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实用3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主题:《小蝌蚪找妈妈》绘本教学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2. 学生能够通过绘本自主练习阅读,并能够正确朗读绘本中的文字。
3.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
1. 《小蝌蚪找妈妈》绘本若干本。
2. 彩色卡片、粘贴纸、彩色笔等。
3. CD或录音设备。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并与学生一起回忆一下蝌蚪的生长过程。
Step 2:阅读绘本(15分钟)
1. 教师鼓励学生一起观察绘本封面,并猜测故事内容。
2. 教师向学生朗读绘本,同时指导学生跟读。
3. 学生自主阅读绘本,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3:理解故事情节(1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故事情节,确保学生对故事内容有基本的理解。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Step 4:角色扮演(15分钟)
1.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情节,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道具和背景音乐。
Step 5:绘本创作(15分钟)
1. 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自由发挥创作,绘制属于自己的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故事。
2.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卡片、粘贴纸、彩色笔等进行绘制,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Step 6:展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将自己的绘本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
2.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给予积极评价,同时总结课堂内容,回顾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教学延伸:
1.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绘本作品集结起来,制作成班级的绘本展览。
2.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绘本展览,让家长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主题:《小蝌蚪找妈妈》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中的小蝌蚪的经历,理解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情感和依恋。
教学准备:
1. 《小蝌蚪找妈妈》绘本若干本。
2. 彩色卡片、粘贴纸、彩色笔等。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并与学生一起回忆一下蝌蚪的生长过程。
Step 2:阅读绘本(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朗读绘本,同时指导学生跟读。
2. 学生自主阅读绘本,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3:讨论故事情节(1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故事情节,确保学生对故事内容有基本的理解。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妈妈对小蝌蚪的重要性。
Step 4:情感表达(15分钟)
1. 教师让学生思考自己对家庭的情感和依恋,然后让学生用彩色卡片、粘贴纸、彩色笔等进行绘制,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情感。
2. 学生可以画出自己和家人的合影,或者画出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等。
Step 5:分享与交流(15分钟)
1. 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对家庭的情感。
2.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增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友谊。
Step 6:总结(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回顾故事中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以及学生对家庭的情感表达。
2.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家庭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珍惜和维护家庭关系。
教学延伸:
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短文,表达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2.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 篇三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学习目标:
1. 认识课文生字10个,认识部首“目”字旁,描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眼、睛、肚、胆。
2. 正确朗读课文,以小组合作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3. 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按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4. 通过课文学习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增长知识。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 猜谜语: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
2. 板书:小蝌蚪
3. 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青蛙。
4. 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5. 指名读,齐读。
二、听录音,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找相关句子:小蝌蚪长什么样?
2. 交流,齐读第一节。
3. 学习生字:塘,换部首。
4. 自由读课文,思考: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谁?
交流板书:鲤鱼 乌龟 妈妈
学习生字:龟
三、学习课文和生字,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2节。
(1)思考:鲤鱼妈妈在干什么?蝌蚪看见了怎么想?
(2)学习生字:食 最后一笔是“点”。
嘴 积累 “口字旁”的字。
(3)出示:小蝌蚪迎上去问:“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4)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出小蝌蚪急切的语气,和鲤鱼妈妈亲切的语气。
2.小组读课文第3节。
(1)思考: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当妈妈?
(2)指导朗读: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
抓住重点词语“连忙、追、叫”,读出小蝌蚪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3)乌龟告诉蝌蚪,妈妈有:大眼睛 绿衣服 会捉虫。
3. 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自由读第4节。
(1)学习生字:比一比 肚——胆
换部首 跟——眼 前鼻音
碧 用顺口溜的方法
做动作记忆 蹲
低 最后一点不能漏
眼睛 积累&ldqu
o;目字旁”的字。(2)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高兴的语气。
4. 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5. 小组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6. 指导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 欢乐蹦蹦跳:读生字卡片。
2. 读词语:池塘 食物 嘴巴 龟甲
摇摆 下蹲 碧绿 眼睛
肚皮 低头 跟随 连忙
胆战心惊 碧空如洗 碧血丹心
3.说话训练:谁 在 哪里 干什么 。课本p89。
五、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 指导描写:眼、睛、肚、胆
2. 写词语:池塘 嘴巴 碧绿 眼睛 肚皮
3. 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尤需如此。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呢?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