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婆娑散文【通用3篇】
竹影婆娑散文 篇一:静谧的竹影
天空湛蓝,微风轻拂,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映照出一片幽静的竹林。在这里,竹影婆娑,仿佛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律,让人心生向往。
漫步在竹林间,只见那些竹子高矮不一,翠绿的叶子摇曳生姿。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片竹林唱起了一首静谧的歌曲。静静地站在竹林中,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那歌声的回响,让人陶醉其中。
竹子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它们在风雨中坚守着自己的位置。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寒冬严寒,它们都能屹立不倒。竹子是坚韧的象征,它们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竹子的节节相连,它们之间有着无声的默契。它们彼此依靠,支撑着整个竹林。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彼此的携手相伴才能更好地度过人生的各种风风雨雨。在这片竹林中,我感受到了团结和友爱的力量。
竹林里的空气清新宜人,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当我走进竹林,感受着那独特的气息,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仿佛烟消云散了。在这里,我能够与自己独处,思考人生的意义,找到内心的宁静。
竹子给人以力量和鼓励,它们虽然外表柔弱,但却能屹立不倒。正如竹子的性格一样,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动摇。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坚定和自信。
竹影婆娑的竹林,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藏。它们散发出的美丽与力量,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和无限的可能。在这片竹林中,我找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竹影婆娑散文 篇二:竹林的韵律
竹子,一种常见而又神奇的植物。当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竹林,那里的竹影婆娑,仿佛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漫步在竹林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竹叶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柔和的沙沙声,如同一首静谧的乐曲。微风穿过竹林,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竹子高矮不一,它们仿佛在争夺着阳光的馈赠。有的竹子高大挺拔,仿佛展示着自己的威严和力量;有的竹子柔软弯曲,宛如一个个优雅的舞者。它们各自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竹子是一种坚韧的植物,它们能够承受风雨的洗礼,屹立不倒。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寒冬严寒,它们都能顽强地生长。竹子的坚韧给人以启示,让我们明白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在竹林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团结和友爱的力量。竹子之间相互依靠,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整体。它们彼此扶持,共同抵挡风雨。这让我想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彼此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才能共同前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竹林里的空气清新宜人,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我能够放下一切烦恼和疲惫,静心思考人生的意义。竹林给予了我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让我重新找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竹影婆娑的竹林,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和力量。它们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和无限的可能。在这片竹林中,我找到了对自己的信仰和坚持,也找到了对世界的热爱和希望。
竹林的韵律,让人陶醉其中。它们的美丽和力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在这片竹林中,我学会了欣赏和珍惜,也学会了坚定和勇敢。
竹影婆娑散文 篇三
竹影婆娑散文
