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读后感500字【精简3篇】

西厢记读后感500字 篇一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戏剧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深受触动和感悟。通过这部作品,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西厢记》以爱情为主题,讲述了崔莺莺和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纯洁而真挚的,他们在相互追求和坚守中展现出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好。在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善美,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可贵。

在《西厢记》中,崔莺莺是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形象。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面对了许多困难和阻碍,但她从未放弃。她的坚持和勇气令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追求爱情的重要性和意义。

另一方面,张生也是一个有责任感和正直的男性形象。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他对崔莺莺的爱情执着而真诚,他不顾一切地保护和珍惜这份爱情。他的品质和坚持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明白了真爱的真谛。

除了爱情的力量,我在《西厢记》中还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作品中融入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化的元素,比如崔莺莺的才艺、张生的文学修养等等。这些元素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博大精深。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总之,读完《西厢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通过展现爱情的伟大和传统文化的智慧,让我对人性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只有在珍视和追求真爱的同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西厢记读后感500字 篇二

《西厢记》是一部充满着浓郁人情味的古典戏剧,我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深受其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感动。

《西厢记》以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一段纯真而伟大的爱情。崔莺莺是一个聪明而独立的女性形象,她用自己的才艺和智慧吸引了张生的注意。崔莺莺对爱情的追求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她不畏艰难,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张生则是一个有责任心和正直的男性形象,他对崔莺莺的爱情执着而真诚,不顾一切地保护和珍惜这份爱情。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令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爱情的伟大和可贵。

除了爱情的力量,我在《西厢记》中还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作品中融入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化的元素,比如崔莺莺的才艺、张生的文学修养等等。这些元素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博大精深。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西厢记》还通过展现人性的善良和美好,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善良而真实的,他们的行为和言谈都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真善美的力量。这让我对人性有了更加积极的看法,也让我明白了善良和美好的力量。

总之,读完《西厢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通过展现爱情的伟大、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人性的善良,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只有在珍视和追求真爱的同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西厢记读后感500字 篇三

西厢记读后感500字

西厢记读后感500字怎么写才好呢?小编搜集整理了优秀范文供大家查阅,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古往今来,最真实的是亲情,最深厚的是友情,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爱情。

爱情对于我们是陌生的,更是遥不可及的。但王实浦的《西厢记》让我理解了他对爱情的诠释,也让我知道了一对青年男女坚贞不渝的爱情,他们敢于同封建势力做斗争的行为令我敬佩万分。

初读《西厢记》时,只因一个虚名,元杂剧压轴之作。读了之后我便后悔了,觉的枯燥无味无心再读,于是我就把它弃掷一旁。后来我收拾书本时发现了它,一时兴起便有读了起来。读完之后,我得出一个真理——什么是好书,就是耐读的书。

该书辞藻华丽,情节生动,文笔精湛,令人爱不释手。长亭送别这一出是我最最喜欢的,该曲曲情凄婉缠绵,辞句清丽俊秀,声调婉转秀美。将莺莺的离愁别恨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全文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和无法言说的哀愁。

该折主要描写莺莺为张生送别时的情景,以及分手后莺莺的伤别后忧虑的感受。该折不仅词句优美,还借用了大量的曲调。“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堪称为当中的压卷之作。.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的利用秋景来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侧面烘托了莺莺复杂的内心世界。后两句一问一答,使得景物深含离人的主观色彩,经霜树叶如痴如醉,其实那是离人的血染就的。这两句不仅说明时间季节,更是绘出莺莺的泪眼之情态,将离别之情描绘的更为凄切,从而表现出一个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来又何止一个崔莺莺,大家所熟知的梁山伯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她们不畏封建势力的迫害,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学习她们这种执着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为自己的梦想抱负而奋斗。至于感情,我们还没有到享受它的年龄。

篇二:

王实甫原名王德信,字实甫,活动在元太宗至元泰定元年间,生平不详,现存资料里只知道他多与杂剧艺术家交往甚密。他的名作有《丽春院》、《破窑记》、《西厢记》和《芙蓉亭》,最有名是《西厢记》,得到很多人的赞美,比如贾仲明在[凌波仙]吊曲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陈继儒《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里说它是“千古第一神物”;李渔《焚书》说它是“化工之作”等等,都略显过誉,不过好在也算务实。

《西厢记》前身是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所以王实甫算是改写,不过却纠正了小说里“尤物害人”、“红颜祸水”等迂腐的说教,规避了里面思想的狭隘,使得改写后成为剧本的《西厢记》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变得很精妙和深邃。

《西厢记》里,王实甫刻意雕饰,用心精细,让辞句富丽华美,又多化用历代诗词里的妙句,所以让《西厢记》表现出一种贵家小姐的的'气质。怪不得《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里贾宝玉专门称赞它说:“真正的好文章!你若是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

《西厢记》将礼教叛逆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表现得具体充分,又把莺莺和

保守不进的性观念,叙述**场面的时候显得拘谨呆滞,这点上输给了《董西厢》。

金代的民间作家董解元也把元稹的那个故事改写了,书名叫《西厢记诸宫调》,人们称为《董西厢》。但是他显得不够纯洁,里面搀杂了太多感恩报德,功名富贵和才子佳人等落后的现象,没有把青年男女自由的谈情说爱很自由的表现出来,让它在整体的艺术上比较掉价。

不过,它也有值得我们赏识的地方,也是它唯一可以和王实甫抗衡之处,就是它里面率性而为写性的大胆用笔。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写张生和莺莺云雨之欢的描写如下:

