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优秀3篇)
电影《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一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由挪威导演埃里克·吉斯特尔森执导,于1999年上映。该电影以哲学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少女苏菲在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探索和对存在的思考。本片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表演,深入探讨了哲学和人生的种种问题,为观众带来了一次思考与启发的旅程。
影片开篇,苏菲是一个普通的十四岁少女,过着平静而单调的生活。然而,她突然接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件,里面只有一个问题:“你是谁?”这个问题引发了苏菲对自己存在的思考。她开始探索哲学的世界,希望找到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她的探索过程中,苏菲结识了一个神秘的老人奥尔伯特。奥尔伯特是一位哲学教授,他向苏菲介绍了一系列哲学理论和思想家的观点。通过和奥尔伯特的对话,苏菲逐渐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的思考方式。她开始思考人的存在意义、宇宙的起源以及自由意志的问题。
影片中,苏菲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哲学的世界。她阅读了许多经典哲学著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她还与奥尔伯特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话,探讨了众多哲学问题,如伦理学、形而上学、存在主义等。通过这些对话和阅读,苏菲逐渐认识到哲学是人类思考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引导我们思考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电影《苏菲的世界》不仅仅是一部讲述哲学的电影,它更是一次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认知的探索。苏菲通过哲学的学习和思考,逐渐意识到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我们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而无法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影片通过苏菲的成长过程,向观众传递了一种对于知识和思考的重要性的启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综上所述,电影《苏菲的世界》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表演,深入探讨了哲学和人生的种种问题。通过苏菲的成长过程,观众们也能够从中获得一次对于知识和思考的启示。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以思考和启发,更让人们认识到哲学是一门深奥而有趣的学科,它能够引导我们思考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电影《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篇三
电影《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电影《苏菲的世界》,又一次向我敞开哲学的窗口,和枯燥灌输用的唯物主义哲学不同,苏菲,和苏菲的世界,用另一种方式展现了哲学奥秘。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滤掉他人的解释和见解,跳过剧本和电影的改编,当我找来这本书去翻开来,仅仅几页,苏菲就带着这简单又复杂的疑问引导我走象更远处,慢慢的看清本不清晰的世界。
你是谁?你我有试想回答这个问题么?不要用名字来敷衍,那只不过是个代号,为了简单的区别你和其他人类个体,为什么你能拥有那个代号呢?是和1+1等于2一样简单的吧,我就是我啊,是么?是这样简单么?1+1就一定是等于2么?如果歌德巴赫活到今天他还在猜想吧?
世界从何而来?从大爆炸到宇宙形成再到太阳再到地球最后到人类形成,又有谁看见这世界如何出现形成?在你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的脑子又如何确保不是被放在玻璃容器里接上电极来虚拟一个从3分钟前才启动,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呢?也许我们的记忆只不过是设定详细的资料,你看见听见感觉的全是电极直接刺激脑神经产生的真实幻觉而已,3分钟前这一切还不存在。好吧……我承认,也有可能是5分钟前。
翻过原著,再审视电影发现巨大的差异,然而,一个共同的特征始终那样明显“这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原著的副标题,就如这个副标题一样,《苏菲的世界》并不是灌输给你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唯物主义的东西,切实的提出哲学的起源,哲学的用途,和发展。哲学是人类用于认知这个世界和认知这个世界得到的总结,苏菲带着我们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一直走到今天,似乎匆忙,走过了哲学的一个个进步,一个个节点。
哲学——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
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问题。 某书上如是说,当然也可以很实用的证明你把名字写在地上地球也不是你的,一种探究世界,人,真实的东西。所以,苏菲和她的世界展现现给我们一个最贴近生活最贴近现实的起点———苏菲。
虽然在书中未着很重的笔墨,在电影中,导演用苏菲的朋友很鲜明的对比出苏菲,一个十分平凡的.15岁女孩,平凡到没有什么特征的女学生。然而,即使这样的平凡女孩,哲学依然这样的贴近于她,哲学,无处不在。
苏菲并未执着于空想和猜测当中,这应该归功于那位善于引导的哲学家吧……当然这位狡猾的哲学家只不过是利用了许多先哲的想法和思路,也就是踏着先行者的足迹前进……很多先哲因为坚持自己的理念或者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也许,我们踩着的不只是脚印那么简单。
在书中冗长的神话与故事,没与在电影中着重体现,但是正是这些从北欧的雷神拖尔曙光和春之女神芙蕾雅一直到希腊的大力神赫拉克里斯和司掌智慧,战争的女神雅典娜,再到看起来很耀眼的耶稣,不断的体现着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无知,以及理性的发展与探索。
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得……等等哲学史上的闪耀点,一一如走马灯般出现在苏菲面前时,一个14岁的少女,并不显得那样迷茫和无助,显然人类自从出生就在求知,只不过有太多人,对既定的事实无条件的接受了,再无深究的想法,从一个14岁少女身上体现的并不仅仅是智慧的闪光,更多的是求知的毅力和未固化死板的思路。
小说中的苏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思考着,读着冗长的哲学故事,想着那如捉迷藏的哲学家提出的古怪又切实的问题。电影中苏菲和世界的互动明显得到生动的强化,苏菲有她的朋友,最开始的信封甚至以为是男同学的恶作剧,在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时,苏菲在学习成长,问自己的妈妈“你是谁,或者说我是谁?”显然这里电影的处理要比小说显得生动许多。通过学习成长的苏菲在与老师朋友的对话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气质显然要比小说有力的证明了苏菲的成长。
在不断接触和在神秘的哲学家的引导下,苏菲先得知了他的名字,慢慢的学习中,与这位哲学家的接触,越发的象是沿着铁轨前进的高速列车 ,不断的加速,却始终沿着已经预定好的方向发展,就当一切都不可思议的发展时,一个个暗示接二连三的展现的苏菲的面前,苏菲的世界,这世界本身就是个故事,对,就如字面的意思那样,苏菲,发现了一个看起来象玩笑的情况,自己,哲学家,都是小说中的内容,作者描绘了一个神化了一样的作者!这并不是我的语言上的错误,上校就是那个创造主一样的作者。
虽然这个创造主狡猾的创造了苏菲和她的世界,但是也正是这个愚蠢的作者教会苏菲以一个哲学的角度来审视一切,上校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