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优秀读书笔记摘抄笔记精选(通用3篇)
《红星照耀中国》优秀读书笔记摘抄笔记精选 篇一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关于中国革命时期的历史书籍。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摘抄笔记精选。
1. “红星照耀中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最高赞美。在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毛泽东为核心,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本书以红星来比喻中国共产党,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坚定理想和信念的政党。他们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坚信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民族复兴的唯一道路。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3. 革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广大党员干部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中国的独立和自由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牺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宝贵财富。
4.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团结的政党。他们始终坚持党内团结的原则,通过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党员教育,确保党的团结和统一。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全国人民,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
5.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强烈使命感的政党。他们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福祉,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光辉,同时也激励着我们继续不懈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优秀读书笔记摘抄笔记精选 篇二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描写中国革命时期的历史书籍。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革命精神。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摘抄笔记精选。
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伟大理想的政党。他们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他们相信只有通过消除阶级差别和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这种理想主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始终不渝的信念。
2. 革命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在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和艰难的环境,但他们从不退缩,勇往直前。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制定出一系列的斗争策略,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品质。
3.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政党。他们通过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建设,团结了全国人民,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力量。他们能够团结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人民,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种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之处。
4. 革命是需要艰苦奋斗的。在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广大党员干部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中国的独立和自由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牺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宝贵财富。
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中继续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优秀读书笔记摘抄笔记精选 篇三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一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斯诺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高中历史课本上——“1970年秋天,斯诺和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一起来到中国,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泽东亲切交谈”。那个时候我总觉得这个洋鬼子不就是来过几次中国,至于这么大肆报道他吗?等真正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斯诺和历史书上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我觉得,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发自内心尊敬、热爱红军的国际友人。斯诺站在一个“老外”的角度,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这片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去真正了解一下“土匪”们的革命精神,去了解一下是什么让他们战无不胜,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告诉读者们“土匪”们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又红又专”,为世人呈现一个较全面也较客观的“中国红区”。
很多人看完《红星照耀中国》,会常用这样几个字眼来评价:“热情”、“魅力”、“气质”、“青春”、“活力”等等。斯诺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有趣的太多,在这我并不想详述全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红小鬼的话。当红小鬼给斯诺端来水,斯诺更正之前的“喂”的称呼,改称“同志”道谢,“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要知道,这些孩子当时只有大概十二三岁。可以看出,即使在那段艰苦的时间里,人们虽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是精神上却有着极高的信仰和信念,这些青年人作为长征中的特殊群体,用自己的青春视角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征程。我想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很大部分跟这股“青春力量”不可分割,因为有数据显示,长征时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青春”无论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还是作为一种实际政治力量,对于塑造中国20世纪的作用影响巨大:一般来说,青年倒向了哪边,历史就向哪个方向前进。