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高三读书笔记【经典3篇】
爱的教育高三读书笔记 篇一
《爱的教育》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本极具教育意义的小说。故事以主人公保罗·弗莱特为中心,讲述了他在父亲的严厉教育下,逐渐发现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的过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教育经验。
保罗的父亲是一个严厉的教育家,他以极端的方式对待儿子,要求他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剥夺了他的游戏和快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保罗渐渐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对生活失去了热情。然而,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人物,他们给予了他无私的爱和关怀,帮助他重新找回了自我。
其中一个人物是保罗的老师,她用耐心和关怀换取了保罗的信任。她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更是一个朋友和倾听者。她给予保罗鼓励和支持,使他逐渐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和互动,保罗发现自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老师的爱和关怀让保罗找到了自我,也让他相信自己可以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
另一个人物是保罗的朋友,他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总是给予保罗积极的力量。他不仅在学业上帮助保罗,还鼓励他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通过与朋友的相处,保罗逐渐摆脱了对父亲严厉教育的恐惧,也明白了友情的重要性。朋友的爱和支持让保罗勇敢面对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应该是一种爱的教育。父母和教师应该给予孩子无私的爱和关怀,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只有在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潜能。同时,作为学生,我们也要珍惜身边给予我们爱与关怀的人,从他们身上学习,激发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
爱的教育高三读书笔记 篇二
《爱的教育》是一部描写成长和教育的小说,通过主人公保罗·弗莱特的成长过程,展现了爱的力量和教育的真谛。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也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故事中,保罗的父亲是一个严厉的教育家,他希望保罗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然而,在这种严厉的教育下,保罗渐渐失去了自我,对生活感到迷茫和压抑。直到他遇到了两个重要的人物,他才逐渐找回了自己,并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追求。
这两个人物分别是保罗的老师和朋友。老师用她的爱和关怀温暖了保罗的心灵,让他懂得了艺术的美和自由的重要性。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和互动,保罗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华,并坚定了自己追求艺术的梦想。而朋友则给予了保罗积极的力量和支持,帮助他克服了困难,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作者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那就是爱的教育。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潜力和创造力。父母和教师应该给予孩子无私的爱和关怀,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让他们在自由和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同时,作为学生,我们也要学会珍惜身边给予我们爱与关怀的人,从他们身上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真谛在于爱。只有在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真正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因此,我们应该向保罗一样,珍惜身边给予我们爱与关怀的人,用他们的爱和关怀来指引我们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爱的教育高三读书笔记 篇三
爱的教育高三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作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爱的教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限制,被译成数百种文字,至今销量已超过15,000,000册,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
这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它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爱的教育》都一直是整个意大利的青少年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上小学四年级的意大利男孩,他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由于接受了他父亲的巨大影响,他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在生活中诚挚友善,是一个优秀的中产阶级少年。在书中,他以一个孩子的视觉角度、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在整整一个学年中,他的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虽然校园是书中绝大部分的故事演绎的舞台,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这样的一个小小的窗口看到当时整个意大利的一个缩影。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和骄傲自大的沃蒂尼同样出生在富裕的中产阶级阶层,前者真诚质朴、平易近人,后者却骄奢横溢,目中无人;而作为平民学生的代表者加罗内和克罗西,一个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是弱者心中的英雄;另一个活泼可爱,小小的年纪就帮助父母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如果说加罗菲的生意经和小聪明让人忍俊不禁,那么弗兰蒂的冷漠的内心和丑恶的面目则会令所有阅读这本书的人不齿。虽然作者用简单而平实的笔触勾勒出这一个个孩子形象的时候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相差了上百年,但是他们却仿佛真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也许这就是这本书几十年来都没有被人们忘却的真实
原因吧。除了安利柯的日记,《爱的教育》一书中还穿插了安利柯的父母和他的姐姐西尔维亚给他写的一些信以及九篇老师让孩子们听写下来的每月故事。如果说这些信带着深深的时代烙痕,让崇尚人文的现代人多少觉得有些教条,有点空洞,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的话,那么那九个故事的存在却包含着作者的许多匠心。聪明的读者,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这九个故事中的九个英勇的少年他们来自意大利九个不同的大区(意大利的一个大区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份。),他们站在一起代表了整个新生的意大利和它的未来。故事中的九个小主人公们是九个小英雄,为了他们心目中崇高的目标,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祖国还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他们在他们的事迹中表现出来的忘我和克己的精神,在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眼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些难以理解,甚至匪夷所思,但是它们却体现了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加富尔(1810-1861)当时的治国理念,是年轻的、刚刚统一的意大利所需要的奉献精神。
《爱的教育》这本意大利文的著作它原来的标题是“cuore”,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心”的意思。用“心”,也就是用“真诚的心和平等的概念”来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是该书的教育主旨,也是这本书最局限、甚至可以说最“失败”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个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作者对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明知道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人与人最大的交流障碍在于他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而这一点不是简单的对“心” 的召唤能解决的,但是,他却没有勇气把自己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讲出来,而只能采取逃避和迂回的办法来号召所有的青少年都做一个有“心”的孩子。这一点,作者自己也早就认识到了,所以,在《爱的教育》获得成功之后,他在一些媒体上对自己的所谓“理智上”和“感情上”的矛盾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随着时代的变迁,《爱的教育》对于意大利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已经不像它刚出版时那么重大,近几年来,在意大利本国的媒体上不断有文章抨击这本书存在的现实意义。有人批评它“田园式的、牧歌般的”情怀与乌托邦社会一样缺乏现实意义;有人抨击说那些每月故事中的英雄少年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是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小资产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有人说书中恩里科的班主任佩尔博尼老师采用的教育模式有煽情的嫌疑,已经不合时宜,对待当代的青少年我们需要把他们当做朋友,坦诚地与他们进行交流,等等等等。
但是,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在意大利的统一大业中产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大家都知道语言的统一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的必要条件。在很长的时间里,“意大利” 这个名词一直都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政治概念。如果说现代意大利语的开山鼻祖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用他的经典著作《约婚夫妇》使现代意大利语实现了初步的统一,为意大利政治上的统一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在《约婚夫妇》面市五十年之际到新生的意大利统一政权产生后的二十五年里,我们说是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进一步巩固了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的成就,为意大利的统一大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德·亚米契斯叙述故事时采用的朴素、平实的语言使《爱的教育》成为了一部喜闻乐见的作品,使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都能参与阅读。它对文字统一、文化推广的作用几乎可以和二战后进入人们生活的新型媒体——电视相媲美。另外,政治上的局限也并没有阻碍《爱的教育》在广大民众中获得伟大的成功,它提倡的奉献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甚至还对当时整个意大利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就在今天,《爱的教育》也仍然是意大利的青少年们学习写作、表达时的“模范文章”。二〇〇一年六月十五日的意大利晚邮报的文化版上就有这么一篇文章,介绍意大利诗人帕斯科利给一个孩子的一封信。诗人在信中说: “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堪称青少年学习写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