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实用4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对人的行为准则、社会伦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我读完《道德经》后,我深受启发,对于人生、道德和处世之道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道德经》强调“道”和“德”的重要性。在书中,道被描述为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源和规律。而德则是人应该遵循的准则和原则,是道德行为的基石。通过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人们可以达到与道相合的境界。这使我意识到,一个人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道德经》强调“无为而治”。这是指在处理事务时,要以柔软、无为的方式去应对,而不是强行干预。书中提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于强求,而是以和谐的方式去处理事物。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态度和方式。
最后,《道德经》强调“无欲则刚”。这是指减少欲望和贪婪,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书中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告诉我们,只有放下私欲,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同时也能为他人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让我明白了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追求。
综上所述,《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它,我对于人生、道德和处世之道有了新的认识。我将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努力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以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追求真正的幸福。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二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品,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的真谛。在阅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思考。
首先,《道德经》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这意味着在处理事务时,我们应当以柔性和自然的方式来应对,而不是强行干预和控制。老子认为,过度的干预和控制会破坏事物本身的自然平衡,导致问题的产生。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以无为的心态去处理问题,自然而然地就能达到最好的结果。这一思想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启示,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态度和方式。
其次,《道德经》中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性。书中提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不过度追求和攀比。只有保持内心的平衡,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这让我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物质欲望和功利心所驱使,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因此,我决定更加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追求,以实现真正的幸福。
最后,《道德经》中还强调了“道”的重要性。道被描述为宇宙的本源和规律,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准则和原则。通过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人们可以达到与道相合的境界。这一思想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提醒,让我明白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以及个人道德行为对于社会和他人的影响。因此,我将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修养,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道德经》,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思考和启示。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生、道德和处世之道,并指导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面对挑战,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成长。我相信,《道德经》将继续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三
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所作的哲学论著《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也广为人知。该书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李佳伟同学的脚步,感受先贤老子内心深处的人生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为《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这一章描写老子哲学里最重要的范畴“道”。他所说的道,乃是变动不居、周流不止的。只有随时变易,乃是“常道”。“道”是构成世界实体,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它幽昧深远,不言说。他认为:真理是无法用具体的言辞来表达的,它超乎言辞。人们费尽心思来描写“道”,其实挂一漏万,要一落言筌,损失的远远比说出的多。这就好像《庄子》里讲的一个故事:有个国王喜欢鼓琴,后来他却不鼓琴,只是静静地坐在琴前倾听。因为他已经领悟到,即使再高超的琴艺,当他弹奏出一个音的时候,其余的六音却同时丧失了。哪如用心去领会自然的`天籁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水的很多禀性体现了道的特性,而圣人就道的体现者。圣人的言行近乎水,而水德又近乎道。在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体道之物。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水总是处在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里。苏轼也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在老子看来,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又不避污秽谦退守中,所以最接近于道。圣人就应该像水一样,与时迁徙,应物变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描述了“道”的特性,是《道德经》一书中最为详细的地方。简单来说,“道”有这样几个特性:“道”是浑朴状态的,相对于世界的杂乱无序而言,它是浑然自足的统一体,所以说它“有物混成”;“道”在时间顺序上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天地万物也是由它所产生,所以说“先天地生”;“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所以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的运动规律应该仿照天地,天地的运动规律应该仿照“道”,“道”的运行应该仿照自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一章还是讲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情况,实际上它可能恰恰属于反面。事物在很多时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情要能注意到对立面,善于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则往往可以转圜。天下纷纷,若用智术相驱逐,则愈发混乱不堪。若清净守虚,则无为而化。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哲学主张谦退守中,以静制动,以柔弱胜刚强。这种理解是不错的。但老子的这种思想,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知其雄”——要首先了解事物刚劲的一面,才能执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对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决定去取。一般人往往误解或片面地了解老子的哲学,以为他一味地宣扬退让。这真是断章取义。实际上,老子是在有了“知其雄”的前提下,才有“守其雌”的结论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
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中,老子痛心疾首地描述了人们一味偏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从而导致了精神生活的沦丧。在老子看来,人的正常生活应该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合一并重的,所谓“营魄抱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偏重物质生活的享乐,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漠不关心,从而导致了道德的沦丧。老子这里所说的“为腹”,是要建立宁静恬淡的内心生活,这就要求人们要抑制自己对物欲的无尽追求,仅于果腹而已。“为目”是片面追求感官世界的刺激的生活方式。老子所极力反对的对物质文明的单一崇拜,在今天读来,特别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老子描绘的理想国。在他的理想国中,应该国土面积不大人口稀少,即使有十百倍功效的机械也不运用。舟车备而不用,甲兵废弛,民复结绳记事。在这里,百姓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衣服、安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因为国家都很小,所以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到。对理想国的憧憬,是关心人生和民生的哲学家的共同愿望。老子的理想国,是农业社会的特殊产物。他诗意的描绘,对中国古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四
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推荐下,我重新学习了《道德经》这本书,通过学习使我对本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道德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只有认真领悟《道德经》的内涵,才能使我们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静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者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道德经》第七章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妄为。只有不妄为,才能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得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我们还要把“无为”思想用在待人处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对人宽容,这样才能保证团队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通过对《道德经》的重新学习,让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万事以德为先,用清静思想对待人和事,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和理想之心,使内心愉悦、快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