曾经在《时代》上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对中国“80后,90后”的批判,认为中国“80后,90后”是“自我一代”,既是追求个人发展,不关心公共事务。其实我想,在中国,并不只是单独的一个特定群体“80后或者90后”不关心政治。或者某美女到底与某领导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记得我大家在写思想汇报时,常写到“我很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某台某报”。其实我想,你那不是关心政治,是关心宣传。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就是说,人类对公共生活的关心与参与是人类的本能和人性。政治并不比我们去春游野炊时大家自发讨论分配谁带水、谁做饭、谁洗碗,怎么分摊费用。在今天,这种天然的、自发的关心政治的人类本能成为王小波所说的“反熵”行为。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中国青年与美国青年在政治上所表现不同程度的关心,我想并不能归结为“个人觉悟”,政治环境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能够为年轻人参与政治提供一个“无形保障”。我想,红军长征期间,能够大量涌向这样一批的被后人所赞赏的青年,不仅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当时的政治环境也造就了他们这样坚韧的性格。
斯诺的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比如他形容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在刀口上跳舞,稍有差迟,便会遍尝天下所有的酷刑,最后脑袋搬家,葬身荒野。但他居然那样谈笑风声,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他说贺龙是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对周恩来的描写就相对的中规中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些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然而,对于毛泽东,斯诺则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个性的一个人。当我想象着毛泽东把湖南不是说成“Hunan”,而是说成“Funan”时不仅黯然失笑。我们不对不承认,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其历史地位,尽管其在这过程中犯下过缺点。或许毛泽东的一生都跟其性格有着极大的联系。少年的毛泽东很有个性,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大约18岁的时候,他退学但是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并且非常认真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其实想想,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上课时候都很难坚持去上,经常逃课了,更别说,如果退学后还能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恒去学习。青年的毛泽东是一个热血的青年。他和他的伙伴们,“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喊,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种种的描述,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被官方神化了的挂在城楼上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伟大也不乏缺点的人。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有着女人为他生,为他死的男人。我想毛泽东在是属于中国的,他的每根毛发和血管都刻着中国印记。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虽然他也曾希望通过一种来自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但是他发现,中国不是西方,中国是独特的,无法复制他人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他所激烈批判过的传统,他的一生就是从反抗传统到回归传统,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就是历史的重复。作为半个知识分子,他具有敢于行动和实践的胆量。
我很欣慰地看到作者没有把这本书的任何人写成具有神性的人,而是写出了许多个终身为了中国革命而兢兢业业,准备奉献自己一身的人。
我觉得这种本书其实完全可以当成一本游记来看,虽然是60年前写的书,但是美国人的那股满不在乎的洒脱劲变成文字后真的很有魅力。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身临其境般的为之动容。但是我个人觉得是没有可比之处的,毕竟很多时空限制太多。但是我仍然觉得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他们有些孤独,或者是非常孤独,但却在幽暗的历史隧道中闪光。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二
16岁儿子近来偏爱读史,几日前将《从沉沦到荣光—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读完,我推荐他再读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家里现存的那本是17年前我从老家调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时买的,扉页写有“生命旅途,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感言。
书本记述的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压手段威胁中国接收广田三原则,大规模增兵天津和华北,德国和日本签订防共协定。战争一触即发,智慧之光何时照耀中国引导全民合力抗战?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斯诺于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它不仅是一部采访录,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在诞生后的七十多年里,一直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选读物。
斯诺首先在当时苏区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三
红星照耀中国/(美)斯诺著;董乐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300千字。
题解:
和《西行漫记》相比,《红星照耀中国》具有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即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它准确预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红星照耀中国》写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彪、贺龙、彭德怀、徐海东、徐特立、张学良、杨虎城等人的文字,以及共产党的历史、红军长征、西安事变,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值得一读!
我认为,全书写的最精彩的部分,恰恰是斯诺本人没有亲见的西安事变。假如说历史是一流的导演,斯诺是一流的编剧,那么,蒋介石就是那个应该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艺术大师。
内容概括: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1、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很多问题。
2、采访动机、原因、价值。
国共内战,了解红色中国,探明事情真相。
3、我进入红区的机会。中国西北的政治局面发生变化。一封给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介绍信。
二、去西安的慢车
1、北京爱国学生高呼:“停止内战!国共合作抗日救国!”
