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茶之信阳毛尖【精简3篇】
中国名茶之信阳毛尖 篇一
信阳毛尖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产于中国河南省信阳市。它以其独特的形状、鲜爽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而闻名于世。信阳毛尖的制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它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
信阳毛尖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主要包括采摘、修剪、杀青、揉捻、烘焙等步骤。首先,在制作信阳毛尖之前,茶农需要仔细选择适合的茶树进行采摘。一般来说,采摘信阳毛尖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茶农在采摘时,只选择嫩叶和嫩芽,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鲜嫩度和口感。
采摘完成后,茶叶需要经过修剪和杀青的过程。修剪是为了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叶子和杂质,使茶叶更加整齐美观。杀青是将新鲜茶叶经过高温处理,以停止茶叶内部酶的活动,避免茶叶变色和发酵。杀青后,茶叶被揉捻,这个过程可以使茶叶形成特有的卷曲形状,增加茶叶的触感和口感。
最后,茶叶需要进行烘焙,以除去茶叶中的水分,并增添茶叶的香气。烘焙的温度和时间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经过这一系列的制作过程,信阳毛尖才能成为一款优质的茶叶。
信阳毛尖的外观特点是其独特的细嫩卷曲形状,茶叶呈现出嫩绿色,并带有银毫。茶叶的香气清香高雅,带有花香和草香的混合味道。茶汤清澈透明,口感鲜爽回甘,带有一丝丝的甜味。信阳毛尖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长期饮用信阳毛尖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降低血脂、抗氧化等作用。
信阳毛尖作为中国名茶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信阳毛尖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国内外茶叶爱好者的青睐。无论是在家庭、聚会还是商务场合,信阳毛尖都是一款不可或缺的茶叶选择。相信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信阳毛尖的名声将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名茶的佼佼者。
中国名茶之信阳毛尖 篇二
信阳毛尖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品种之一,产于中国河南省信阳市。它以其独特的形状、鲜爽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而闻名于世。信阳毛尖的制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它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
信阳毛尖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主要包括采摘、修剪、杀青、揉捻、烘焙等步骤。首先,在制作信阳毛尖之前,茶农需要仔细选择适合的茶树进行采摘。一般来说,采摘信阳毛尖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茶农在采摘时,只选择嫩叶和嫩芽,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鲜嫩度和口感。
采摘完成后,茶叶需要经过修剪和杀青的过程。修剪是为了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叶子和杂质,使茶叶更加整齐美观。杀青是将新鲜茶叶经过高温处理,以停止茶叶内部酶的活动,避免茶叶变色和发酵。杀青后,茶叶被揉捻,这个过程可以使茶叶形成特有的卷曲形状,增加茶叶的触感和口感。
最后,茶叶需要进行烘焙,以除去茶叶中的水分,并增添茶叶的香气。烘焙的温度和时间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经过这一系列的制作过程,信阳毛尖才能成为一款优质的茶叶。
信阳毛尖的外观特点是其独特的细嫩卷曲形状,茶叶呈现出嫩绿色,并带有银毫。茶叶的香气清香高雅,带有花香和草香的混合味道。茶汤清澈透明,口感鲜爽回甘,带有一丝丝的甜味。信阳毛尖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长期饮用信阳毛尖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降低血脂、抗氧化等作用。
信阳毛尖作为中国名茶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信阳毛尖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国内外茶叶爱好者的青睐。无论是在家庭、聚会还是商务场合,信阳毛尖都是一款不可或缺的茶叶选择。相信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信阳毛尖的名声将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名茶的佼佼者。
中国名茶之信阳毛尖 篇三
中国名茶之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初年。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营养价值。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1] 。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
简介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阳毛尖品牌企业
信阳毛尖茶行业知名品牌企业代表有五云茶业 文新茶叶 蓝天茶叶等。
历史渊源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未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阳缉私拿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周源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
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冲、小孙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带动下,毗邻各山头茶园发展均具有一定规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为了迎接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备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3]
鉴别方法
信阳毛尖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一、信阳毛尖新茶陈茶鉴别 外观:新茶色泽鲜亮,泛绿色光泽,香气浓爽而鲜活,白毫明显,给人有生鲜感觉;陈茶色泽较暗,光泽发暗甚至发乌,白毫损耗多,香气低闷,无新鲜口感。 茶汤:新茶汤色新鲜淡绿、明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鲜浓、久长。叶底鲜绿清亮;陈茶汤色较淡,香气较低欠爽,滋味较淡,叶底不鲜绿而发乌,欠明亮,保管不好的,5分钟后泛黄。
二、真假信阳毛尖鉴别
真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明亮,香气高爽、清香,滋味鲜浓、醇香、回甘。芽叶着生部位为互生,嫩茎圆形、叶缘有细小锯齿,叶片肥厚绿亮。真毛尖无论陈茶,新茶,汤色俱偏黄绿,且口感因新陈而异,但都是清爽的口感。 假信阳毛尖:汤色深绿、混暗,有苦臭气,并无茶香,且滋味苦涩、发酸,入口感觉如同在口内覆盖了一层苦涩薄膜,异味重或淡薄。茶叶泡开后,叶面宽大,芽叶着生部位一般为对生,嫩茎多为方型、叶缘一般无锯齿、叶片暗绿、柳叶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