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专业实习周记【精彩6篇】
土壤学专业实习周记 篇一
这周是我土壤学专业的实习周,我被分派到了一个农田进行实地调查和样品收集。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实习,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期待。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和我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简要的培训,学习了一些实地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我们了解了如何选择样品点、如何正确采集土壤样品以及如何记录相关数据。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实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在实地调查中,我首先需要根据预先设定的样品点进行定位。我使用了GPS设备来准确定位样品点,并使用地形图进行辅助。然后,我使用铁钉将定位点标记在地面上,以便后续的样品收集工作。
接下来,我开始采集土壤样品。我带着采样工具和采样袋,按照预定的深度和间隔,在每个样品点上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采样时,我要注意避免污染样品,因此在每次采集前,我都要清洁采样工具,并用无菌袋封存好样品。
采样完成后,我需要记录相关数据。这包括样品点的坐标、采样深度、采样日期等。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土壤分析和研究非常重要,因此我要确保记录准确无误。
整个实地调查过程非常繁琐,但也非常有趣。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地调查的技巧和方法,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土壤的特性和变化规律。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土壤学专业实习周记 篇二
这周是我土壤学专业的实习周,我被分派到了一个农场进行土壤质量评估和改良方案设计。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实习,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期待。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和我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简要的培训,学习了一些土壤质量评估和改良方案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我们了解了如何进行土壤样品的分析,如何评估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并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
在农场进行土壤质量评估时,我首先需要采集土壤样品。我根据预定的样品点进行定位,并使用铁钉标记。然后,我按照事先设定的深度和间隔,在每个样品点上采集土壤样品。采样时,我要注意避免污染样品,并尽量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采样完成后,我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在实验室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不同的设备和试剂进行土壤分析。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分析,我可以得到土壤的养分含量、酸碱度等重要指标。
根据土壤质量评估的结果,我开始设计土壤改良方案。我结合土壤的特点和农作物的需求,选择了合适的土壤改良方法。这可能包括施加有机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等措施。
整个实习过程非常充实和有意义。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土壤质量评估和改良方案设计的知识和技巧,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土壤的特性和作用。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土壤学专业实习周记 篇三
实习第一周,巩固所学知识,了解自然剖面的优缺点
这次实习中我们利用了较多的自然剖面,自然剖面是因修路、开矿、兴修水利等工程建设,在施工挖方地段裸露的土壤垂直断面,并被长期保留下来,成为土壤调查中可以利用的现存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垂直面往往开挖较深,延伸面较广,连续性较好。缺点:不是因土壤调查需要开挖的垂直面,首先不能均匀地分布在各种土壤类型上,位置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其次,自然剖面长期露在大气中,日晒雨淋,生物滋生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土壤理化性态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土壤学专业实习周记 篇四
本周实习内容:
1、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原则
(1)要对所要求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比较平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附近、积肥坑周围和坟墓附近等一切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3)如果发现土层中有炭片、砖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研究熟化土壤外,一般应改变剖面点位,或重新增设剖面。
(4)山地丘陵区的土壤比较复杂,应根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
2、剖面挖掘时应注意的事项
(1)剖面观察面应垂直、向阳、便于观察和拍照。
(2)挖掘出来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在土坑的两侧,不宜相混合,以便然观察后再分层回填。
(3)观察面上方不宜堆放挖掘出来的土壤,也不宜在其上方走动踩踏,以免破坏表层结构而影响剖面的观察结果。
(4)在垄作的农田进行土壤剖面观察时,剖面的观察面应垂直垄沟走向,使剖面垂直面上能同时看到垄背、垄沟部位的表土变化和作物根系发育。
土壤学专业实习周记 篇五
本周实习主要了解不同成土条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五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同作用强度相配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去作用于土壤,去影响土壤形成的方向和土壤性质。相反,它们之间也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它们的综合起来的特点去制约土壤形成的方向的。
除了上述的自然成土因素外,人为作用也是影响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所谓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人类生产活动通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形成方向的改变和对土壤性质的改造。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以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最为深刻。但是,人为因素与其他自然因素不能等同看待,它们之间虽然有密切关系,并且人为作用尚不能在许多方面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影响土壤形成过程来说,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毕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意图,以一定的方式和措施,参与土壤形成和改造土壤,使土壤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生产的方向演变,这是自然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如果土地利用不合理。那么,生产活动对
土壤的影响就会是不良的和破坏性的。例如,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等等,都会造成土壤水蚀或风蚀。土壤侵蚀的结果,不仅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完全破坏了土壤,而且蚀去的泥沙还会淤塞沟渠、河道,埋没农田,造成很难补救的不良后果,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
土壤学专业实习周记 篇六
本周实习进入另一个阶段,学会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
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录。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