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优质3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春天的美好。以下是一堂关于春天的优秀教学设计和我的反思。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学习春天的诗歌和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思考和想象。
2. 学习(15分钟)
通过图片和课本上的资料,向学生介绍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如温度升高、花草绿叶的出现、昆虫的活动等。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3. 欣赏(10分钟)
播放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或歌曲,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情感。教师可以在播放过程中解释诗歌或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4. 朗读和演唱(15分钟)
教师朗读一首春天的诗歌,然后让学生跟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选择合适的语调和语速,朗读出来。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学唱一首春天的歌曲,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5. 总结和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春天的特点和变化。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喜爱之处。
反思:
这堂课我认为设计得还不错,学生在欣赏诗歌和歌曲的同时,也了解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他们通过观察图片和回答问题,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我注意到,学生在朗读和演唱环节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合作。然而,我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朗读时语调和语速不够准确,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此外,我在设计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下次需要更多地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二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以下是一堂关于春天的优秀教学设计和我的反思。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学习春天的植物和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春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思考和想象。
2. 学习(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如温度升高、花草绿叶的出现、昆虫的活动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的花坛或校园里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观察花草的生长和昆虫的活动,记录下来。
3. 分组合作(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观察和记录一个春天的现象,如花的变化、鸟儿的回归等。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拍照或录音,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4. 分享和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记录结果。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展示图片和录音的方式,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分享给其他同学。
5. 总结和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春天的特点和变化。然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喜爱之处。
反思:
这堂课我认为设计得还不错,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了春天的美好。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合作和表达能力。我注意到,学生在分享和展示环节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展示能力。然而,我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观察和记录时不够细致和准确,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引导。此外,我在设计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下次需要更加注意学生的安全和防范措施。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三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对话春天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现在我们正沐浴着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那么在你们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呢?(温暖的、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2、是啊!春天是温暖的,充满着生机,春天是那么的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生)齐读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要把诗读通顺,读流利,同时要留意诗句间的停顿。
2、检查反馈:
(1)有没有哪个生字比较难读的?重点指导“弋”“频”
(2)选择你认为难读的一节读一读,大家认真听,他读通顺读流利了没有。
三、走进春天 体验美好
1、那么诗中的春天指的是哪些景象呢?请同学们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反馈:
预设:A、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谈谈你的感受)
(1)蔚蓝色——大海的美,乐园——想象海鸥在大海上如何地飞翔?
(2)大海还会是谁的乐园?(鱼群,孩子们……)
(3)随机指导朗读:感受海的一望无际,海鸥的快乐(指名读多人——齐读)
B、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
(1)体会“天下”
(2)指名读——齐读
C、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
(1)星星和月亮在夜空中干什么?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
(2)指导朗读:读出安静、和谐的感觉
D、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1)自由谈感受,引导: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你还想干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欢乐,美好,幸福的感受。
3、从同学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沙漠,看到了草地,也享受到了大自然的景观带给我们的快乐、自由、幸福,这不就是春天吗?
4、(出示图片、播放音乐)同学们在这些画面中,你还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请大家选择一个画面,展开你们的想象,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丰满,写生动。
5、学生小练笔
四、走出春天 抒发情感
1、多么美好的景象啊!但是,你听,到底是什么,打破了这梦幻般的春天?(播放声音)
2、反馈:
(1)生读句子,随机理解“不速之客”
(2)(出示四句话)师:是…是…是…是…打破了这梦幻般的春天。(引读关键词)
(3)体会心情,指导朗读。(生气、痛惜、愤慨……)
3、师引读:
A、……再也不是,生接读——海鸥的乐园(多指名读)
(1)诗中通过“本来、可是”使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达出了美好的东西消失了。
(2)指名读——男女分读
B、……再也不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指名读——分两大组读)
C、……再也不属于——星星和月亮(指名读——齐读)
D、……再也不会——滚动着欢乐的足球(齐读)
4、(出示四个句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1)师读——你说这究竟是为什么?(战争、无知的人们、)
(2)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控诉、责问、愤慨)
(3)指导读,你能把你的感情放到诗句中去读一读吗?(请四位学生读——分大组读)
五、回到春天 祈盼和平
1、战争使我们失去了春天,又给多少人带来了苦难!同学们,此时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画面呢?
2、(出示图片)正如你们所说,我们来看面对此情此景,你希望什么,你祈盼什么?
3、(出示第五节)学生齐读,从这个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什么?
4、是啊!虽然在我们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但是对于战争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何等的珍贵,他们的愿望是那么的强烈。(齐读)
5、享受春天就是享受什么?(希望、自由、快乐、和平) 板书:享受和平
六、享受春天 深知责任
1、此时此刻,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享受着春天的我们,是否想做些什么?
2、1986年9月25日,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共聚美国纽约,共同签定了《儿童和平条约》。这条约表达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是全世界儿童至真至纯的心一起跳动的声音。
自由读——重点段落齐读
3、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
齐读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享受和平
【板书设计】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
享受和平
【教学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诗歌语言真挚,感情丰富,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更是花大篇幅描写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孩子们对战争得强烈控诉以及和平的深情呼唤。
在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中,我借鉴王菘舟老师的《长恨歌》的教学设计,对《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歌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分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一、“感性美”的创设 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1、朗读中感受美
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这是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走的大致路径。我从“感受春天”开始,让学生讲述他们眼中的春天,接着通过“寻找大自然的美景”把学生带进诗的语句中,让学生边读边谈感受,通过他们多角度的理解,以朗读的形式去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去体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与自由。
2、联想中体验美
“意会”是一种比言传更本质、更内源、更真实的生命方式。这种意会,不光基于直感和直觉,还基于联想和想象。在诗句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加生动的画面,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纬度的联想:想象大海还是谁的乐园,想象星星与月亮在夜空中会干些什么,想象草地上的我们又是怎样的……插上联想的双翅,学生更深层次的挖掘了诗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美,这样的联想也为后面的创造性写话做了铺垫。
3、想象中创造美
想象,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诗做为一种召唤结构、一种空白张力的主动回应。通过听音乐写画面,再一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抒写美的空间,在学生的笔下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跃然纸上,诗歌的表象更加丰满起来。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在学生的心中静静地沉淀下来,幻化成深深的情感。
二、“美与丑”的融合 反衬战争的罪恶
1、强烈的反差 感受战争的残酷
当学生正沉浸在对美丽事物的遐想中时,导弹轰炸的声音、机关枪扫射的声音、房屋顷刻间倒塌的声音,一声声传入学生的耳中,穿透学生的耳背。这样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对失去美景、失去美好生活,产生了痛惜、愤恨之情。这些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朗读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2、美与丑的对比 激发对战争的控诉
我通过连续四个的“再也不是”的引读,将美景与战争的场面重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蔚蓝色的大海再也不是——海鸥的乐园”,此时此刻,痛惜、伤感、愤恨、惋惜,难过,多样的情感,在学生的心间升腾。
“这究竟是为什么?”四次发问的同时出现,再次重重地扣击着学生的心门,这究竟是为什么的疑问,激起了学生心中的那份控诉的情感。“是战争!”“是无知的人们!”“是那些为了自己的私欲,想霸占整个世界的人。”……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多层面”的碰撞 抒发对和平的祈盼
战争画面的呈现,又一次让学生进入表现想象之中,通过画面的想象,学生对于和平的祈盼也越发强烈。诗歌最后一节的朗读,以及课外资源《儿童和平条约》的阅读,使学生原有的这种祈盼,升华为了他们呼唤和平、保卫和平的实际行动和公民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