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工作计划【推荐6篇】
导师制工作计划 篇一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导师制在高校和企业中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导师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通过导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和指导,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本文将探讨导师制在工作场所的应用,并提出一份导师制工作计划。
导师制工作计划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首先,导师制可以提供员工在工作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师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可以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其次,导师制可以提供员工在工作中所需的指导和支持。导师可以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实用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最后,导师制可以帮助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导师可以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和建议,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在制定导师制工作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导师和学员的角色和责任。导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支持学员。学员应该有一定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能够主动地接受导师的指导和建议。其次,明确导师和学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方式。导师和学员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制定具体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导师的建议,制定合适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
导师制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全员的支持和参与。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导师制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和支持导师制的实施。导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指导能力,并愿意与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学员应该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地接受导师的指导和建议。同时,组织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包括培训、学习材料、学习时间等。
总之,导师制工作计划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在制定和实施导师制工作计划时,需要明确导师和学员的角色和责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方式,制定具体的培训和发展计划。只有全员的支持和参与,导师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导师制工作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发挥任课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新课程要求,为实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的充分互动、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3、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发挥学校的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学生。
三、方法途径
第一,把握核心,采取“四导”策略。学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导”界定为“四个导”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
(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加纳自己。对受导学生生存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引导受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学生生命成长的起点。
(2)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取得相应的学分,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导师通过分析受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提高学习能力;鼓励质疑问难和乐思妙想,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受导学生实施匹配策略,进行多重辅导方式,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解决学困生“想学、愿学、能学、学会以及会学”的问题。
(3)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
(4)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指导受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消费,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掌握一项(文体、科技、劳计、生活)特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第二,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导育途径。一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对象健康持续的发展。整合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将其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注重协调发展,以实现整体最大效益。我校把沟通主题、校内外结合、学科合力、阵地利用等教育资源合理地整合,充分利用多种导育途径,使“学生成长导师制”不断得到深化。
(1)主题沟通。把“学生成长导师制”与主题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等)、学生最喜爱的导师评比等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的潜力,重视学生的自主建构,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零距离对话,所有活动的主题都是相互沟通且有机融合,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2)校内外结合。导师结对形式既有同班结对、同年级结对、跨班结对,不仅关注学习、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有偏差的学生,而且对于一些各方面有发展潜力和特长的学生寓于培养、结对。如聘请校外具有良好声誉和特长的关心教育、关心下一代的有识之士担任导师,使部分特长学生确实得到辅导与提高,也使导师工作不断拥有资源活水,为我校的导师队伍增添新的力量。
