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散文【精选3篇】
大雁散文 篇一
追寻自由的大雁
大雁,是自由的代言人。每年春秋之交,它们穿越千山万水,一路向南或向北,展开壮丽的迁徙之旅。这种壮丽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想象。
大雁的迁徙始于寒冷的北方,它们在冰天雪地中度过漫长的冬季。当寒冷渐渐散去,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时,大雁开始聚集成群。它们振翅高飞,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大雁们排成一字行列,迎着温暖的春风飞向南方。它们犹如一支矫健的箭,穿越云霄,穿过山川,穿过江河。在大雁的指引下,春天也悄然来临。
大雁的迁徙路线是一条千里之路,它们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才能完成这一壮丽的旅程。有时,它们必须飞越高山峻岭,有时,它们必须穿越大江大河。无论是寒冷的北方还是温暖的南方,大雁都能适应。它们用坚韧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跨越了无数的障碍,最终达到了目的地。
大雁的迁徙不仅仅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条件,更是为了自由。大雁在迁徙过程中,没有束缚和限制,它们能够尽情地展翅飞翔,畅享天空的广阔。它们的自由,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自由的精神,使得大雁成为自由的代言人。
大雁的迁徙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它们告诉我们,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由。无论是身处何地,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只要我们拥有自由的精神,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大雁的迁徙,是一幅自由的画卷。它们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韧性,也展示了自由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向大雁学习,以自由为旗帜,追求自己的梦想,让人生焕发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色彩。
大雁散文 篇二
大雁的团结与奋进
大雁,是一种团结奋进的动物。无论是在迁徙过程中还是在生活中,大雁始终保持着紧密的群体关系,展现出了团结和奋进的精神。
大雁的迁徙是一种集体行动。它们总是以一字形列队飞行,队形整齐划一。在飞行中,大雁们互相呼应,互相配合,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协同。当一只大雁感到疲惫时,它会立即靠近前面的同伴,减轻自己飞行的负担。而后面的大雁则会立即接替前面的位置,继续领航。这种团结和合作的行为,使得大雁能够保持高效率的飞行,成功地完成迁徙的任务。
大雁的团结精神不仅体现在飞行中,也体现在生活中。大雁居住在群体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照应。当一只大雁生病或受伤时,其他的大雁会立即围绕着它,保护它,直到它康复为止。大雁们共同筑巢、共同孵化,共同照顾幼雁的成长。它们以集体的力量来保护每一个群体成员,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群体关系。
大雁的团结和奋进的精神,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它们告诉我们,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只有当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团结的集体中,每个个体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的共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雁的团结和奋进的精神,也给人们树立了榜样。它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奋斗和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只有在困难面前保持坚持和勇气,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
大雁的团结和奋进的精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向大雁学习,以团结和奋进为座右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雁散文 篇三
大雁散文
“鸿雁飞,向南方,队队排成行,江水长……”这优美的旋律来自一首叫做《鸿雁》的歌词吧,一种忧伤的气氛瞬间弥散在我的心头,久久不去。
大雁到底是否是我们家乡的禽鸟,我也没有详加考据。家乡渭北高
原的平川道里,已经鲜有大雁在天空中飞翔的踪迹了。只是在儿时的记忆中时常有雁阵在家乡秋天的麦田里停留过,那是要飞到南方越冬的大雁在此驻歇片刻。此后的多年里,能看到雁阵已是一种难得的奢想了。记得以前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中有过一段课文,是说大雁有时排成“一”字形,有时排成“人”字形,说明大雁是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的群鸟,难怪有人把一个管理团队领导有方的领导称为“领头雁”,大雁的这种习性为它留得了好名声。19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花落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她的童话《尼尔斯骑旅行记》中有一个叫阿克的领头雁,给孩子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在中国的古典的诗词中,如果搜寻诗歌中有关鸟类的意象,上榜率最高的一定要数大雁了,因为一来它可能是在古代最司空见惯的`鸟了,二来可能古代“鸿雁传书”的故事对文人的影响吧,所以,一提起思乡思念亲人,人们自然而然要想到大雁这一意象了。
“鸿雁传书”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据汉书《苏武传》中有雁足传书的说法,是说汉使者苏武在匈奴被扣留一十九年,保存了民族气节,誓死不降匈奴,大单于盛怒之下让苏武去北海牧羊,并且让他放养一群羝羊,并扬言如果苏武能回大汉朝廷,除非羝羊产乳方得归,大家都知道,羝是公羊,它自然是不能产仔下乳了,大单于言外之意是让他死了回大汉的念想,于是乎苏武卧毡啮雪十九年,等到汉匈关系有缓和时,有汉使者听到匈奴传言,便向皇帝献计,就说我大汉天子于上林苑射猎期间,射得一只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亲自写的修书一封,言其仍在北海放牧,于是苏武才得以返回大汉,它的誓死不降匈奴,让他保全了大汉的民族气节。
此后鸿雁便被视为了替亲人传递信息的代名词,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以大雁为意象被一用再用,经久不衰。
兹举例几首。
唐诗中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记录了诗人离家越远思绪愈浓的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大半生颠沛流离的杜甫曾以孤雁自比,表明自己的离群之悲,简直声声泣血,诗曰:“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近似犹见,哀多声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失群的子美先生像孤雁般孤独找不到亲友同僚相伴,离群之苦跃然纸上。
在中国的词人中,有一个以写雁寄相思的才女易安居士,早年她与赵明诚琴瑟和鸣,短暂的离别都诉诸于诗词之中。《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达少女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浓浓的相思之苦;靖康年间那一场国耻,使得聚少离多的赵明诚病逝于逃亡途中,而后李清照孤零零东逃西走,尝尽人世悲辛。晚年脍炙人口之作《声声慢》中:“雁过时,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只大雁曾是为她和郎君互传信书的那只大雁么,如今与郎君阳阴两隔,睹雁思人,怎能不让她伤心欲绝呢!
边塞词中也以雁为意象表达戍守边卒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秋风萧瑟,秋阳惨淡的边塞,连大雁都急于南归,边塞的将士们怎能不倍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呢?
大雁曾赋予了古代多少游子深深的别家之苦,如今交通的日益道达,通信的日益快捷,大雁这一思乡念亲的鸟儿,现在和将来都永远留驻在诗歌的记忆里,成为后来一代代人思乡的挽歌,但是人们还是应该关注它们的生存现状吧,让雁阵继续成为一种自然的景观吧,不只让大雁成为人们思乡话语里的一场场春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