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神曲读后感作文1800字【经典3篇】
篇一:但丁神曲读后感
但丁神曲是一部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的史诗巨著,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受其启发,对人生、信仰和人性等重要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但丁神曲以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部分展示了一个人灵魂的旅程。地狱描绘了人类罪恶的后果,炼狱则展示了人们对自己罪孽的反省和改造,而天堂则象征了灵魂的救赎和升华。通过这三个部分的阐述,但丁告诉我们人类在面对罪恶和困难时,可以通过反思和信仰找到救赎和力量。
在地狱部分,但丁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罪恶和罪人受到的惩罚。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的罪恶行为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后悔。但丁通过描写这些惩罚,向我们展示了罪恶的严重性和后果的可怕性。这让我不禁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是否会带来不良后果,是否会伤害到他人。
在炼狱部分,但丁叙述了人们在面对自己罪孽时的反思和改造。这让我明白到每个人都有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重新找到正确的道路。无论我们曾经犯下了多么严重的错误,只要我们愿意反思和悔过,就能得到救赎和重生。这给了我希望,让我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和改变,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最后,在天堂部分,但丁描述了灵魂的升华和救赎。这部分让我对信仰和灵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在人世间经历了多少痛苦和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信仰和追求真理,就能最终获得幸福和永恒的生命。这给了我巨大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通过阅读但丁神曲,我对人生和信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明白到人类的罪恶行为会带来痛苦和后悔,但我们始终有机会通过反思和改变来得到救赎。它也让我相信,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信仰和追求真理,就能找到幸福和意义。但丁神曲是一部永恒的作品,它将继续影响和启发人们,给予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希望。
篇二:但丁神曲的人性思考
但丁神曲是一部以地狱、炼狱和天堂为背景的史诗巨著,通过描述人类罪恶、悔过和救赎的旅程,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我对人性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地狱部分展示了人类罪恶的丑陋和后果。但丁通过描绘各种各样的罪人和他们受到的惩罚,展示了人性中黑暗和堕落的一面。这让我认识到人类的罪恶行为是多么可怕和无情,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破坏力。但丁通过这一描写,呼吁人们要警惕自己的罪恶倾向,努力避免犯下错误和伤害他人。
炼狱部分则展示了人们在面对自己罪孽时的反思和改造。但丁通过描写众多的灵魂,展示了人性中悔过和改变的可能性。这让我明白到每个人都有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通过悔过和努力重新找到正确的道路。人性中的善良和悔过之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只要我们愿意反思和改变,就能得到救赎和重生。
最后,在天堂部分,但丁展示了人性的升华和救赎。通过描述灵魂在天堂中的升华和与神的合一,但丁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的美好和神圣的一面。这让我相信,人性中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只要我们坚持信仰和追求真理,就能最终获得幸福和永恒的生命。
通过阅读但丁神曲,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它让我认识到人类的罪恶行为是多么可怕和无情,但同时也让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和重生。人性中的善良和悔过之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只要我们愿意反思和努力,就能找到救赎和升华。但丁神曲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但丁神曲读后感作文1800字 篇三
但丁神曲读后感作文1800字
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古代新纪元的开始,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记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巨大的作品,但丁毕生的教训包含恋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应其中。《神曲》的外壳固然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事实为题材。诗人与亡灵念叨的是国度的兴衰,听他们倾诉本人的悲苦哀怨,揭穿他们的丑行劣俗。
