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讨
浅谈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讨
论文摘要:职业素质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高职高专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对高职教育模式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探索职业素养的内涵,促进人才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国高职教育开始由以规模发展为主转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阶段。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没,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1 职业素质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内容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其所著的《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将高素质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社会角
色、自我形象、个性与动机等五个方面,并提出了素质冰山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职业人就好像是漂浮在水中的一座冰山,水上露出来的部分是行为、知识和技能等,这代表的是表面的特征,是显性的;隐藏在水下的部分则是由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形成的基石,这是隐性的。一个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亦是如此。由此可见,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在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即学生毕业后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它既包括职业岗位直接要求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较好的专业智能和创业潜能等。2 高职教育重点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要求我们必须突出实践教学。实施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教育突破的必然选择。其目的是按照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去塑造和培养新型的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按照企业需求的人才规格、人才模式、人才特点进行培养,才能真正完成这一任务。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成为生产第一线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各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对知识与能力的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不仅注重员工的职业技能,而且注重员工的整体素质。
这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代表着职业社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劳动就业对高职毕业生素质的要求。高职生学习的一个直接目的是获得社会劳动的资格和职位, 但在国家人口众多、目前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要在职场获得成功,既要强化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但更要重视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在课程安排上,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尽可能营造生产第一线真实的职业环境,以及企业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加大校内实训设施的投入,对各专业所涉及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基本技能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才能使高职教育真正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
3 职业活动作为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手段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修养,必须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念为基础,夯实素质教育第一课堂主阵地,推进素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程大纲、进第一课堂的教育改革,不断完善与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体系,加快高职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专业教学中,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不仅要重视课堂讲授的方法,更要重视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这是由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决定的。在专业教学的实践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入企业的工作流程,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扮演角色。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认同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真正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相关调查表明,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注重员工的职业技术素质,而且“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衡量标准,而这些往往又是高职生的弱项。《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先生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到走上成功之路的过程,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败后,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职商”,而职商由以下10 大职业素养构成:敬业、发展、主动、责任、执行、品格、绩效、协作、智慧、形象。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这些素养。校园是培养职业素质的基地,我们要充分这基地,尽可能贴近企业的用人要求去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职人才。
4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重点路径探索
(1)开展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策划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通常是指高职生通过校企文化熏染、技能教育,以及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景点,利用社团活动、创业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课程,加强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职业素质教育不可能完全由课堂来完成,也不可能由学生“独善其身”来达到,对于群体活动,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方式。通过开展活动,把具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丰富课余生活,开阔知识视野,增进同学问的友谊,增强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进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高职院校必须造就一支实践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并形成相应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梯队,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一方面,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承担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的指导和考核工作,以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同时,利用假期把部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锻炼。
(3) 构建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要想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的实训基地构建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创意设计工厂使学生“身临其境”,接受各方面的训练和熏陶。这样,在他们毕业时才能具备就业竞争优势,可以直接进入企业,或缩短适应期、很快被用人单位认可,或迅速转岗。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既是技能训练,更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环节。此,高职院校首先应通过详尽的社会调研,结合企业及生产岗位的要求,制定出专业实训的规范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实训教学规范为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工作作风,首先是在学校里通过接受严格的实践训练来逐步养成的。
(4)技能大赛为高职院校的技能培养和专业实训提供了近距离学习和借鉴的样板。通过技能大赛,不仅搭建了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展示的平台,更是引领了职业技能培养的方向,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了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