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有一别为话题作文800字(最新3篇)
以终有一别为话题作文800字 篇一
终有一别,是人生无法避免的现实。无论是离别亲人,还是结束一段感情,亦或是告别青春的时光,都需要面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然而,终有一别也是成长的契机和生命的转折点。
离别亲人是人生中最为痛苦的时刻之一。当亲人离世,我们常常感到无尽的悲伤和失落。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痛苦的离别,我们才更加珍惜生命的宝贵和亲情的可贵。在离别的痛苦中,我们学会了坚强和勇敢,懂得了珍惜眼前的每一天,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离别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让我们明白了珍惜和感恩的重要性。
结束一段感情也是终有一别的一种表现。当两个人走到了生命的不同轨道上,他们不得不做出离别的选择。虽然分手带来了伤痛和失落,但它也给了我们重新开始的机会。在离别的阴霾中,我们反思自己的过错,学会了成长和改变。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离别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成熟,也让我们明白了爱情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
告别青春的时光是人生中最令人惋惜的一刻。当我们从学生变成社会人,我们不得不告别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迎接繁忙和压力。然而,正是因为告别,我们才能成长为更加成熟和自信的人。告别让我们学会了独立和承担责任,让我们明白了奋斗和拼搏的重要性。告别让我们面对现实,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
终有一别,带给我们的是痛苦和无奈,但也给了我们成长和转变的机会。在面对离别时,我们需要坦然接受,并从中学会珍惜和感恩。生命中的离别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选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从中汲取力量。终有一别,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更加懂得爱与被爱的真谛。
以终有一别为话题作文800字 篇三
离别总是让人伤心的,但是人终究要面临这一天,也终有一天要告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终有一别为话题作文800字。
告别童年
人们说,“生命的网中总一段特别令人难忘的岁月,不论是惆怅也好惘然也罢,总算曾经拥有过。”
东方翻白的时候,还在续着夜里的残梦。精神恍惚中,突然感觉器官都在沸腾了——似乎将要失去什么。然而又很清楚,将要失去的是这个“特别令人难忘的岁月”的最后一天,乃至一个童年。
每个人都知道这一天是终究会要来的。人不可能在父母的温热中度过一生。回首镜子里的自己,似乎又长大了一截,还清晰地记得小时侯学步,爬起来又倒下,倒下又爬起来脸上泪潸然的样子,多么可笑呵!
打光屁股的时候,伙伴送一盒糖当生日礼物,也就安安妥妥地锁进自己的宝物盒里去,一直不记得也舍不得吃,统统像上帝一样保养着直到发霉后的懊恨和心疼仿佛一种义断恩绝的感觉。大概是太稚嫩,不知人世间什么可以把握得住。但大了,起码现在,这一切都已不在挂心。是大孩子有了自己新的追求、羡慕的世界,弄懂了彼此之间的恩情并不是一个小小的恩情宝塔就可以锁住的?
在陷入思考的一刹,又一层情景在脑海里涌现:父母为怔痛,惊异,愤怒而颤抖的背影,霎时似乎明自己做了些什么做错了什么,但又霎时被眼前的颤抖所逐地吞没……这种失落后的振奋,振奋后的再失落不知以后是否还要续下去?我当然希望答案是个“否”,但不知天生的怪脾气又能否容得?
隐隐感觉还是在残梦中,不过不再梦见那些零乱的东西,而是清香简爽的。我梦到春的到来,尔后夏的到来,接着是丰厚的秋夜、霜洒的冬夜,还梦到碧蓝的湖,纯青的草原和牛马的回眸以及透过眸子后的期待……不过梦着梦着却愈发不自在,梦也就渐渐止了,大概已经意识到天愈明了吧。虽然手心还有父母的余热,然而一切都过去了,新的一切也接替过来了。
“生命的网中总一段特别令人难忘的岁月,不论是惆怅也好惘然也罢,总算曾经拥有过。”人们说。
终有一别
转眼间,秋天来临了、早晨起来的时候从未感觉到的寒冷扑面而来。
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临了,那么冬天还会远么?
