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情况汇报
关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情况汇报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 xx-xxx定位于旅游、休闲、宜居xx-x建设,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现将近年来发展观光农业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态观光农业的现状
截至2011年,我街道已发展休闲农业企业8家,有从业人员82人,2011年实现接待游客24万人次。辖区内较具规模的“xx人家”为例,“xx人家”是我办事处xx村,以丰富的自然景观为依托,总投资700万元,占地面积105亩,职工人数达到45人,日接待能力为800人。2011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随着人气的不断提升,规模建设的不断完善,周边环境的不断美化,“渌水人家”将称为我市重要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
xx辖区内共有村、社区13个,境内xx景区森林茂盛、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自然资源丰富;紧靠城区、交通便利、游客众多,为旅游发展打下极好的基础。为扩大市场需求、提升景区品质,办事处将以文化景区建设为契机,将休闲农业打造成西山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xx村xx人家的生态农庄项目和民俗风情园已对外开业,
并建成了面积150亩农业公园。随着人气的不断提升,正愈来愈成为世人关注和向往的地方。在抓好接待服务型的山水人文旅游同时,积极发展农事参与型的休闲旅游,形成了以五里墩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为重点的休闲旅游点。
三、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定位不明。辖区内各地建设了多种类型的休闲观光园区,但由于缺少整体的规划和有效的指导,对建设的休闲观光园没有正确的定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同时由于没有统一规划设想,尽管开发点较多,但分散,未连点成片,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资金不足。缺乏资金、投资小、以家庭作坊形式为主,规模小、设施简陋、内容单调。这样,一方面因档次低而造成社会知名度不高,吸引力弱;另一方面因内容少,容易受农业季节性瓶颈制约而造成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带动力弱。
三是特色不浓。农业观光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是它的特色农业。目前,大多数观光园主要以钓鱼、娱乐、餐饮为主,缺乏长久发展的特色农业基础,容易出现盲目和重复建设。
关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情况汇报 [篇2]
观光农业是指为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可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赏)、品(尝)、娱(乐)、劳(作)等活动的农业。观光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以文化为内涵,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以农业(广义)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形态。为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我县于2017年3月对观光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县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指导帮助下,我县观光农业发展紧随政策导向,围绕“和圣故里、生态XX”的旅游发展定位,先后确立了抓好“农家乐”、打好“休闲牌”、念好“生态经”、做好“水文章”,着力发展观光农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打造一条西淝河水上游览线的旅游发展计划,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入发掘,紧贴实际的改造提升,XX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观光农业初具雏形。截止目前已经形成印象江南、白鹭洲、淝畔绿洲、西淝河湿地公园等6个休闲观光景区,祥隆生态农庄、万丰科技园、颐和庄园、淝河绿洲等6个星级“农家
乐”,马店孜、王人、永兴、刘家集、巩店、望疃等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正在加快建设,曹店、苏店、大管、解集、集美水寨、美徽新村等一批具有景区基础的美好乡村已初具规模。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县观光产业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积极性高涨,民间资本参与踊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印象江南生态园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示范点;XX县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示范县,安徽省首批旅游品牌强县。
二、观光农业存在问题
(一)发展意识不强。有些干部和群众还用传统的产业观和资源观去看待观光农业,对观光农业的产业地位、政策措施、财政收入和管理职能等没有完全定位,没有把观光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区培育,势必对观光农业长远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关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资源发展不平衡
我县生态环境优美,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丰富,但人文历史类旅游资源相对薄弱,与周边县区相比存在先天性不足,历史遗存对旅游的贡献度低,转化为旅游优势及经济效益的能力不足。比如,我县观光旅游定位是“和圣故里、生态XX”,虽然对“柳下慧故里”进行深入挖掘,但由于历史遗存少,缺乏有力的史实依据、历史考证,加之其发源地展沟镇的文化影响力不深,在继承和发扬“和圣文化”方面不尽人意。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
我县在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部分都能够得
