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建筑专业毕业生实习周记【优质3篇】
本科建筑专业毕业生实习周记 篇一
本周我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了热情和期待。在实习的第一天,我来到了一家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刚开始的几天,我主要是观察和学习,跟着导师走进了各个部门,了解了整个设计流程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在实习的第二天,我被分配到了一个项目组,开始参与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这个项目是一个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规模非常庞大,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和协调。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需求和限制,进行了多次方案修改和优化。
在实习的第三天,我开始利用CAD软件进行建筑的绘图工作。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建筑设计的具体细节,我发现了很多之前从未意识到的问题和挑战。在我的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并且学会了如何进行图纸的标注和注释。
在实习的第四天,我参与了一个与业主的会议。这是我第一次与真正的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通过与业主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他们对于建筑设计的期望和需求,这对我后续的设计工作有了很大的启发。
在实习的最后两天,我开始参与到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和标注,并且学习了一些与结构和施工相关的知识。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之前从未意识到的细节问题,我开始明白了设计和施工之间的密切关系。
通过这一周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毕业生,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这个行业中有所作为。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实习中,继续学习和进步。
本科建筑专业毕业生实习周记 篇二
本周是我在建筑设计事务所实习的第二周,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在这一周的实习中,我参与了更多的项目,并且承担了一些具体的设计任务。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被分配到了一个住宅设计项目组。这是一个高档住宅小区的设计,我需要负责其中一个楼栋的平面布局和立面设计。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针对不同户型和功能需求,进行了多次方案修改和优化。
在实习的第二天,我开始利用BIM软件进行建筑的三维建模工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BIM技术,我发现了它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和便利性。通过BIM建模,我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并且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可视化效果展示。
在实习的第三天,我参与了一个与业主的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与业主讨论设计方案的细节和调整。通过与业主的交流,我深入了解到了他们对于建筑设计的期望和要求,这对我后续的设计工作有了很大的指导和启发。
在实习的第四天,我开始进行材料和构造的研究。我学习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以及不同构造方式的优缺点。通过对材料和构造的研究,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在实际施工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实习的最后两天,我开始进行项目的效果图设计。我学习了如何使用渲染软件进行建筑效果图的制作,并且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影和材质的基本知识。通过效果图的设计,我可以将我的设计想法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客户和业主。
通过这两周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逐渐提升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发现,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美的追求,更是需要考虑到功能、实用性和可行性等方面。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会继续学到更多,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
本科建筑专业毕业生实习周记 篇三
本科建筑专业毕业生实习周记
大三开始我们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实习了,些许好奇,些许憧憬,些许不舍。这次实习是我们学习理论知识以来的第一次具体接触现场事物,是理论知识与实际相印证的过程,同时这次实习也是我们大三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项必经的考验,意义重大。当带着一份既欣喜又紧张的心情踏上实习征程时,我再次感受到了实习难,找实习单位更难!实习的第一周就在和公司及项目部的师傅、同事相互熟悉的过程中度过了。或许建筑业的交际也是必须学习的吧。想想口才与交际,想想协作与团结,看来实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与实际相印证的过程,还有经验和交际,生活与学习融入社会的过程。为此我制定了接下来六个月的实习计划:1按时上班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交给我的工作内容;空闲的时候多看看图纸,熟悉熟悉图集;晚上把学校的课本看看,将理论和实际印证;挤时间将学校的实习期间要将的材料完成。呵呵,我很期待!当然也必须期待。
时光如梭,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周我把项目部经理交给我的任务熟悉了一下:“专业线工”,呵呵,本来觉得放线是个没技术含量的活,但一周的工作让我改变了想法:1放线首先要熟悉图纸;2放线可以熟悉工程的具体流程;3放线可以学习工程进行过程中技术规范4放线的工作最简单也最容易入门,完成后空闲时间多,可以多学学其他东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知识是个积累的过程,技术员的学习也一样,所以不应该小看放线的工作,应该多从中学习,多看,多问,多想。而且只有把小工作做好,领导才会给咱大工作,嘿嘿。第二周的生活学习就在忙碌而充实中度过了。
这周去了项目部的一个新工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到了: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前,一定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千万不能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只有详细了解了现场的具体情况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才有针对性,也才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要了解以下一些主要内容:1.现场供电情况(线路、容量等); 2. 现场供水、排水情况(线路、容量等); 3. 现场道路畅通情况; 4.现场可供利用的建筑物情况; 5. 现场已有地下管线情况; 6.现场周围城市测量控制点情况等。如果是外地工地,还应了解当地施工期间的气温、降雨量、风力、风向以及地震烈度、地方资源、地方交通运输、地方施工协作单位以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建筑市场的管理文件等。
这周,我们工地的隔壁工地有个工人从12楼掉到了5楼的安全网上,项目部的领导和监理单位都对此进行了安全工作强调,我也学习到了不少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知识:
(1)悬挂标牌与安全标志。施工现场的人口处应当设置“一图五牌”,即: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和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规定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以接受群众监督。在场区有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危险部分应悬挂安全标志牌。
(2)施工现场四周用硬质材料进行围档封闭,在市区内其高度不得低于1.8m。场内的`地坪应当做硬化处理,道路应当坚实畅通。施工现场应当保持排水系统畅通,不得随意排放。各种设施和材料的存放应当符合安全规定和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
(3)施工现场的孔、洞、口、沟、坎、井以及建筑物临边,应当设置围档、盖板和警示标志,夜间应当设置警示灯。
(4)施工现场的各类脚手架(包括操作平台及模板支撑)应当按照标准进行设计,采取符合规定的工具和器具,按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搭设,并用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5)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临时用电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6)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7)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必要的生活设施,并符合国家卫生有关规定要求。应当做到生活区与施工区、加工区的分离。
(8)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攀登与独立悬空作业配挂安全带。
周三晚上进行三层楼板的浇筑,师傅给我讲了一下混凝土的裂缝原因,然后我又从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总结如下: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这周我总结了混凝土裂缝处理的知识: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可以使用减水防裂剂。
这周天气太热,经常给浇筑好的板上浇水,因此
我总结了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对混凝土的裂缝的影响:1、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2、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