2、我登上火车。目的地,西安府。
3、我和旅伴青年人、老人关于红军的对话。
4、我拜访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张学良、邵力子三方均势。蒋介石的谋略。
杨虎城的家庭纠纷,两个太太。
杨虎城拒绝讨论政治问题。
5、我拜访邵力子。抗日问题,陕北方面的战斗已暂时停止。
三、汉代青铜
王牧师董健吾来旅馆找我。
王牧师成功游说张学良。
张学良和红军联盟的背景情况,秘密谅解的基础。
张学良,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满洲,东北军转移到长城以南的背景。
张学良下台,到欧洲考察,治愈吸毒恶习。
我在一九二九年在沈阳第一次见到张学良。
张学良回国重掌东北军统帅权,立下誓言,收复满洲。
官兵不满。被浮军官从红区回来后的报告。
张学良受到强烈的“左倾”影响。
王牧师向张学良借飞机到红区。
王牧师带回谈判方案,张学良飞到延安和周恩来讨论。
东北军与共产党达成协议,停止陕西境内的战事。
我要搭卡车到前线。
我和邓发在汉朝皇宫遗址碰面。
四、通过红色大门
历史回忆,渭河,稻米文化,秦始皇,万里长城。
罂粟,鸦片。
黄土地带。
窑洞。
东北军士兵谈论红军。
延安,封锁,反封锁。飞机,机关枪。达成协议,解除包围。
我到“白军”前线。
我跟骡夫到红军前哨。
贫民会主席刘龙火招待我。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一、遭白匪追逐
红区第一夜睡在露天。
白匪,民团。
我遇见第一个姓姚的红军战士。到安塞。红军在春天的东征山西。
去百家坪,游击队操练。
安塞赤卫队队长,白匪跟随着我,赤卫队袭击白匪。
周恩来接待我。
二、造反者
李克农和我说少年先锋队员。
我到周恩来的司令部。
红军的无线电通讯部门。周恩来的无线电台。无线电学校。
周恩来为我起草旅程。
我观察周恩来。
我了解到周恩来的情况。
周恩来的革命历程。
三、贺龙二三事
我和通讯部队的青年到保安。
我和李长林关于马的玩笑。
李长林和我说贺龙。
李长林的经历。
李长林去见“土匪头子”贺龙。
父亲带贺龙赴宴。哥老会领袖,清朝武官。
李长林和贺龙在烟炕上谈革命。
贺龙同意加入国民党。
八一南昌起义,贺龙参加共产党。
贺龙的红二方面军长征,与朱德西藏会师。
四、红军旅伴
我问少年为什么参加红军。
红军战士的团结、快活、自信、唱歌、自觉遵守纪律、受农民拥护。
我考孩子们,徐特立的教育。
第三篇
在保安
一、苏维埃掌权人物
我见到毛泽东。
我和毛泽东的访谈。
我对毛泽东的主观印象和感兴趣的事实。
毛泽东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
毛泽东身体健康,吸烟没有节制。
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贺子珍。
毛泽东在共产党内的影响。
我眼中的毛泽东。
抗日剧社看戏,林彪逃脱“点名表演”。
毛泽东爱吃辣的癖好。
毛泽东熟读世界历史,他对当前世界政治的看法。
毛泽东认真研究哲学。
毛泽东走遍湖南,组织农民协会。
毛泽东随便的习惯。捉虱子。
二、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洛甫。
国共合作。
蒋介石成立南京政府。
共产党的主要论点。
国共分裂。
毛泽东说中国土地分配情况。
共产党提议停止内战,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反法西斯世界联盟。
三、论抗日战争
我对毛泽东进行“正式”访问,吴亮平担任译员。
共产党对日政策。
日本大陆政策、海上战略计划。
苏联立场。
收复全部失地。
红军和国民党军队合作抗日。
战略战术。运动战战略。游击队战术。
四、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
红军大学的独一无二。窑洞教室。
林彪邀我给学员讲话,《英美对华政策》。
林彪的革命历程。短促突击战。
我同林彪到红军大学,讲英美对华政策。
红军大学四个分部的学员分类。
红军决心抗战。
五、红军剧社
我去看红军剧社露天演出。
人民抗日剧社。
两个中心主题:抗日和革命。
《侵略》短剧。
《丰收舞》。
《统一战线舞》。
《红色机器舞》。
我独唱《荡秋千的人》。
我去访问人民抗日剧社的社长危拱之女士。
我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童年
毛泽东和我说他的生平梗概。
八岁,小学堂读书,逃学,抗议。
我和父亲的争吵,跳池塘,公开反抗。
我爱看中国旧小说,造反。
十三岁,离开小学堂,地里干活,继续读书,《盛世危言》。
父亲路遇老虎,老虎逃跑。
饥荒,长沙饥民闹事领袖被斩首示众,我深感不平。
哥老会的人起义,被镇压下去。
“吃大户”运动,穷苦村民扣留父亲的粮食。
“激进派”教师,反对佛教。
我开始有了政治觉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十六岁,我进新式学堂。
我读康有为、梁启超的书。
我喜欢听假洋鬼子谈日本的事情。
我读中国古代帝王的书,学外国历史和地理。
二、在长沙的日子
我看到《民力报》刊载黄兴广州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我写文章贴在学堂墙上。