到很好的贯彻,但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优惠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既定的旅游政策中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没有足额划拨,没有按照政策的要求逐年提高,政策规定应该给予的促进观光农业发展的资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发放到位。二是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无法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观光园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三是开拓市场和宣传推介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旅游企业参加全国和省旅游交易会、展销会的费用补贴较低;四是财税支持力度不够,小型企业小额担保贷款困难,财政有关部门贴息支持力度不够。
(三)观光农业发展不成熟
我县观光农业资源开发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开发少,级别低。我县观光农业资源丰富,从总体看,开发数量较少,已开发的旅游项目大多处于正在开发和开发初级状态之中,亟待进行升级改造。二是产品体系不完善。我县观光农业资源中已开发利用的大多是乡村自然生态景观,利用水域资源开发乡村观光度假旅游产品。但对人文类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深,观光农业商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组合、包装和宣传,没有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不能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民间习俗、节庆活动等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宣传策划,影响力小,不能对旅游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三是空间分布分散,集聚效应差。我县观光农业资源在空间开发利用上,主要是集中西淝河和各省道沿线的乡镇或村落。目前观光农业资源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但是其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发挥示范点的带动效应。同时,东部和
北部乡镇观光农业资源基础较弱,分布较散,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有待挖掘开发。
(四)交通设施不完善
我县地理位置优越,境内京九、徐阜两条铁路贯穿南北,有三条高速济广、南洛和即将开通的济祁高速,有四条省道,县城距阜阳机场仅45公里,外来游客进入XX比较便捷,但是从县域内部交通来看却跟不上观光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一是县内没有通往各景区的旅游班车。二是交通不畅。部分进入景区的道路档次较低,路面较窄,又有限宽石墩拦堵,造成旅游大巴车难以进出。三是缺少观光农业交通标识服务。在县域内高速公路、省道和主要道路交叉路口还没有安装景区交通旅游标识标牌系统,不能为来我县观光、旅游、度假、自驾游的游客提供便捷的导示服务。四是景区没有配备现代特种旅游交通工具或具有皖北民俗特征的传统交通工具,如在西淝河休闲观光产业园禁止汽车进入,配备形式多样的自行车,供游客选择体验,即环保又增加了游乐项目,即游玩又锻炼了身体。让游客远离喧嚣的城市,徜徉在天然的氧吧里,放松心情,开心快乐游玩。
(五)观光园区定位不准确
我县的观光园区不同程度的存在景区内容同质化,旅游质量等级低,旅游吸引力不明显,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备,综合服务水平较差,旅游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等情况,部分旅游企业对景区的旅游特色定位意识模糊,没有制定科学可行的旅游发展长期规划,在景区发展中投资者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贪大求全,兼容并包,“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具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客观上影响了景区
以及XX旅游的长远发展。
(六)旅游商品知名度不高 我县的观光农业产品种类多样、质优价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我县的观光农业档次低,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较低,尚未形成品牌,对游客吸引力不强。如“阚疃板鸡”肉质细密,脆而不腻,深受游客好评,但由于保质期短,不便于携带等原因,不能像“北京烤鸭”、“符离集烧鸡”制成真空包装商品批量生产远销到国内外,形成特色知名旅游品牌。
(七)旅游项目招商难度大
观光农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与旅游交通业、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等多种行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观光农业链,旅游项目招商涉及到农业、土地、文化、交通、林业等多个政府部门,由于旅游项目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种种因素都增加了我县的观光农业招商难度。如在项目招商过程中,很多投资主体有投资意向,但在深入了解我县的旅游项目规划、项目市场、以及未来可能收益之后多是举棋不定。同时,有一些项目招商落地后,由于政策、市场、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项目的建设受阻,建设周期延长,无形中增加了投资主体的资金压力,使得投资主体茫然失措,进退两难。
《关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观光农业发展建议
(一) 把“生态XX”打造成为观光农业的增长极 我县处于观光农业发展初期,人文历史类旅游资源遗存较少,但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丰富,从旅游发展定位上来看,发展“生态XX”潜力更大,因此,我县今后一个时期观光农
业发展的重点是立足生态,做好水文章,依托西淝河和茨淮新河两条生态河流,举全县之力发展乡村观光农业。牢固树立打造“生态XX”的旅游增长极意识,通过政策扶持、资金筹措、人才引进等源源不断流向增长极点,进而打响“好水XX”的观光农业品牌,最终产生旅游扩散效应,反过来扩大“和圣故里”的品牌知名度。
(二)完善落实我县旅游相关政策