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搵香腮。

春罗元莹白,早见红香点嫩色。

这段话写得十分谨慎,王实甫想要写出春宵帐暖的情调,又怕显山露水过分后惹来麻烦,只好削足适履的让内容服从当时情致,投鼠忌器得让人不够痛快。试看看《董

西厢》里同样情景的不同表现,卷五末尾处:

殢雨尤云,靠人紧把腰儿贴。颤声不彻,肯放郎教歇。檀口微微,笑吐丁香舌,喷龙麝,被郎轻啮,却更嗔人劣。

被你个多情姐,噷得人困也、怕也,痛怜呜损胭脂颊。香喷喷地,轻柔柔地,酥胸如雪。

这段形神兼备的描写很能叫醒我们的感官,在心里引发些激荡。董解元把声音、色彩、动作三方面照顾得无微不至,体现了他比较高超的表现技艺;同时他又锣鼓喧喧的把它们描画出来,没有欲说还休的沉闷,这是他在那时候的一种胆大创举。

篇三:

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杂剧《西厢记》至到现地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杂剧之一。

《西厢记》重点刻划了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形象,围绕“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了对封建礼节的不满。

近日,又重读《西厢记》,发现里面有三个问题应会值得重视一下。

首先,是关于戏剧透露出来的对“佛门“的看法。全剧发生的地点是围绕在普救寺及其周围。张生与莺莺正是在普救寺相遇并相爱的。普救寺是个寺院,是个佛门境地,佛讲究清心寡欲,而作者却把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地点设在普救寺,这实在是大有意味。另外,这个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众生,帮助人生摆脱苦海。但是,当孙飞虎围寺扮亲时,不知是谁在救谁。为何在王实甫笔下,僧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据考证,元代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的斗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特权,因此,僧俗成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王实甫通过这些来讽刺当时的“佛门”,也间接嘲笑当时的统治者,由此可见,王实甫的笔力,在讲述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还不断嘲讽当时的政治。

第二,有关于老夫人的形象。许多评论者都认为老夫人是个反面人物,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尔反尔,是张崔爱情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都是从反封建礼教来讲的。那有没有谁真正试着为老夫人想一想?我认为,老夫人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孤女的,她是一个非常具有母爱的人。一开头,老夫人就道出自己丈夫先亡,又只剩下这么一个女儿,她肯定是把自己所有的爱倾注在莺莺身上。来到寺中,怕莺莺闷,特别叫红娘陪小姐去殿上走走,散散心,十分关心女儿。在对待张生的态度的问题,也是建立在自己对女儿莺莺爱的基础上。莺莺本是相国千金,从小就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虽说张生的父亲以前做过官,但50多岁就早逝了,家里积蓄肯定不多了。莺莺嫁过去后能象之前在家里过得一样吗?老夫人肯定会从客观物质方面为莺莺着想。逼张生上京也是为莺莺着想。在当时,张生作为一名读书人,却不上京赶考,在当时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的人。试想想,哪一位母亲愿意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呢?归根到底,老夫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莺莺,如果不是因为爱她,她何必这么操心呢?可能读者会觉得奇怪,老夫人最后不是赖婚吗,她把莺莺嫁给自己的侄子郑恒,这难道也是爱女儿的表现?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老夫人。郑恒为了娶莺莺,谎称张生娶尚书之女,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还声称自己是目击见证人。老夫人一方面是气张生,一方面也没想到自己的侄子会吭她。因此,这件事也不能算在老夫人的身子了。

第三,是关于这部戏剧的喜剧因素问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杂剧是喜剧,因为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但是这部喜剧又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喜剧。通常喜剧除了大团圆结局外,善的得到好报,恶的受到惩罚,善的战胜恶的。《西厢记》中的冲突主要是张崔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老夫人是恶的一面。故事到最后,张崔向老夫人妥协,张生上京赶考,高中后回来娶莺莺,而老夫人也没有受到惩罚,她的愿意“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反而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在这部戏剧中,是善恶两方都得到满足,不同于一般喜剧的结尾。


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作文【优秀3篇】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这本书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直到上大学时才买了一本认真来读。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洗涤。下面小编...
读后感2014-08-06
《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作文【优秀3篇】

看故居有感【精简3篇】

钱 蕙 纕——看厚洋钱蕙纕故居有感腊月初八,正值所谓的腊八节,欣接老同学陈孝曾电话,称平阳附近的厚洋村正在举行年风民俗文化活动,闻此消息,大喜过望,随即赶赴厚洋。厚洋原是务洋乡管辖的一个自然村,四面临...
读后感2017-02-01
看故居有感【精简3篇】

《再苦也要笑一笑》读后感700字【优质3篇】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一件往事。大约是十多年前,我家一楼住着一位老人。老人是南方人,喜欢听我们这群孩子喊她阿婆。阿婆年轻时只身一人远嫁到北方,然而丈夫早逝,膝下也无儿女,许多年只是一个人。那时年纪小,...
读后感2017-06-03
《再苦也要笑一笑》读后感700字【优质3篇】

意林读后感650字【实用3篇】

这次暑假,我读了一本叫做意林的杂志。其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但最让我难忘的是《魔术师的爱心魔法》这篇文章。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患上了白血病,有一天她在街上遇见了一位魔术师,那魔术师问她想要什么,...
读后感2015-04-02
意林读后感650字【实用3篇】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精彩6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读后感2013-05-08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00字【精彩6篇】

孔明三气周公瑾读后感(优秀6篇)

当看完一本名著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明三气周公瑾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孔明三气周公瑾读后感1《三国演义》中为了塑...
读后感2019-02-01
孔明三气周公瑾读后感(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