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学小丽的故事散文(优质3篇)
我和同学小丽的故事散文 篇一
初识小丽
我还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当我第一次见到小丽的时候,她穿着一件粉色的裙子,笑容可掬地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我。我刚转学到这所新学校,对于陌生的环境感到有些担心,但小丽的热情和友善立刻让我感到安心。
小丽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总是充满了无尽的精力和好奇心。在课堂上,她总是积极参与,勤奋学习。她善于思考问题,总是能够给出深入的见解和独特的观点。我很佩服她的聪明才智,也很羡慕她的自信和勇气。
我们成了好朋友
小丽很善于与人交流,她总是能够轻松地和每个人打成一片。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结识了其他同学,组成了一个亲密的朋友圈。我们经常一起上课、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每当我遇到困难或烦恼的时候,小丽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我,给我鼓励和支持。
有一次,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我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整个队伍的士气一落千丈。小丽看出了我的困惑和不安,她走到我身边,轻声对我说:“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无论输赢,我们都是一支团队。”这句话犹如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中,我重新振作起来,最终我们队赢得了比赛。
我们共同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小丽的友谊越来越深厚。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分享了许多快乐和悲伤。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一起努力成长。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候,我和小丽一起回忆起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我们都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但也都意识到我们已经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瞬间,这些回忆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小丽将永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我和同学小丽的故事散文 篇二
小丽的坚持与勇气
小丽是一个勇敢而坚定的女孩,她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激情和决心。在我们的故事中,她展现出了自己的坚持和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举办了一场朗诵比赛。小丽报名参加了比赛,她选择了一篇演讲稿,准备要在全班面前表演。然而,在比赛前一天,她突然感到非常紧张和害怕。她担心自己会忘词,担心自己会被同学们嘲笑。但是,她并没有退缩,她决定要勇敢地面对这个挑战。
当比赛开始的时候,小丽站在讲台上,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她的目光坚定而坚决。她开始演讲,她的声音逐渐稳定,她的表情逐渐自信。最终,她成功地完成了演讲,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和赞扬。我看到她脸上的笑容,我知道这是她坚持和勇气的胜利。
小丽的梦想与努力
小丽有着一个美丽的梦想,她希望能够成为一名音乐家。她热爱音乐,她擅长演奏各种乐器。她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我还记得有一次,小丽参加了一场音乐比赛。她选择了一首自己编曲的乐曲,准备要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比赛开始前,她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她并没有退缩,她勇敢地走上了舞台。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小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每一个音符中。她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让人惊叹,观众们都被她的才华所感动。最终,她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这是她梦想的一步迈进。
结语
我和同学小丽的故事是一段美好而难以忘怀的经历。她的坚持和勇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努力,一起追逐梦想。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们都会继续相互支持和陪伴,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故事。
我和同学小丽的故事散文 篇三
我和同学小丽的故事散文
中学时代我有位最好的同学小丽,她和我同桌而且还同岁。她爱笑,而且是下巴那儿一笑有个浅浅的坑儿,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加上眸子里都是笑意,特别可爱。
我两个都是复习生,我文科成绩好,她的理科成绩棒。可以说全班同学,和任课老师都对我们两个刮目相看。
小丽的爸爸是正式工人,在八十年代初期,她家的生活条件是很好的那种。
尽管小丽身上穿的是洋布的花衣,和一条包皮布被染成深青的长裤。鞋子是她有工作待嫁的表姐穿过的平底浅色鞋子,发型是她妈妈给剪的当时很洋气的那种短发,尽管她身着粗布却难掩饰她的英气。
当时流行的确良和的卡布料做衣服。老师们和同学们穿着没什么两样。而且我们的个子和老师们差不多,也许是我们的气质很好吧,有好多次新来的实习老师,误认为我们也是老师呢!
恰巧我们是同桌,又都是班里来的复习生,我偏科,文科成绩偏好,这就预示了我后生要不负农民这个光荣称号了。小丽理科成绩很棒的,我们两个成天的问题,能把老师问得反过来问我们,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最大悲哀……
那一年我们又一次高考落棒,小丽重新在县二中从高一重读,三年后考入西安理工大学,这是后话。
有一天我问小丽:”你家有你爸爸大工人当着,你妈咋叫你穿包皮布呢?”她一笑那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简直成了她特有的包装,笑得开心:”我妈和别人的妈妈不
一样,常教我们吃穿不看别人,将来靠自个儿。所以这会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最重要。”我开玩笑地说:”那我也体验一下穿土布的滋味儿。”小丽调皮地笑着说:”那俺也洋气洋气呗!”
