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范文(通用3篇)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范文 篇一
《国家宝藏》是一档非常有意义的节目,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和历史的厚重。通过这档节目,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节目中每一件展示的文物都有着丰富的背后故事,让人不禁为之惊叹。其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季的一期节目,讲述了一把明代的古琴。这把古琴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沧桑的外表和沉稳的音色都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通过节目中的介绍,我了解到这把古琴曾经属于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文人,他用这把古琴弹奏出了许多动人的音乐作品。这把古琴见证了文人的一生,也见证了一段历史。
除了文物本身的故事,我还注意到了节目中专家的讲解和解读。他们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讲解得非常详细和生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热情让我对这些文物产生了更深的兴趣。而且,他们还会与现场观众互动,让观众更加融入到节目当中。这种互动的方式使得节目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物。
此外,节目还通过一些特别的方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比如,在节目中会设立一些小游戏,观众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并有机会获得一些小奖品。这种互动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娱乐性,还能够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第三季《国家宝藏》是一档非常有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节目。通过这档节目,我不仅更加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希望能够继续有这样的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范文 篇二
《国家宝藏》是一档非常震撼人心的节目,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验。
在节目中,每一件展示的文物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历史背景。通过这些文物,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表达等方方面面。比如,在节目中展示的一把古代宝剑,它不仅仅是一把武器,更是一种象征权力和尊贵的象征。这把宝剑见证了历史的繁荣和变迁,也见证了一段传奇的故事。
除了文物本身的故事,我还注意到了节目中专家的讲解和解读。他们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讲解得非常详细和生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热情让我对这些文物产生了更深的兴趣。而且,他们还会与现场观众互动,让观众更加融入到节目当中。这种互动的方式使得节目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物。
此外,节目还通过一些特别的方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比如,在节目中会设立一些小游戏,观众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并有机会获得一些小奖品。这种互动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娱乐性,还能够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第三季《国家宝藏》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档节目,我不仅仅是欣赏了一些珍贵的文物,更是体验了一段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希望能够继续有这样的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范文 篇三
第三季《国家宝藏》与九座中华文明历史文化遗产、27件国家宝藏携手,带领大家于“一眼千年”的时空联结中,共赏文物之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范文大全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一
不知不觉,国家宝藏第三季已进入收官季!
本季节目包含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等9家博物馆,携镇馆之宝轮番亮相,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本季《国家宝藏》所选博物馆的角度和往期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博物馆所藏“镇馆之宝”,而是选择了九座历史文化遗存——
600年的紫禁城、933年的西安碑林、1000年的苏州古典园林、1300年的布达拉宫、1654年的莫高窟、2200年的秦始皇陵、2500年的孔庙孔林孔府、3200年的三星堆、3300年的殷墟……共同拉开了一幅泱泱中华、万古江河的壮阔画卷。
所以,“镇馆之宝”只是博物馆的“冰山一角”,透过镇馆之宝,当我们真正走进一座博物馆时:
我们该从哪儿开始参观?
博物馆里有哪些陈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又有哪些藏品不可错过?
博物馆背后承载了什么样的文化意义?
《国家宝藏》第三季以九座博物馆为例,用不同的视角还原一座博物馆“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从建筑、展陈、藏品、历史文化等多角度,读懂每一座博物馆。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二
信仰有力,敬畏无量
在敦煌,时间既慷慨又奢侈。对穿越时光而来的莫高窟而言,千年只是一瞬,但对于守护它的人来说,要做成一件事,可能就是一生,甚至是几代人的传承。 在第三季的《国家宝藏》中,从“一个人的执着”传承开来的“一群人的坚守”,令人为之动容!
