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好词摘抄【优秀3篇】
苏东坡传好词摘抄 篇一
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文学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而闻名于世。他的诗词作品流传广泛,被誉为“诗魔”、“词仙”。下面是我从苏东坡传中摘抄的一些好词佳句,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品味。
1. “策杖登高处,青松发幽香。”
这是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的一句词,形容自己登高远望时,青松散发出幽香的景象。这句词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和感受,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是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中的一句词,形容白天的阳光随着山峦的尽头而渐渐消失,黄河的水流也汇入大海,给人以壮丽、辽阔的感觉。这句词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观的感慨和赞美。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的一句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历史的留存的渴望。这句词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邃的哲理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苏东坡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一句词,描绘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远远望见南山的情景。这句词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宁静的向往。
以上是我从苏东坡传中摘抄的一些好词佳句,这些词句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也反映了苏东坡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思想境界。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苏东坡的文学才华和他对生活、自然、历史的独特见解。
苏东坡传好词摘抄 篇二
苏东坡,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他的诗词作品流传广泛,被誉为“诗魔”、“词仙”。他的词作风格独特,充满了豪情壮志、深情浪漫、哲理思考等元素。下面是我从苏东坡传中摘抄的一些好词佳句,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品味。
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是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的一句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乐趣的追求和对浪漫生活的向往。这句词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欢乐的珍视。
2.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这是苏东坡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句词,形容红豆在南国生长,春天来临时,发出几枝嫩芽。这句词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
3.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是苏东坡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一句词,形容梦中的景象如同一只飘飘的沙鸥。这句词用简练的语言,抓住了梦境中的瞬间,给人以神秘、梦幻的感觉。
4.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这是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的一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和对长江滚滚流淌的感慨。这句词用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时代的洞察力。
以上是我从苏东坡传中摘抄的一些好词佳句,这些词句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也反映了苏东坡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境界。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苏东坡的文学才华和他对人生、自然、历史的独到见解。
苏东坡传好词摘抄 篇三
苏东坡传好词摘抄
《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书中讲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词好句摘抄:
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
卑田院乞儿。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
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
此处,高在山巅,天与地互相接触,风与云交互鼓荡,阴阳雌雄之气,获得会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词,至今还留为男女交欢之称。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谈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偶尔他们的船驶过一个孤立的茅屋,只见那茅屋高高在上侧身而立,背负青天,有时看见樵夫砍柴。看那茅屋孤零零立在那里,足可证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贫无疑,小屋顶仅仅盖着木板,并无瓦片覆盖。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铐镣的夹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
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采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