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例文(通用6篇)
加法结合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例文 篇一
标题:加法结合律的引入与练习
教学目标:
1. 理解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具有加法结合律概念的实例题目;
2. 学生准备好纸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5分钟)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图形和数字,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在加法运算中,我们是否可以改变加法的顺序来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Step 2 探究(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实例题:3 + 4 + 5 = ?,让学生用纸和笔计算,然后再改变加法的顺序计算一遍。引导学生思考,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Step 3 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在加法运算中,无论加数的顺序如何改变,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Step 4 练习(2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练习题1:5 + 6 + 7 = ?,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练习题2:8 + 9 + 10 = ?,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练习题3:12 + 13 + 14 = ?,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Step 5 讲解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练习题的答案,并解释为什么无论加法的顺序如何改变,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Step 6 拓展(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练习加法结合律。
拓展题1:15 + 16 + 17 = ?,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拓展题2:20 + 21 + 22 = ?,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拓展题3:25 + 26 + 27 = ?,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Step 7 小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并总结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和意义。
加法结合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例文 篇二
标题:加法结合律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应用加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加法结合律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好纸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5分钟)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每天早上花了10分钟洗脸,15分钟刷牙,20分钟吃早餐,那么他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与加法结合律有什么关系?
Step 2 探究(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每天早上花了10分钟洗脸,15分钟刷牙,20分钟吃早餐,那么他一共用了多少时间?让学生用纸和笔计算,并改变加法的顺序计算一遍。引导学生思考,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Step 3 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结合律的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加法结合律的原理,灵活改变加法的顺序来简化计算。
Step 4 练习(2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练习题1:小明每天早上花了10分钟洗脸,15分钟刷牙,20分钟吃早餐,那么他一共用了多少时间?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练习题2:小红每周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花了30分钟做作业,那么她一周一共用了多少时间?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练习题3:小明和小红一起玩了两天的游戏,第一天玩了45分钟,第二天玩了35分钟,那么他们一共玩了多少时间?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Step 5 讲解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练习题的答案,并解释为什么无论加法的顺序如何改变,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Step 6 拓展(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练习加法结合律的实际应用。
拓展题1:小明每天上学需要从家里走到学校,走路需要15分钟,然后再花10分钟穿校服,那么他一共需要多少时间?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拓展题2:小红每天下午放学后去补习班,先花15分钟坐公交车,然后花20分钟步行到补习班,那么她一共需要多少时间?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拓展题3:小明每天晚上花了20分钟看电视,然后花15分钟洗澡,最后又花了10分钟读书,那么他一共用了多少时间?改变加法顺序再计算一遍。
Step 7 小结(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加法结合律的实际应用,并总结加法结合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加法结合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例文 篇三
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加法结合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例文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你对方程是怎样认识的?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重点练习:
1、第102页第1题
填一填:
(1)成人脚的长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个成人的身高为a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米。
(2)看图:左图是由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它的周长是()。
(3)苹果和梨的单价分别每千克4元和3元,买x千克的苹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102页第2题
看图选方程。学生填在书上。
说出你的理由。
3、第102页第3题
说出“?”等于多少?
选两题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4、第103页第4题
5、第103页第5题、第6题
说出你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三、思考题。
103页第7题。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第(1)题,两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6(条)腿着地;三只小熊表演节
目有4+2×2=8(条)腿着地;四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3=10(条)腿着地;每多一只小熊,着地的腿就多2条,n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n-1)条腿着地.
第(2)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列出方程?
小组汇报:
4+2(n-1)=26
请同学们尝试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四、总结。
加法结合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例文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2.掌握整万数和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改写。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下列两个数:
400000 4000000
(1)提问:你能读出这两个数吗?分别让学生读一读。
(2)解决问题:十万位上的“4”表示什么?百万位上的“4”又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字“4”,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启发学生思考,并明确: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不同的意义。
(3)比一比,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指名回答。
2.在○里填上“>”“<”或“=”。
988○1000 765○489 566○581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3.导入:刚才,我们对于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了回顾,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方法对万以上的多位数是否也适用?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题5。
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这三年出版社图书的种类各是多少?
指名读一读,得出信息。
2.独立思考,完成排序。
提问:这三年出版的图书数量各不相同,哪一年出版的种类多?哪一年出版的种类少?请同学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比较和排序。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比较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看小组内同学之间有没有不同的比较方法,谁的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4.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比较方法,如果没有,教师可以进行必要引导。
方法一:370000>300000>250000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看三个数的位数是否相同,三个数都是六位数;再比较位,位大的数就大。
追问:如果位相同,又该怎么比呢?
生答: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数就大……
方法二:250000=25万,300000=30万,370000=37万,37>30>25,37万>30万>25万
5.数的改写。
(1)引导学生关注数的改写过程。
提问:第二种方法可行吗?在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时,要先做什么?(将三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追问: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比较方法,提问:两种比较的方法相同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领悟到:将这三个数先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再比较更简便。
(3)小组讨论:怎样将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组织交流汇报: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4个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8个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4)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你能先把这三年各类图书的总印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6300000000=( )亿
7000000000=( )亿
7700000000=( )亿
( )亿>( )亿>( )亿
(5)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题。
先组织学生对这几个数进行分级,再读一读,最后再在教材上进行改写。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2题。
先比较大小,再说说大小比较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讲评、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加法结合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例文 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