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兵村里为题的随笔散文(通用3篇)
以阅兵村里为题的随笔散文 篇一
阅兵村里的记忆
小时候,每年一到国庆节,我们村里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那时候,村里的每个居民都会提前准备好,迎接着这一年一度的盛事。我对这个事件的印象尤为深刻,因为它不仅是一次庆祝国庆的活动,更是一次展示我们村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机会。
阅兵村里的准备工作总是早早开始。先是村里的大喇叭里传来了动员号令,村民们开始忙碌起来。街道上洒扫一新,房屋外墙粉刷一新,花坛里的花草也精心摆放。每户人家都会张贴国旗和鲜花,装扮得格外整齐漂亮。阅兵村里仿佛一夜之间焕然一新。
当阅兵仪式的日子终于到来,村里的人们都兴高采烈地赶往阅兵广场。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人们举着国旗,挥舞着手中的花朵,充满了激动的情绪。我也跟随着父母的脚步,站在人群中。虽然我还小,但我能感受到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无比自豪和激动的。
阅兵仪式正式开始时,铿锵有力的军号声响彻云霄,庄严的军旗迎风飘扬。我看着身穿制服的士兵们,他们步伐整齐,神情肃穆,仿佛是一支铁打的队伍。他们的英姿和纪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各种装备和军车也陆续走过广场,展示出我们国家的强大和军事力量。
阅兵仪式结束后,村里的人们依然津津有味地讨论着刚才所见到的一切。大家互相交流着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分享着属于我们村子的骄傲和自豪。这个时刻,我觉得村里的人们更加团结了,更加有凝聚力了。
如今,阅兵村里的情景已经发生了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阅兵仪式变得更加庄重隆重,而村里的人们也渐渐移居到城市中。然而,阅兵村里的记忆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它让我明白了国家的力量和凝聚力的重要性,也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团结。
以阅兵村里为题的随笔散文 篇二
阅兵村里的变迁
阅兵村里是我成长的地方,它承载了我无数个童年的回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阅兵村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年国庆节的时候,阅兵村里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那时候,村里的人们都会提前准备,整个村庄变得热闹非凡。街道上挂满了五星红旗,每个家庭门口都摆放着鲜花。阅兵广场更是装饰得美轮美奂,人们早早就聚集在那里,等待着阅兵仪式的开始。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阅兵村里的风貌也发生了变化。一些老旧的房屋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街道上的绿树被砍伐,让位给宽阔的马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阅兵村里的传统和文化也逐渐消失。
阅兵仪式也变得不再那么盛大了。过去,阅兵村里的人们都会迎接阅兵仪式,他们身穿整洁的衣服,手捧鲜花,挥舞国旗,充满自豪和激动的情绪。然而,现在,很多人选择在家里观看电视直播,而不是亲自前往阅兵广场。阅兵村里的人们也逐渐失去了对阅兵仪式的热情和参与度。
我曾经担心阅兵村里的变迁会让我失去对家乡的认同感,然而我发现,阅兵村里依然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地方。尽管阅兵仪式的规模不如从前,但村里的人们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自豪和热爱。他们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对国庆的祝福,比如举办文艺演出、组织社区活动等。阅兵村里的变迁并没有消磨掉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反而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关心家乡的发展。
阅兵村里,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是我无数个回忆的起点。虽然它发生了变迁,但它依然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无论阅兵仪式如何变化,我相信,阅兵村里的人们依然会保持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也是我们共同的骄傲。
以阅兵村里为题的随笔散文 篇三
以阅兵村里为题的随笔散文
再过几天,新中国将迎来举世瞩目的60华诞。
国庆阅兵,是阅兵村“村民”的无上荣光;火线入党,是对受阅官兵的最好褒奖。我们欣喜地看到,阅兵村里,在火红的党旗前,一批批官兵宣誓光荣入党――这,同样是阅兵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迎接新中国生日之际,迎来自己入党的“政治生日”,这样的特殊经历,将与受阅经历一道,化作党员“新兵”心中最美的人生记忆。
钢铁长城中,党员是挺拔的脊梁,先行的榜样。虽然入党时间不长,同样是向祖国母亲献礼的有生力量,让我们走近这些“新鲜血液”,去领略他们的风采,感受他们的情怀。――编者
武警装甲车方队
国庆阅兵日益临近,笔者在阅兵村武警装甲车方队的光荣榜里,看到7名胸戴光荣花的队员:受阅中队乘员黄宇,思想过硬,训练刻苦,成绩突出,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受阅中队乘员李毅,思想过硬,训练刻苦,表现突出,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保障中队炊事员黄一珉,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保障有力,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不久的一级士官黄宇告诉笔者,7月1日那天早晨,阅兵村利用升国旗仪式的时机,组织入村以来一次隆重的集体活动:火线入党集体宣誓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特殊的日子、特殊的群体、特殊的仪式,让他终生难忘。
