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唐诗鉴赏(经典3篇)
《望月有感》唐诗鉴赏 篇一
《望月有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描绘明月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诗的前两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瞬间将读者带入了边塞的军事氛围。戍鼓的声音让人感到紧张和压抑,而孤雁的哀鸣则更加凸显了边塞的荒凉和寂寞。这种对边塞环境的描绘,不仅让人联想到当时的军事形势,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接下来的两句“胡尘清玉塞,羌笛何须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胡人的向往和对于羌笛音乐的赞美。玉塞清澈的胡尘让人感到如同宝石一般的美丽,而羌笛的音乐更是让人陶醉其中。通过对这两个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于边塞文化的热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青云直上峰,流月最低天”则是对明月的描绘。青云直上峰,表达了明月的高远和卓越,而流月最低天则展现了明月的独特和壮美。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景物描绘为主,通过对边塞环境、音乐和明月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独特,用词精确,给人以深深的印象。同时,这首诗也融入了对于战争和边塞文化的思考,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望月有感》唐诗鉴赏 篇二
《望月有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他对明月壮丽景象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抒发。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诗的开头两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通过对边塞军事环境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紧张和压抑的氛围中。戍鼓的声音和孤雁的哀鸣,让人感受到了边塞的孤独和荒凉。诗人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胡尘清玉塞,羌笛何须怨”则展示了诗人对胡人和羌笛音乐的向往和赞美。玉塞清凉的胡尘让人感到宝石一般的美丽,而羌笛的音乐更是让人沉醉其中。通过对这两个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于边塞文化的热爱和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诗的结尾两句“青云直上峰,流月最低天”则是对明月的描绘。青云直上峰展现了明月的高远和卓越,而流月最低天则展示了明月的独特和壮美。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景物描绘为主,通过对边塞环境、音乐和明月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独特,用词精确,给人以深深的印象。同时,这首诗也融入了对战争和边塞文化的思考,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望月有感》被广大读者所喜爱,成为了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望月有感》唐诗鉴赏 篇三
《望月有感》唐诗鉴赏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99年秋至800年春之间。其时诗人到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二月,宣武(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三月,彰义(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平叛战争规模较大,时间亦长。此即诗题所言“河南经乱”。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值此人祸天灾纷至沓来之际,田园荒芜,骨肉离散,诗人自不免忧国思亲,伤乱悲离。就在这一年秋天,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鉴赏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
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