明白了,夏天过去了,意味着曾经那些不好的事将挥挥手对一切说拜!
呵呵,在这个夏天最后一个时刻,我选择告别这一切。
人活着,只有一次。却充满伤痛和别离。一直以为,以为爱一个人就可以到永远,迷恋着海角天涯,迷恋着海誓山盟。海南的艳阳下,一个人以这八个字为背景留影。以为,可以阐明心迹。其实,又何必。
什么是永远?我们爱一个人最长,也不超过自己的生命的。是吗?那么我们为什么仍放不下呢?纠缠着理不清的情感,一次次说服自己放弃,却仍然苦着苦,痛着痛。
某天,看到这样的一句话,燃烧之后是华丽残骸。心莫名地痛起来了。生命也是啊。而我们茫然着,过这样的日子,浑然不知。过去的已然过去,无从再来。
会有一天,任凭努力,我们都要离去。和所有的人和事做个决绝的告别。那天,天仍湛蓝。我想,微笑着谢幕。和你,和爱,和这个有太多伤痛的世界。永远告别。
人生是趟单程的旅行。没有回来的路。也注定了我们要一边领略一边路过。我们会遇上一些人,一些生命里很重要的人。也会错过一些无缘相遇的人。
那些一个人的心事,向谁告别?那些想念一个人的滋味,向谁告别?那些莫名的敏锐和骄傲,与谁告别?那些眼角潮湿的记忆,向谁告别?那些难言的悸动,向谁告别?
人,其实无处可告别。
如汹涌的海潮般,这个夏天开始激扬。心中盛一池清水,我继续我未亡的梦。有个灵魂如影随行,有了相伴的魂,我不再有独
行的孤独。心灵跋涉时,开始懂得绕过那些暗藏的礁石,快乐前行。偶有摔到疼的时候,有只抚慰的手,让疼痛在瞬间烟飞。我的魂在你的牵引下走进了夏天的花园,身姿如春天般妩媚在这个夏天。我也为你种下了一粒注定会浪漫成荫的种子,只等着你用时间来收获。海有退潮的时候,如季节会轮换,夏天悄然隐退在清秋的背后。
告别夏天,挥手间留下它的灿烂辉煌。
告别夏天,挥手间一任柔情在指尖肆意挥洒。
告别夏天,挥手间让夏走远,梦靠近。
“对不起,我没有忘记你。”就像记住即使被迫告别了的、也绝对不可能忘记的每一个夏天。
终有一别
现在已经是盛夏了。每天不是乌云密布就是晴空万里,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心也跟着时阴时晴。
上完最后一堂课,只是和老师告别。收拾一下自己杂乱的课桌,把该带走的带走,背着大包小包的和同学告别,最后在关上教室门之前,环视了一下空荡荡的教室。我的心也不禁茫然起来,似乎有太多东西留在这里了。想带也带不走。
我关上了教室门,随着“吱呀“的几声,在那一刹那间,我的心突然有一股尖锐的痛,忽然想起了四字“青春散场“。
慢慢地走下楼梯,我似乎想起可刚刚来到这里时,数着楼梯走进教室的样子,无知,单纯,甚至幼稚。但随着一年又一年的过去,现在我已经在四楼读初三了,那楼梯也越数越长。但儿时的心情已俨然不在了。童年的心也一去不复返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变成我脑海里那泛黄的一页了。我知道,我该和它们告别了。
最后的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
最后一次考试,是和学业告别。
最后一个人离开,是和同学告别。
最后一个脚步,是和301告别。
走在通往校门的小路上,我忘不了,昔日在这里埋头苦读的身影;忘不了,昔日在这里倾心畅谈的快乐;忘不了,昔日在这片绿茵场驰聘的快感。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依然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数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了甜蜜的回忆。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依然有千言万语,看一眼校长的白发,摸一把老师的坐椅,腮边挂满了滚烫的泪珠。
当我的脚跨出校门的一瞬间,我忽而明白我已经不是这里的一员了。但也许不是永久,但也不是瞬间。
虽然这初中三年跟高中三年和大学四年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和满足啊啊!