在现场拍摄的八一制片厂,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多拍一些镜头,导演站在队列前面问:“你们中谁熟悉入党誓词,请到前面来领誓。”“报告!让我来。”身穿中国武警特战服的黄宇走出队列,在鲜艳夺目的党旗前,领着200多名来自陆、海、空、二炮和武警火线入党人员,把神圣庄严的时刻,记录在八一厂的胶片中。
与他一起火线入党的炊事员张洋说,黄宇是方队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入伍5年来,他曾多次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方队后两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他思想上进,工作积极,训练刻苦,学习掌握了大量党的有关知识,入党前已把入党誓词熟记在心。
据方队临时党委书记唐勇、副书记黄继介绍,被批准火线入党的7名同志全部是80后和90后,他们是方队百余名先进青年的优秀代表,有刻苦训练、视阅兵使命重于一切的受阅队员,有被誉为“铁骑保姆”、使装甲车始终保持零故障率的修理工,也有立足三尺灶台默默奉献、甘当幕后英雄的后勤战士。
10月1日,方队将代表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通过天安门,首次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对黄宇与他的6名战友来说,火线入党如同参与阅兵一样,将成为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海军陆战队方队新兵当上排面基准兵
9月15日,海军陆战队方队举行庄严的火线入党宣誓仪式,23名受阅队员举起右手,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光荣加入党组织。
23名火线入党队员
,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时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训练标兵。其中,有5名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方队十二排面基准兵刘迁迁最引人注目。基准兵关系到整个排面的整齐度,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海军陆战队方队,基准兵都是由最优秀的队员担任,优胜劣汰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而十二排面基准兵这个位置的确立,对新战士刘迁迁来说,来之不易。
去年底,刘迁迁入伍来到海军陆战队某旅服役,从阅兵集训队组建开始,他就为基准兵位置和战友“较上了劲”。由于是新战士,队列基础动作薄弱,但他训练刻苦,悟性较高,队列动作进步明显,很快从新战士中脱颖而出,并在集训队成立不久,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刚开始,是别的战友先担任排面基准兵。那时,位居第二名的刘迁迁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向排头兵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刘迁迁的动作慢慢超越基准兵。在6月初的一次考核中,刘迁迁的成绩排在了第一名,于是他走到基准兵的位置。
后来,刘迁迁差点因为生病而失去机会。几天后,病愈走上训练场的刘迁迁很快又以标准的动作站到基准兵的'位置。因为表现突出,经党支部充分考察后,刘迁迁作为新战士代表,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包括新兵在内的23名队员入党经历,不仅成为官兵谈论的热点话题,而且也成了大家对照的一面镜子,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如今,方队上下叫响“学习身边党员,争当训练标兵”的口号,迎接那个神圣时刻的到来。
南京军区某装备方队永远不辜负党的信任和期望
9月21日清晨,“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铿锵宣誓声回荡在阅兵村上空,南京军区某装备方队正组织4名火线入党的新党员庄严宣誓。他们面前的倒计时牌显示:距阅兵仅剩10天。方队临时党委书记雷秋元在仪式结束后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刚刚开完,我们今天在这样特殊的日子、特殊的地点,组织大家进行入党宣誓,就是要大家牢记誓言、践行誓言,在最后冲刺阶段,高标准完成好各项工作。”
笔者了解到,这4名新党员都是初级士官,并且除了檀衍将乘车驶过天安门外,修理工孙大勇、耿奎林和炊事员夏时超,都是“幕后英雄”。特别是耿奎林,原是驾驶员,本有机会驾驶装备驶过天安门,可当他得知修理工紧缺时,便主动请缨,当了一名修理工。
据介绍,参加阅兵方队前,耿奎林曾参加了某装备驾驶专业培训。两个月的时间,他不仅能够熟练驾驶该型装备,而且掌握了装备的维护保养和一般故障的检查排除能力。到保障中队后,耿奎林发挥经过培训的优势,主动与其他同志结成帮带对子,手把手地将技术教给战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师傅”。
笔者悄悄问他:“从台前到幕后,难道没有遗憾?”耿奎林羞涩地说:“放弃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遗憾。只是我想,驾驶员可以驾驶装备驶过天安门,我们修理工同样是受阅部队一员。保证装备安全顺利接受检阅,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都一样感到荣光!”
耿奎林的话,引起另外3名新党员的共鸣,他们表达了共同的心声:“能在这样特殊的时刻火线入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将铭记入党誓词,无论在部队,还是将来到地方,都当好一名共产党员,永远不辜负党的信任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