印象中,凡是有竹的地方,都有幽美的风景。在南京求学时,学校前面的菊花台是一个秀丽的小山岗,山上除了合抱粗的樟树、梧桐,剩下全是亭亭玉立的翠竹,从山上一直铺到山下,一走进去,竹影婆娑,凉风习习。夏日晚饭后,三两同学相约,到山上转转,听竹涛声声,实在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竹子爱生长在南方山区丘陵,平原地区少有,但这难不倒精致的江南人,没有山,可以造假山,没有竹,可以栽竹,假山修竹,亭台楼阁,还有契合的题字、匾额、楹联、书画,与假山、修竹浑然一体,自有一种婉约的情致在。有一年春天去扬州玩,朋友带我游览了瘦西湖后,说扬州的园林也很有特点,于是去了个园。个园是盐商黄至筠的私家园林,“个”字就是“竹”字半边,起名个园,暗合主人的喜好。一进园门,就是一片青青的竹林,巍巍高过墙垣。走进去,假山旁边是一大丛密密麻麻的竹子,竹根下还有尖尖细细的湖石点缀,因多年雨水浸染,泛着青苔,好像刚冒出地面的嫩笋,带着点点绿意。朋友说,这叫“雨后春笋”,寓意“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
苏州的沧浪亭也是观竹赏竹的好去处。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楚辞》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取名“沧浪亭”。沧浪亭可以说是竹子的世界,随处都可以看到随风舞动的翠竹,土石堆砌的假山上,林木参天,幽竹深邃,人走其间,一份怀古忧思的情丝涌上心头。看山楼前,翠竹环绕,万茎摇空,直摇得人心也跟着荡漾
起来。翠玲珑馆前后都是翠竹,坐在竹节纹饰的桌子前,要一杯清茶,眼前是碧绿的清茗,窗外是苍翠的修竹,阳光随风照射窗棂,清茗自杯口舒缓落下,茶香袅袅,翠竹摇曳在窗外,光影散淡。这样幽美的景致,即使再烦闷的心情也会消融的。沧浪亭还有一处与苏州别的园林不同,就是在园内建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复廊,将临水而建的单个亭榭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复廊砌有许多图案精巧的漏窗,漏窗前大都植有翠竹,或孤植,或丛栽,曲水、亭榭、假山、长廊、翠竹,穿行其中,山迢水隐,竹影扶疏,每一步都是一幅画,令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连云港花果山三元宫的屏竹禅院附近生长一种名贵的竹子,叫金镶玉竹,是竹中珍品。名字起得雅致,竹子也长得雅致,其珍奇处是在那嫩黄色的竹竿上,在每节竹枝处都天生一条碧绿色的浅沟,从这节延伸到上一节,黄绿相间,节节交错,黄的是金黄,绿的是翠绿,没有一丝儿杂色,一眼望去,如根根金条上镶嵌着块块碧玉,高贵典雅。花果山的风景美,这金镶玉竹功不可没。1993年6月,中国发行一套《竹子》的特种邮票,特将金镶玉竹列于其中,可见其珍贵程度。
我住居的地方是城郊结合部,出门不远就是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东岸是宽五十米的景观绿化带,绿化带里除了种植香樟、雪松、梧桐、红枫、叶子李等树木外,还有不少翠竹,虽然不是主角,但却起到了点缀的效果。它们植在花墙、亭台旁边,白色的花墙,或者小巧的亭台,有婆娑摇曳的竹子,别有一番诗意在里头。夏天晚饭后和妻子在河边散步,走得累了,就坐在亭子里,听风吹过竹子的沙沙声响,闲适恬淡的心情漾满心头。
竹子品质高贵,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文人雅士都很喜欢。“竹林七贤”爱竹,白居易爱竹,苏东坡爱竹,郑板桥爱竹。“竹林七贤”整天呆在竹林里坐而论道,我猜想,如果没有高洁的竹,“竹林七贤”也许就想不出那么多空灵的思想了。白居易写过《养竹记》,将竹子比喻为贤人君子,赞赏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苏东坡是有名的美食家,爱吃会吃,吃出了名堂,但也是嗜竹如命之人,如果让他作两难选择,他是“宁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清人郑板桥更是一个“竹痴”,他写过一篇关于竹子的文章:“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他在山东潍县做县令,因开仓济民而得罪上司,愤而辞官归隐后,就在自家庭院里植竹、写竹、画竹,以此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格。
竹子不但可赏,而且实用,早在两千多年的商朝,聪明的中国人就在竹子上刻字,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称为竹简,中国古代的文人用竹子做成的毛笔,写出流传千古的锦绣文章,画出最具意蕴的山水画,书写出堪称世界一绝的书法作品。用竹子制成的乐器,能吹出空灵幽远的丝竹之音。日常生活中,也有竹子的身影,吃饭用的竹筷,夏天睡的凉席、凉枕,坐的竹椅,躺的竹床,遮雨遮阳的伞,盛放东西的竹制物品,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古人总结竹子有“十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竹玉杆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竹虽高洁,却不孤僻,曰善群;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这“十德”几乎把人的所有良好秉性都赋予了竹。
看似普通的竹子,却蕴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那么,我们在品赏千姿百态、竹影婆娑的玉竹时,又能从中悟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