溪几位诗友利用空隙时间,逮到了一个和黄孩礼老师面对面交流请教的机会。我,海尧、张检、山冕四个人都分别拿了自己的诗歌作品让黄孩礼老师点评。在点评我的作品时,黄孩礼老师说:你的诗歌语感和节奏都很好,就是作品还单薄了些,缺少更深的一些东西,以后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经过老师的面对面点评,让我有一种顿悟。我似乎找到了开启诗歌之门的方法,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我会坚持并努力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