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经典3篇】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篇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备受关注。作为一所位于北京的顶尖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就业率是衡量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学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学校严格的招生标准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毕业生具备了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学校积极与各大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实践经验。因此,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
其次,毕业生就业质量也是评估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使得毕业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为毕业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和支持。学校举办就业招聘会、职业讲座等活动,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入交流,增加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和实习,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因此,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最后,毕业生就业领域也是衡量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多样。根据学校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领域涵盖了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媒体传媒等多个行业。其中,政府机关和金融机构是毕业生就业的热门领域。这主要得益于学校在政治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和声誉。此外,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也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这与学校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领域的优势有关。因此,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并且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高就业率、优质就业质量和广泛就业领域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显著特点。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学校仍需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篇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从人才需求、创业就业和国际化就业等方面对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制造业和传统金融业的就业机会逐渐减少,而新兴产业和新兴领域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加。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管理、金融、法律、国际关系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学科优势,他们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特别是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
其次,创业就业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中国政府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创业就业。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支持学生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资源。学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并举办了一系列创业讲座和创业比赛,鼓励毕业生勇于创新、大胆创业。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就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最后,国际化就业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趋势。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在国际经济、国际关系、外语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他们在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等领域就业的机会较多。另外,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加深,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在相关领域的就业机会也逐渐增加。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人才需求的变化、创业就业的兴起和国际化就业的趋势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特点。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提高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推动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不断改善。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篇三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的毕业生都去哪了?就业情况如何?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供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
从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可以看出,人民大学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55%,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本科生就业率为97.17%,硕士毕业生为99.59%,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82%。
1.毕业生去向
人民大学2016届毕业生中,工作占比63.77%,居第一位;升学19.24%,居第二位;出国15.54%,居第三位。暂不就业、拟升学、拟出国、有就业意向未就业合计占比1.45%。
2.毕业生专业就业率
在63个本科专业中,财政学、传播学、德育、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等28个专业就业率达100%;171个硕士专业中,财政学、传播学、国际政治、国学、金融工程、伦理学等162个专业就业率达100%;104个博士专业中,社会学、统计学、新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103个专业就业率达100%。
3.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2016届毕业生在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三大行业的就业人数较多,分别占24.28%、21.95%、15.82%。
4.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毕业生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包括高校、科研单位、其让他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就业占比分别为32.80%、23.99%、13.75%。
5.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毕业生京内、京外就业分别比较均衡,京内就业占比为53.34%,京外地区就业占比为46.66%;在上海、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就业占比达12.97%;西部地区就业占比为9.87%。
童鞋们,如果想要报考这所心仪的大学,不妨先到百年英才高考管家APP中的“挑大学”版块中,详细了解一下中国人民大学历年来,你所在的省份的录取分数线。
高校就业服务升级 促进毕业生就业
“从目前的招聘情况来看,需求量比去年有所减少。”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赵北平坦言,建材建工、交通、汽车这三大行业是该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今年确实受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
在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当如何作为?近日,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201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打造就业创业服务升级版,实现从简单关注就业率向提高就业质量转变,从过去重视推荐毕业生向关心学生成长转变,从就业部门向教育部门简单反馈向协同育人转变,成为不少与会者的共识。
1.增加就业岗位与学生期望值的匹配度
“从整体来讲,用人单位有效需求在减少,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也许不仅今年如此,以后还会持续。我们从去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不再仅仅注重就业率是多少,在统计的时候,更看重就业质量。”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曹敏表示,他们将就业岗位与学生期望值的匹配度,作为就业质量重要指标。
选择大城市、稳定性的单位去工作,曾一直受毕业生“追捧”。曹敏说,近年来,湖南省内的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学生就业满意度逐年提高,重要原因就在于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不论在北京还是在湖南,去西部,还是下基层,只要能发挥特长,生活与工作平衡,幸福指数很高,就体现了质量”。
“除了提升学生就业满意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我们工作的重要抓手。”曹敏说,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
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82%的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门数比去年增加了14%,设立的创新创业资金达到12.2亿元,高校设立的创业基地数量也增加了18%,场地面积增加了近20%,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达到300余万人次。
2.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就业“自助餐”
“学校每天有一二十场招聘,即使受经济形势影响,像我们这样‘211’工程院校,应该不愁就业岗位问题。现在,我们工作的重点不再是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而是放在帮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在多个职位信息中,进行定位和选择。”赵北平说,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坚持分类培养和指导很重要。
对学生进行就业分类指导成为不少高校的通行做法。山东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朱德建介绍说,近年来,围绕学生发展,学校努力整合校内校外资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就业“自助餐”,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选择。
3.别让教育部门孤军奋战
就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而言,重在建立就业工作衔接机制,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等接力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呈递增状态,就业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应当说,积极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着力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后续的指导服务,既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所在。
此次教育部推出多项改革举措,着力“打造升级版”,既是高等教育自我革新之举,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回应社会关切的主动作为,值得点赞和期许。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政府认可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持怀疑态度。据了解,自国家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就业统计造假就不曾缺席过。一些高校把解决学生就业难的心思集中到了就业统计上,而不是放在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渠道的开拓上,造成有关方面对就业形势的误判,进而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
教育部主导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倘若没有更为妥善的实施细则和保障措施,仅凭教育部门一家之力,很难就业统计数据的及时、真实、有效,也难以实现“更加关注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的预期。
2004年,国家建立了由教育部、人事部等10个部门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教育部为牵头单位。2008年,国务院制定的部门“三定”方案,对教育部与人社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的职能进行了调整,明确由人社部为牵头单位。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协调,然而囿于政府各部门条块分割,陷入了“看似谁都管,其实没人管;谁都想管,谁都管不了”的尴尬。
其实,早在2013年,人社部便
印发了《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明确“开展实名登记”,要求地方各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面向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包括户籍不在本地的高校毕业生)开放,办理求职登记或失业登记手续,摸清就业服务需求。自2013年开始,教育部更是连续三年印发关于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专项通知,明确“认真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及时将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信息提供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使就业服务能够无缝接续。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囿于主客观因素限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信息统计工作依然壁垒重重,政策效应并未如期实现。可以设想,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的落实难度之大,仅靠教育部门单方面努力还远远不够。长远来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多方努力、多部门合作,不能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责任过多地局限在教育部门。就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而言,重在建立就业工作衔接机制,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等接力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进行顶层设计,教育部门着力提高培养质量和就业指导服务水平,重点解决毕业生离校前的教育引导工作;人社部门积极做好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和就业帮扶,重点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指导服务工作;多部门协同配合切实做好跟踪服务,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简而言之,就是要树立大就业观,政府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高校想方设法培养适销对路的优秀毕业生,社会要通力合作来营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毕业生自身积极主动就业,综合施策方能化解就业难题。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假使让毕业生的选择束缚在就业统计的框框里,让毕业生的青春耗费在实名登记的本本上,如何让青春的创造力竞相迸发?又如何让莘莘学子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人生?高校毕业生绽放的青春,不能只有冷冰冰的统计,而是应有更多样的选择。关键是如何打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确保政令畅通,真正把中央的关怀及时送到毕业生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