再见了,我的朋友!
再见了,我的老师!
再见了,我的学校!
再见了,我的初三!
告别
天空还飘着细雨,乌云也酝酿着躲藏不住的忧伤,也似乎预示了这个迟来的结局。回首难,不回首更难。细雨掀起白雾掩盖下,那一排排灰瓦泛了青,隐隐露出它灰色的一角。
再见了,亲爱的过去,记忆中不灭的矮屋。该走了!人总要学会舍弃,隐藏不舍。但是,眼泪却不争气地和在这场愁雨中,分辨不清。
这间屋子,伴随着我整个童年的美好回忆。我还记得它的屋檐下常有灰燕寄居;我还记得它后院灰白瓦片之间筑成的鸡窝,小鸡的欢鸣萦绕耳畔;我还记得那些年的屋檐冰椎,悬挂着倒映万物的护凌……有没有说过,我喜欢它给人的安逸,一壸热茶的香气,邻里之间都能传播开去。
但是,今天的离开,注定你我无法再见。你的门里又会是另一户人家,有我看不到的风景。你再也听不到我的笑声,我也再看不见你的冰凌。我早已不是原来的我,而你却依然如旧。谁知你我相伴的童年,说不尽的难舍,也阻挡不了命运把我们从中剥离。
今天,我就将离去。在此,与你告别。我第一次拥有思念这么复杂的情愫,也第一次想为你倾尽笔墨。门口有一串除了你我谁都看不见的风铃,像五月的鲜花盛开在谷底。让我为你歌颂吧,最后一次别离。
告别你,也告别我不朽的童年:我在这儿学习行走,我在这儿学习万物。再见了,我可爱的矮屋。让我抚一抚你青苔遍布的石椅,再看一眼当年顽劣的我在上面留下的痕迹……
雨一路飘洒,正如我此刻的心情,被打湿在谷底。汽车不疾不徐地行驶着,而你,渐渐消失在我的眼底。我会学着忘记这里,但我不能忘记回忆里,你无声无语,却似一场春雨,刹那,湿润心底。
再见,那年不灭的记忆。
终有一别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她会没命?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她会饿死?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他会孤独?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在尝试告别,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我不得不说:告别是一种胆魄。
诸葛孔明深居隆中,以躬耕为乐,吟唱为趣,似乎无意于征战,但他常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他早有出将入相之志,因此即使刘备不上演三顾茅庐,诸葛亮也终会登门自荐。因为他告别隆中安逸的生活而投身艰苦卓越的政治斗争,不失为一种胆魄。
陶渊明本为朝廷官员,但他厌弃官场黑暗,追名逐利,因此他弃官隐居,放弃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他告别权贵,摒弃世俗,投身秀美山水的情怀,绝对是一种胆魄。
鲁迅本来一直投身医学,希望用治病来救中国,但他后来发现在中国人身上的不止是病痛,更是心灵与思想的病魔,因此他弃医从文,拿起笔杆这把利剑为中国人剔除心灵的伤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也从笔尖中向外四射,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振新中华。他告别医学,走上了文学这条无止境之路,无疑是一种胆魄。
如今,我坐在中考的考场上,应该说是战场上,只是一个追求——尽力一战。我告别一切杂念,置身于这战场上,似乎看见了胜利的希望之光,这难道不是一种胆魄吗?
鱼儿告别池塘,可能面对干涸;鸟儿告别竹笼,可能面对死亡;石子告别高山,可能面对寂寥,但他们有自己的信念,因此他们选择了告别,闪耀着豪迈的胆魄之光,开始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地方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