2017年,我县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力地促进了XX观光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但随着我县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务院、省市相继出台新的关于促进观光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原有政策已经不适应观光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建议重新修改《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XX观光农业发展奠定科学、全面、稳固的政策基础。
(三)坚持多措并举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展观光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和各行业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同时观光农业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尤其是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而受到广泛欢迎,要引导好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观光农业的开发,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众多行业大力支持、旅游-行业全力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观光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整合资源,打造观光农业精品村。观光农业的开发
是观光休闲度假产品链的延伸,主要是乡村体验游、乡村度假游、乡村生态游、乡村自驾游等旅游产品。我县是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县,要紧密结合曹店新村、苏店新村、集美水寨、诸王新村等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深度挖掘乡村休闲文化底蕴,把其精心打造成观光农业精品村,使之成为区域内领先,皖北地区知名的观光农业度假目的地。
三是提升形象,塑造品牌。为了提高观光农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针对我县的观光农业产品特色,着重完善观光农业产品体系,在强化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加强观光农业的营销力度,创新营销手段,加大形象驱动的`力度,强化整个观光农业产品的主打品牌效应,并进行个性塑造,积极提升观光农业地形象,尤其要在强化观光农业的体验性、文化性、生态性、参与性、休闲性、度假性的前提下,深刻挖掘XX县观光农业的地域文化内涵,以鲜明的形象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四)强化核心观光园区建设
一是全面整合我县资源,突出建设重点,合理空间布局,综合开发利用,坚持以印象江南生态园农业风景区、蝴蝶泉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淝畔绿洲颐养庄园、西淝河湿地公园、白鹭洲水利风景区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根本,根据我县资金、资源等实际状况,科学确立我县的核心景区。
二是加强对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拥有一定竞争力,具备成为核心景区潜质的重点旅游项目的指导扶持,帮助企业解决在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资金、技术等问题,使之能够发展壮大,近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三是准确把握核心景区的发展定位,要从我县资源优
势、市场需求、潜在客户等多方面出发,确立我县核心景区的核心旅游产品,培育、发展、壮大我县观光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打通旅游商品销售的各个环节
一是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尽快与县内各个观光园区、农家乐、旅游饭店进行对接,争取在这些涉旅企业设立常驻销售点,扩大各类旅游商品的销售量。
二是积极组织旅游商品企业参加旅游商品展销会,宣传推介XX旅游商品,争取在其他省市地区以及观光园区、旅游商场中打开销路。
三是创新营销方式,引导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等现代网络营销方式销售我县的旅游商品。
(六)挖掘保护地方特色的餐饮美食
一是定期举行烹饪技能大赛或美食节,通过竞争、奖励、比赛、节庆等方式,全面提升我县的餐饮和服务质量,提高XX美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加大宣传推介的力度,传承和保护传统老字号餐饮企业,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
三是积极引导农家乐业主种植和养殖绿色产品,根据不同区域划分,创建渔家乐和农家乐,打响XX生态牌,做足淝河鱼文化。
(六)进一步改善提升旅游交通设施
一是要建立以县城为中心的旅游集散中心,开通发往县内各景区的旅游交通班车。
二是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中英双语的道路交通指示牌和观光园区方向指示牌系统,在高速、省道和县乡主
要道路,城区主要干道及通往观光园区的主要道路设置规范、醒目的
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三是建设一条西淝河水上观光游览线,购置游艇、画舫等游船,为西淝河、茨淮新河沿线旅游开发打开突破口,完善西淝河、茨淮新河旅游航线建设,增加旅游码头设施。
四是建设景区内部游步道,观光园区的游览步道应根据游览线路、景点分布而安排,步道建设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注重生态性。
(七)积极创新观光农业投融资模式
一是打造招商引资的项目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充分利用媒体、活动等形式推介项目。要收集和建立招商项目库,为投资商提供项目概况、趋势、政策等详实准确的可行性项目资料,增强对投资商的吸引力。
二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要完善落实投资优惠政策,要注重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要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的社会环境、跟进的服务环境,提供完善的全程跟踪服务,解决投资商的后顾之忧。
三是设计降低风险的融资结构。在项目的融资结构设计上,本着保证资金筹集全部到位和资金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从降低旅游项目风险的角度,从各个融资市场上融资,通过转让、抵押、拍卖项目经营权、项目收费权等各种形式引入资本,确定各个融资方式的比例和序列,配合项目的投资模式达到最好的现金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