我剪去辫子。剪辫子事件。
我听了革命党人到中学的演讲。
革命党人成立都督府。徐特立的请愿书。
我参加革命军。
我订报纸,《湘江日报》讨论社会主义。
我退出军队。
省立第一中学国文教员借给我《御批通鉴辑览》。
我退学,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学习世界地理和历史。
我报考湖南师范学校,政治思想开始形成,获得社会行动初步经验。
国文教员嘲笑我的作文,我钻研韩愈,学会古文文体。
我在杨昌济的影响下,写《心之力》,得一百分。
我看旧《民报》,知道同盟会。
我在湖南徒步旅行。
我在报纸上登广告,邀请爱国青年。李立三。
我团结一批学生,谈论大事。
我们热心体育锻炼。
一九一七年,我成立新民学会。
湖北互助社,领袖恽代英,社员林彪。
天津觉悟社,周恩来是创始人之一。
《新青年》对我的影响。
我在一九一二年进师范学校,一九一八年毕业。
三、革命的前奏
我养成读报的习惯。
母亲去世,我到北京协助组织湖南学生到法国勤工俭学。
杨昌济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做了图书馆助理员。
我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遇到陈公博、邵飘萍、张国焘。
我遇见而且爱上杨开慧。
一九一九年初,我和要去法国的学生一同前往上海。曲阜看孔墓,登泰山。
我回到长沙,投身学生的政治活动。《湘江评论》主笔,创办文化书社,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
我前往北京,组织反军阀运动。谭延闿推翻张敬尧。
我第
二次前往上海,见了陈独秀、胡适。我回长沙当教员,组织“改造湖南联盟”,争取湖南独立。
赵恒惕赶走谭延闿,镇压民主运动。我们领导了一次冲击省议会的斗争。
新民学会组织示威游行,庆祝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遭到警察镇压。
一九二O年冬天,我第一次把工人组织起来。
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
三本书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
一九二O年夏天,我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我和杨开慧结婚。
四、国民革命时期
一九二一年五月,我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十二个人。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包惠僧、周佛海。
各省市建立党组织。
上海,党中央委员会包括陈独秀、张国焘、陈公博。
北京,李大钊、邓中夏、张国焘。
广州,林伯渠、澎湃。
湖北,董必武。
湖南,毛泽东。
山东,王尽美、邓恩铭。
法国支部,创始人有周恩来、李立三、向警予、蔡和森、罗迈。
德国支部,党员有朱德。
莫斯科支部,创始人有瞿秋白。
日本是周佛海。
我是湖南党书记,组织工会,展开劳工运动。
一九二三年,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决定:参加国民党,和它合作,建立反对北洋军阀的统一战线。
我到上海党中央委员会工作。
一九二四年夏天,黄埔军官学校成立。
我生病,回湖南休养,组织农民运动。
赵恒惕追捕我,我逃到广州。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蒋介石任第一军总司令,汪精卫任国民政府主席。
在广州,我担任《政治周报》主编。负责训练农民运动的组织人员,开办讲习所。任国民党宣传部长和中央候补委员。
我写了两本小册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赵恒惕的阶级基础和我们当前的任务》。陈独秀反对。
一九二六年三月,蒋介石发动第一次政变。
一九二六年秋,开始北伐。
一九二六年春天,我前往上海,指导共产党农民部的工作,被派到湖南担任农民运动的视察员。
一九二七年五月,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召来。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政策。
我是全国农民协会第一任会长。
反革命运动。
五、苏维埃运动
对于一九二七年共产党的失败,毛泽东认为陈独秀应负最大的责任。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贺龙、叶挺率领的第二十军,同朱德合作,领导了南昌起义。
八月七日,党中央委员会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
我被派到长沙组织秋收起义。
我组织军队时,被民团抓到,逃跑。
新师成立,我担任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
中央委员会批评我,免去政治局和党的前委职务。
我们在井冈山把军队团结起来,我担任师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边界的茶陵成立。
