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初一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最新3篇】
再塑生命初一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生命的奥秘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一、课堂活动设计:
1.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一棵树的形态、树叶、树皮等特征,讨论树的生命特征和生命周期。
2. 朗读与分析:学生朗读杨洪基的《再塑生命》一诗,分析其中表达的主题和意境。
3. 文学赏析:教师为学生讲解《再塑生命》一诗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优美语言和感人情感。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要求短文结构完整,语言生动,表达个人观点。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生命的概念,认识生命的特征和生命周期。
2. 欣赏与理解诗歌的美,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3. 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生命的特征和生命周期的认识与理解,诗歌的赏析与解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一张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活动设计:
a.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一棵树的形态、树叶、树皮等特征,讨论树的生命特征和生命周期。
b. 朗读与分析:学生朗读杨洪基的《再塑生命》一诗,分析其中表达的主题和意境。
c. 文学赏析:教师为学生讲解《再塑生命》一诗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优美语言和感人情感。
d.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要求短文结构完整,语言生动,表达个人观点。
3. 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反思课堂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与讨论:通过学生对树的观察和讨论,检验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
2. 朗读与分析:通过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分析,检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3. 写作练习: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检验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再塑生命初一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篇二
标题:感悟生命的真谛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一、课堂活动设计:
1. 观看与讨论: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讨论其中的故事和寓意。
2. 文本分析:教师为学生讲解杨洪基的《再塑生命》一诗的文本结构和表达技巧。
3. 仿写练习:学生以《再塑生命》一诗为蓝本,仿写一首关于生命的诗歌。
4. 分组分享:学生根据所写的诗歌,分组进行分享和讨论,欣赏彼此的创作。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生命的真谛,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技巧,提高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活动设计:
a. 观看与讨论: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讨论其中的故事和寓意。
b. 文本分析:教师为学生讲解杨洪基的《再塑生命》一诗的文本结构和表达技巧。
c. 仿写练习:学生以《再塑生命》一诗为蓝本,仿写一首关于生命的诗歌。
d. 分组分享:学生根据所写的诗歌,分组进行分享和讨论,欣赏彼此的创作。
3. 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反思课堂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
1. 观看与讨论:通过学生对视频的观看和讨论,检验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2. 文本分析:通过学生对诗歌的分析,检验学生对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技巧的理解。
3. 仿写练习: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检验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再塑生命初一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篇三
再塑生命初一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是一篇初一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欢迎各位老师和学生参考!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2、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繁衍(yǎn)迁徙(xǐ)譬如(pì)小憩(qì)栖息(qī)遨游(áo)惭愧(kuì)冥思遐想(xiá)觅食(mì)搓捻(cuōniǎn)花团锦簇(cù)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迁移。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二、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后,对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革命斗争中致残以后,又能写出鼓舞了数代人的名著而感慨不已。你们是否知道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她就是海伦·凯勒。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海伦·凯勒的风貌,投影显示作者事迹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课文的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鉴于教案的重要性,下文精心准备了这篇初一上册语文二单元教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基本的字词。背诵10个注释。
2、了解文章基本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
3、通过学习本文,感受成长中的体验。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分析,练习。
2、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联系自身,谈感受,仿写。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少年时代,那么,名人的小时候又有哪些奇闻轶事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出任首相,为战胜法西斯作出杰出贡献的温斯顿丘吉尔的早年生活。
二、作者简介: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战争期间,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20世纪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滔滔雄辩,警句迭出,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三、个别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提前布置,课堂检查)生字:萤尴尬漏辖积累下列词语:毫无例外宽宏大量独具慧眼蛛丝马迹尴尬停滞不前辛辣着实滚瓜烂熟
四、请同学讲述课文,结合课后思考与研讨,概括丘吉尔学习生活中两种不同的表现,客观评价丘吉尔的早年生活,并谈自我感受。(小组讨论)
五、小结:根据自我理解,感受,可以看出早年生活对一个人一生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对于我们刚升入高中的每一个高中生来说,我们一定要在对自我个性、兴趣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立自我的理想、目标,为以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预习几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认真阅读本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结合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在“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丘吉尔与社会有哪些矛盾?(文章第二自然段)
2。你从丘吉尔的早年生活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3。丘吉尔为什么要强迫孩子必须懂英语?联系现今社会上人们对待语文学习和英语学习的态度,简单谈谈你对这两种语言的学习的看法。
4、丘吉尔丘吉尔是怎样认识和对待自己在哈罗公学的处境的?表面看来,丘吉尔这个人真幸运,拉丁文和数学那么差还能被哈罗公学的校长承认;凭借抽签也能取得第二天征兵考试的好成绩……可是他的成功真的是出于这个原因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促成了他的成功呢?
5、这篇自传行文诙谐幽默,在轻松的调侃、自嘲中不失严肃认真,体现出一位英国绅士和资深政治家的谦逊与机敏。请你在文中找出两个让你忍俊不禁的句子并对其中一句作简单评点。
四、学习课文
围绕下面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3、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4、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交流,明确:
1、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2、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3、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
大自然中,运用我的触觉、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莉文老师让我坐在树上等候她回去取午餐,突然天气变化,暴风雨来临,在最危急的时刻,老师来了,扶我下来。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大自然不总是对人微笑,给人仁慈。4、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和对各种不同事物的对比,使海伦从中去感受。
如:“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五、朗读训练
课文第二部分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教师可让学生朗读、点读,甚至有选择地背诵。
六、小结
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鉴于教案的重要性,下文精心准备了这篇初一上册语文教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泳阅读性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4、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2分钟)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8分钟5+3)
1、配乐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
2、反馈、点评、小结:
(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归结为“和美”(板书)
三、研读入境合作讨论(10=5+5)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
1、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
(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
2、划分4人小组、要求: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
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
3、(5分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4、(5分钟)反馈、小结。
(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
(2)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