于是我们偷偷地在她与另一位化学和数学老师合住的宿舍里换过了我们彼此的衣服。我穿上也没觉着太土,而且把我刚买的新浅色有小高根的凉鞋也给她换着穿了。
住宿的女生只有小丽一个人,放学我是班里最晚走的一个,因为学校就设在我们村,化学老师要考师范学院,把我留下给她辅导语文,和写范文。数学老师磨不开面子,语文不会也不去问同事和我,在哪儿自言自语着。唉!这些老师们都是靠门路进来的。所以那时,老师和学生自学的气氛是很高涨的。
我母亲做饭是非常好吃的。特别是她调馅的手艺很好,包包子,包饺子,就是不放猪肉,吃起来还特别的香。我向母亲说明我与小丽的友谊,每次母亲做了好吃的都会让我带给小丽。
毕业前,同学们都互相赠糖块儿,当然还有各科的任课老师们。那一天中午,小丽和另一位女同学来我家找我,告诉我说糖果早已替我买好了,那一次,我在同学们面前是很骄傲的。
高考时,午饭我们都带着两张烙饼,她们的都是用苏打起过在锅里干炕的。而我母亲烙的是用开水泼过加生面和好,裹了大葱和花生油的。吃起来一层一层的,香味扑鼻,还软和。我们带着这些找一家当时城关唯一的一家国营饭店,四位复习生做在一起,我分别尝她们的干饼,她们瓜分我的油饼。四人当中的另一位在十二班复习的也是我高中时的同学英,还有复习时的同学分。英后来考上了河北师院,现在任教于二中。
在此后的岁月里,小丽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等再次见到她时,是我去县文化馆听省民俗专家当时文联主席袁学俊的文学创作讲谈的路上。一身华服的她做在她男朋友袁的摩托车上,我们见面时,我反反复复就一句:小丽,你说为什么我做梦老梦到你呢!上学时个子最矮的调皮鬼袁,做了最圆滑的解释:”那还用说,是你特想她呗!可小丽想不想你可就另当别论了!”小丽嘴角一咧:”我也老想你!”袁仍然打趣:”不会吧?理应想本大人才对!”我逗袁:”当年能和老师吵闹的人居然当了孩子王,真是天大的笑话了!”袁听了哈哈大笑!当时是八七年的秋天。
再次碰到是在新乐市地道桥口,她告诉我她家的地址,并说她在厂子里是工程师,老公没变,还是袁,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长得像极了袁,”今天就到我家去吧!我盛情招待!”我说:”等有时间吧!””要去得对到礼拜,不然你得给我做饭。””行!俺是劳动人民,你是大资产阶级,理应被你剥削。”她说:”你还别说,俺不造化肥你地里施啥?你不产粮食俺吃啥?所以我们是平等的!”我说:”哈哈!就是这样的!等你当了总理,叫俺巴结你门儿都没有。”
当有一天,我带着十一岁的儿子来到她家做客时,我也是第一次见识了城市人奢侈的生活。小丽的老公,听说我要来,冰箱里头一天就包好了饺子,一锅牛肉,在锅里焖了一夜,什么狗肉,鸡呀鱼的,还有各种素菜摆了满满一大茶几。看到我们诧异的问:”墨怎么没来?我为他准备了名酒名烟。”我说:”他没在家。”
袁笑哈哈的说:我听说他出去了,这年头有本事的老师大都出去找饭吃去了。他出的书找过我,可我们学校不比乡中,我又是副职,没能帮上忙,很是惭愧。”
我说:”镇中几年不开支,我又带着孩子,出书的费用是王校长出的。书已经售完,他呢,在作文报有他的一个专栏叫书的'名字,这些年都靠买文为生了。现在他在外面,工资还行!只是我白白上了几年学,算是白上了。”
小丽说:”等孩子长大了,你也可以在地里大作文章,一般的农作物可以改换成效益高的品种。那一行都能出状元。”
我和小丽在她家厨房一边做菜一边回忆我们的中学时代,我很感慨地说:”你的妈妈当年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是很成功的。接下来,就该看我们这些为人之母的了!”
小丽听了笑得下巴那儿依旧还是有个浅浅的小坑坑,一排洁白牙齿依如当年,那种自得的笑容里还依然透着纯真,开心……
第二年冬天,我在市中医院生了我的宝贝女儿。有一天,小丽和袁提着营养品来医院看我,并问缺被子小床啥的。小丽说:”还是当农民好,罚些款,开除不了你,儿女双全的。多好(得音)呀!我都羡慕了啊!”袁问:”墨呢?生了女儿还不回来,这忒讲不过去了哈啊!”我笑着说:”他受人家管制,我上手术台时,他出去转悠了一下,三姐急得拐着腿去找他没找着,等他上来,我们娘两个早到这个病房了。等大姐来时,我哭得那个伤心,气得三姐牙都疼了!”三姐也埋怨:”你说他,他还说,看着没事儿。就溜达一会儿。”小丽问:”那回家了有谁来照顾你?”我说:”头一次做月子,就没人儿伺候,没公婆,也走过来了。当农民皮实。”
袁说:”出院时,打电话,我开车接你。” ”不用,医院免费接送,就不麻烦你了。结记着我儿子的成绩,督促着点儿他吧!””哈哈!我和他们挺熟的,你儿子一看到我就赶紧地打招呼,我看将来必是做大卖买的材料。那嘴好使得咋都不像你们两个呢!”我说:”肯定不好好学习,都来歪的了。该揍他时你就可劲儿地挟他!”袁说:”有一次他的牛仔裤正膝盖哪儿有两个大窟窿,我老远就喊过他来,一问说是同学故意给弄的。你说这帮孩子,和当年的我们真的是没法比。我们穿补丁裤子是生活所破,你说他们把好端端的裤子给毁咾。我这校长也不好当了。”我突然想起当年小丽的包皮布裤子,暗暗的感慨着……
如今我的女儿也进了中学,进学门儿,光盛衣服的包包就鼓鼓的,每次去学校还要提一箱酸奶。
的确良和的卡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国家干部还是农民,皮衣,尼子衣还有美容,美发,早已没有了身份之别。学生上学也都是寄宿制,穿着让他们穿好的吃好的,放学时,学校门口停满了私家车和各种车辆,我们那个靠走读的中学时代真的成为了历史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