土匪头子王佐和袁文才参加红军,被任命为团长,我是军长。
一九二八年五月,朱德来到井冈山,我们的队伍会了师。井冈山会师。
一九二八年秋天,在井冈山召开代表会议。
一九二八年冬天,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
红军开始在中国其他地方出现。
一九二七年冬天,湖北发生暴动,西面的贺龙,东面的徐海东,建立工农军队。徐海东活动的区域成了鄂豫皖苏区的核心,后来徐向前和张国焘去了那里。
一九二七年冬天,__和邵式平在邻接福建江西东北部边界,开展运动,后来发展成为强大的苏维埃根据地。
广州起义失败,澎湃率领部队到海陆丰,成立苏维埃,被摧毁。一部分军队在古大存指挥下突围,同朱德和我取得联系,成为红军第十一军的核心。
一九二八年春天,由李文林、李韶九领导的游击队,开始在江西的兴国、东固活跃起来。
这些游击队后来成为第三军的核心,而这个地区本身则成为中央苏维埃政府的根据地。
在福建西部,张鼎丞、邓子恢、傅柏翠建立苏维埃。
井冈山会师后,红军第四军创立,朱德任军长,我任党代表。
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
彭德怀留守井冈山。
第四军打通江西南部,在东固建立苏维埃,和当地红军部队会合。
一九三O年二月七日,江西南部召开地方党会议,决定建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六、红军的成长
红军战士的纪律。
三条纪律。
八项。
红军一军团建立,总司令是朱德,我是政委。
党的领导是前敌委员会,我是前委主席。
红军的战术。
井冈山四个口号,游击战术。
短促突击战。
李立三路线。
一九三O年六月,三军团和一军团再次会师,开始第二次攻打长沙。一、三军团合并为一方面军,由朱德任总司令,我任政委。
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我当选为主席。
我的妻子和妹妹被何键杀害。
第二次攻打长沙失败,红军撤回江西。
李立三。
第二十军在刘铁超领导下叛变。富田事件。
南京五次大围剿。
一九三O年年底开始对红军的第一次围剿。十万,鲁涤平为总指挥。
第二次围剿,二十万,何应钦为总司令。
第三次围剿,三十万,蒋介石统率。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中央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我担任主席。朱德当选为红军总司令。
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五万,第四次围剿,战地司令陈诚。
第五次围剿,一百万。
一九三四年一月,在苏维埃首都瑞金召开第二次中华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中央苏维埃政府。
长征开始于一九三四年十月,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了陕北。
第五篇
长征
一、第五次围剿
据说第五次战役主要是蒋介石的德国顾问们设计的,特别是已故的冯·西克特将军,他曾任纳粹陆军参谋长,有一个时期是蒋介石的首席顾问。
红军主力撤出江西,开始长征。
二、举国大迁移
“二万五千里长征”。
突破四道防线。
贵州作战。
回师云南。
红军奇袭皎平渡,全军渡江,进入四川境内。
三、大渡河英雄
刘伯承和彝族的总首领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红军奇袭安顺场。
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四、过大草地
大雪山。
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日,他们进入了四川西北的富饶的毛尔盖地区。同四方面军和松潘苏区会合。
四方面军早在一九三三年就在四川建立了根据地,原来是在湘鄂皖苏区组成的。它经过河南到达四川的长征是由徐向前和张国焘领导的。
八月间,以一军团为先锋,江西主力继续北征,把朱德留下在四川指挥,和徐向前、张国焘在一起。
一九三五年八月领导红军进入川藏边界的大草地的是指挥员林彪、彭德怀、左权、陈庚、周恩来和毛泽东。
藏族。敌视。
甘肃边境。回民军队。
陕北会师。
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日,即他们离开江西一周年的日子,一方面军先锋部队同早在一九三三年就已在陕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小小根据地的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
长征的意义。
长征的统计数字。
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
长征是战略撤退。
长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毛泽东,《长征》。
20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