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论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类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技术升级、品牌提升,由低端向高端转化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从课程、校园文化、顶岗实习、校园活动等多条途径加强对“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既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就业,有助于他们未来职业的成功,同时更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强国战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途径
1问题提出
20xx年,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力争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进入强国行列,而“中国制造2025”也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这就必然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会发生变化,对高职业素养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提升,以满足技术升级、品牌提升,由低端向高端转化的需求。但当代的“90后”高职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却不高,再加上传统的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使得高职学生在职业素养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抱怨工资低,找到不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对职业素养培养的不重视
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都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注重专业建设,开设大量专业课程,挤压职业素养类课程,只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即使有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并未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且培养的内容脱离企业需求。尤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社会调查,尤其缺少行业、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因缺乏职业素养,在未来的工作中也缺少了职业发展后劲。
2.2学生对职业素养培养的不重视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使得部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认为只有学习好了专业课程才能就业,而轻视职业素养类课程的学习。在职业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中,其上课说话、睡觉、玩手机、旷课的情况远远严重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他们虽然掌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合作意识差,也很难融入到团队中,难以适应团队合作项目的要求,等等。
3“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对“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既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就业,有助于他们未来职业的成功,同时更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强国战略。因此,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多种途径,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1通过课程进行培养
进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是最主要的途径。一方面,开设专门的职业素养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以及培养职业素养的意义等;通过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知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显性职业素养,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的内容,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等等。
3.2通过校园文化进行培养
校园文化是职业素养的隐性培养方式,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高职院校尤其要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之中,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熟悉企业的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熟悉、习惯并自觉遵守相关的职业惯例、职业规定,从而养成相应的职业素养。3.3通过顶岗实习进行培养顶岗实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真实
的工作环境,还能使学生以正式员工的身份要求自己,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切实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使学生体验真实的生产劳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责任心、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以及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培养。3.4通过校园活动进行培养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通过聘请优秀企业家和成功校友到校讲座,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精神;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敬业精神;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创新精神、表达能力,等等。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易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得到职业素养的培养。
4结语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类型,只具有单一“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通过强化式培训就能获得。但在“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需求下,高职院校要重新审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实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系统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职业素养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张翠英 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宏伟,周斌.大学生职业素养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万晖,饶勤武“.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与重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1,(34):76-78.
[3]刘兰明,陈蕊花.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33):2-65.
[4]杨宏.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