(3)学科合力。找准“学生成长导师制”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抓住各种有利时机,通过各种训练途径,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更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4)各阵地利用。阵地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开展导师制活动充分挖掘现有的阵地优势: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队室、德育基地、社会实践考察等,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进一步提高。校内与校外教育阵地的相结合,给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提供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活动平台。
四、组织领导
为保证导师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学生成长导师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导师制的规划和指导,工作小组负责导师制的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导师制工作计划 篇四
根据我校“二级导师制工作小组”实施方案中的要求,我组每个老师将以学校为依托,立足于本职岗位,并把日常工作中压力作为不断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力争在三年内,在师德和师能有较大提高。
一、本组情况
:
本组共有5人,二位是分校的教师,三位是本校教师,根据本组的具体情况,并按照我校导师工作的要求订出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
根据学校的“二级导师制师徒工作小组”实施方案中要求和本组人员分布情况,特订出以下工作目标:
1、在三年内内,本组成员每人都能写出1篇质量较高的文章,或参加各级的论文评比,或在CN或等同CN刊物上发表。
2、本组中老师争取参加各级的公开课的比赛,或参加各种类型的'公开课的演练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3、本组初级老师在三年内的教学能力和师德要本校中能得到老师的高度肯定,其中职称是初级老师的教学水平能完全达到高级老师的教学水平。职称是高级老师的教学水平同级别老师中能起领头作用。
4、二级导师每学期要指导初级级老师开一节质量较高的公开课,并对该课进行较为规范的评析。
三、工作任务与措施:
1、各人根据自己本学期所申报的原有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较有价值研究论文。
2、根据学校的“二级导师制师徒工作小组”实施方案中要求,各级导师各尽所能,履行自己的职责。
3、每一位导师对自己所指导的教师要有责任感,要严格按照方案中的要求自己所指导的老师,在所规定的时间内使自己所指导的老师出成果。
4、一级导师每月至少组织本组老师开展一次活动,或听果,或研讨。一级导师每学期听本组数学老师二节或二节以上课,听后要与上课者进行交流、探讨。
5、本组老师每学期课后反思写的篇数不得小于所上节数的70%,小学高级教师要多写课后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并把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与同组组老师共享。
6、本组老师要具有勇于实践的学习精神和努力自我提高的愿望。能随时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开展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对当前课程改革的认识,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工作方案:
1、20XX年上半年为理论学习阶段,目得提高全组的理论水平,每人以自学为主,每月利用一次集中活动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学习内容以每个组员提供的内容或以一级导师提供的内容为主,内容主要以课改文章为主。
2、给组里每个成员提供发展或学习机会,如上公开课或文章评选机会,或外出学习的机会,每次外出学习要写学习心得。
3、20XX年下半年为论文撰写阶段,这半年主要工作放在如何撰写论文上,或根据自己教学随笔整理成文,并鼓励撰写论文的老师勇于向有关刊物投稿,其间一级导师要有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4、20XX年寒假本组全体成员的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即初级教师基本能具备上公开课的能力,而高级教师能具备指导自己的组里老师开公开课能力。在这段时间里争取本组教师有一些质量较高的文章在各级评比中得奖或在有关刊物上上发表。
五、工作安排:
20xx、12月:全组第一次集中,学习修订本组计划。
20xx、寒假:全组成员看一节名师公开课,并写一篇看后感。
20XX年上半年每个月举行一次本组活动,活动内容听组内研探课或汇报一月来自我提高或自我进
修情况。
20XX年建立本组博客网站,博客网站上要体现本组活动情况和每人业务档案。
20XX年暑假本组人员对自己业务进修进行小结,并在本组博客网上张贴交流。
导师制工作计划 篇五
本人于本学年有幸担任黄玲老师的导师。我和黄玲老师同在三年段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只要一碰到难题,我们就互相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互相学习的一个好机会,共同进步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做法。为了较好地完成导师工作,我在学年初制订了导师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1、努力学习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对黄玲老师起到指导、解疑的作用。
2、通过与黄玲教师一起学习教材,钻研教材,使年轻教师对当前所使用的新教材有一定的了解,指导年轻教师能根据教材特点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案的编写,在备课时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如何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练习等。
3、通过让黄玲老师听课,促进教学组织能力的进步。计划我每两周开一次的随堂课请黄玲老师听课,在听课后进行评析。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组织等进行评析,同时在听课老师的评析中我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4、听黄玲老师的随堂课,计划黄玲老师每两周开堂随堂课,在听课评课过程中使年轻教师进行自我评析,我进行点评,以共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5、通过互相听评课,促进教学业务成长。在听评课当中鼓励年轻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指导其如何进行听课、评课,写课后追记。同时指导年轻老师每学期开一堂校公开课,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6、指导年轻教师根据教研组工作安排,如何在班级内开展相关的学科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7、指导撰写教学小结和教学案例,积极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提高理论水平。
在学年结束时,进行总结回顾,针对一年来的指导工作进行回顾,对年轻老师的成长进行反思、总结。
导师制工作计划 篇六
为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
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本学期特制订计划如下: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
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才能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
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根据导师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通过周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利用学手机短信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为学生分担烦恼和忧愁。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4教育与研究相结合。把教育学生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