《神曲》共分三篇:地狱、净界、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组成,加上最前面的序章,全书共100章。基础情节架构看似简略:一天,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其略受贝亚德之拜托,率领但丁穿过地狱、净界。这段旅程中,但丁看到了有些功臣在地狱因生前不同之罪过而遭遇
不同的处分,另一些罪人则在净界里尽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来贝亚德呈现,接替维其略的向导位置,在迫使但丁对自己的差错作一番告白后,亲身领导但丁游历天国,但丁最后终于见到上帝。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情形的映射,天堂是人类幻想到达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必需阅历的苦难。但丁盼望人能意识本身的罪行,改过自新,去达到感性天堂的净界。
传说中的“地狱”、“净界”、“天堂”是个什么形状?住着什么样子的灵魂?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谁也不明白,但丁则通过自己的想象作出了回答。
诗中的“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内分九圈,罪恶的灵魂便分布在九圈中受苦,越向下,罪孽越深。在但丁想象中地狱入口处在北半球,以耶路撒冷为顶点,直插入地心。在地狱最深处住着反叛上帝的魔鬼——撒旦。那儿有一条狭窄小路,可通往南半球。故但丁从北半球进入地狱,而从南半球出来。
“净界”在但丁想象中是在南半球的海中,那儿人是不能去的。净界是一座可分七层的平顶山。这是灵魂洗涤罪孽的地方,只有在净界洗涤了人类七种罪恶:骄、妒、怒、惰、贪财、贪食、贪色之后,才是纯洁的灵魂,才可进入天堂。净界由底层到上层均有阶梯相通,岩石小径崎岖难走,越往上越狭(与地狱相反)。但丁和贝亚德在山顶——“地上乐园”相会为全诗高潮。
“天堂”在传说和人们想象中,没有但丁设想的天堂复杂。但丁把天堂分作九重,天层越高,居住在那里的灵魂越纯洁。每重天都是透明的气体和光,神的形体是看不见的,他们只是一片光明。在九重天之上有一天府,为纯洁灵魂居住地,称为“幸福者的玫瑰”。但丁的天体学说是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各大行星都是围绕地球转的(其中包括太阳),这是错误的。它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学说相矛盾。通过想象,但丁把基督教的信仰具体化和形象化了。
《神曲》从头至尾都充满象征的意义。一般认为:开头的黑森林象征着中世纪政局的黑暗。狮子象征残暴的封建统治者,豹指逸乐好财的'政治野心家,母狼指贪婪的教会,也是罗马教皇的象征。维吉尔对但丁说:“你应当另寻一条出路;因为那只母狼决不让一个人经过那里,除非把它杀掉。它的性质非常残酷,肚子从来没有饱足的时候,愈加吃得多,反而愈加饥饿。”这和但丁一贯反教皇的思想是一致的。同时母狼是罗马城徽的标志(相传罗马城始祖罗姆鲁斯是母狼乳大的),加上教皇住在罗马,但丁用母狼暗指罗马不无道理。
维吉尔是人智(理性)的代表,贝亚德为神智(信仰)的化身。“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净界”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幽明三界的旅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之境的发展过程。
至于作品中具体人物象征更多。如《净界》第一篇中看守大海的伽东是“意志”的象征,因为他生前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愿失去自由。第29篇中半鹰半狮的怪物象征耶稣,言其“人而神”也;他拉的“车子”象征教堂。在车子右边起舞的三位贵妇象征神学上的三种美德:白色为信仰,绿色为希望,红色为慈爱。在车子左边起舞的四个贵妇象征行为的四种美德:谨慎、正义、勇敢、节制。其中一女子有三只眼睛在前面作引导,代表过去、现在、未来。诗中幽明三界色彩和情调截然不同,象征着人处于不同的精神境界。《地狱》黑暗阴森,精神痛苦;《净界》柔和平静,心情舒坦;《天堂》绚烂明丽,使人赏心悦目。
谁能想到这样一部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的写作初衷竟然是为了一位心仪的女子,还是单相思。一开始会被他那份感情打动,可是又不禁会想,但丁一生都在爱慕着思念着那位叫贝雅特丽齐的女子,颂扬她的文学作品那么的多,对他那位从未在作品中提到过的妻子来说,她又是否知晓,又是否会觉得难过。如果当时他能够和心爱的贝雅特丽齐在一起,是不是还会有这种浓重的爱意敬意,是不是还会有这部旷世之作。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或许也就是这种浪漫、这种矛盾的因子才能使得他写出这样的作品吧。
《神曲·地狱篇》是好读的,一是因为田德望先生的译本是更通俗易懂的散文体,二是因为每一曲(章)的篇幅其实不长,而且容易跟着但丁的描写来想象他笔下的那个地狱,想象所有的情景和人物。但《神曲》又是不好读的,毕竟但丁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宗教知识,每曲(章)虽短,却要求你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还有甚至比正文还大篇幅的注释,看着看着真的会忍不住停下来喘口气,甚至要打开百度在旁边以便随时长知识,也是让人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