曾在第一季《国家宝藏》时,“永远的敦煌少女”常沙娜就曾讲述过父亲常书鸿先生痴守敦煌半个世纪的故事。1935年,因为偶然在巴黎街头看到由伯希和编辑的《敦煌图录》,他备受震撼,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哪怕妻离子散,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离他而去,甚至被提醒守在莫高窟将是“无期徒刑”,常先生也从未停止对敦煌艺术的保护。
第三季的舞台上,辛柏青饰演的常书鸿眼神坚定:“虽然我没有信过佛,但我心中也有佛。我的佛就是莫高窟,我的至爱就是莫高窟,所以无论任何艰难险阻,我都会与它终生相伴。”
莫高窟九层楼檐下的铁马风铃,苍凉传响。与它遥遥对望的黄沙之下,是常书鸿永远的安息之所。在他身边,还长眠着众多为敦煌奉献的人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选择归根大漠,隐身于世,生死相守。 88岁的李云鹤老先生,在莫高窟做了64年的文物修复工作,他这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近4000平方米的壁画,500多身的塑像,在他的手下重获新生;儿子李波今年56岁,莫高窟第220窟是他看着父亲修复起来的,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回到大漠,干了父亲的老本行,一干就是30多年;31岁孙子李晓洋是在敦煌出生,在莫高窟第220窟边上长大的,如今也已从事了10年的壁画修复工作,他想象着自己的孩子未来也会虔诚地守在敦煌,把爷爷的手艺和理念传承下去……
爷孙三代守护敦煌壁画的故事,让观众从更加平凡的视角深切感悟了一次“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以守望,护希望,这份发自心底的挚爱、无畏和担当,值得更多的人知道。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三
兵马俑唇上的指纹——跨越千年的工匠之魂
最新一期的《国家宝藏》中,摄影师赵震分享的经历让人动容。在拍摄兵马俑的过程中,他偶然间抬头,竟在兵马俑的嘴唇上发现了一个清晰的指纹。这一刻,仿佛是一次跨越了2200余年的对话,而这指纹恍若是大秦工匠在陶俑上留存了两千年的工匠之魂。
工匠精神,是个老话常提的词汇,从日常家用的瓷碗陶盆,到切磋琢磨的珠宝玉器;从车床生产的螺丝螺帽,到电路板上一个个精密排列的二极管,处处需要工匠精神的细致入微和毫厘不差,都需要匠心、匠意和匠力。
工匠精神,需要秉持着赤诚的匠心。匠心,是心无旁骛之心,也是凝神止水之心,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上,需要在细微之处下好苦功夫。大国工匠李峰正是在上万次的加工中,找准了自己对事业的定位,那就是聚神专注、精益求精。27年来,经李峰加工后验收的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加工出的零件完全符合标准、精确无误。工艺生产上细微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最终产品的巨大变化。也正因如此,拥有一颗专注工艺本身,追求精益求精,不为外物所干扰的匠心,才能真正练就炉火纯青的本领,成为一名行业良匠。
工匠精神,需要有一股认真钻研的匠意。匠意,是钻研琢磨之意,也是沉思反省之意。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地埋头苦干,努力错了方向,也只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匠意,就是要多反思,多注重细节,要抓住工作中的失误,找出问题的根源。同是大国工匠的张新停,在面对炮管膛线内部出现“划痕”的维修难题时,他认真分析炮管的结构和尺寸,仔细观察出现划痕的地方,利用力学原理,推算修磨膛线的角度,精选修磨材质,巧妙设计出了细长杆式的维修长炮管工装。沉思反省,仔细钻研问题的匠意,正是他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宝。
工匠精神,需要有源源不竭的匠力。匠力,是无后顾之忧之力,也是全力以赴之力。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只有有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工程师和一线工人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艺的钻研和技艺的琢磨中去。而这,正需要各级政府关注和政策上的持续扶持,要为培养工匠精神提供良好的“土壤”。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昔日辉煌的秦帝国早已不见,而残存在一个个古朴的陶俑上的工匠之魂,却会一直流传下去,后之视今,如今之视昔,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物勒工名”的传统工匠精神,培育出真正的中国制造!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四
致敬“守陵人”:以“实”为旨做最棒的工作
近日,随着《国家宝藏》第三季的热播,一位名叫赵震的摄影师的工作让我们熟知并为之感动。赵震是一位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工作的文物摄影师,在节目中,他讲述自己拍摄兵马俑的经历时,情感真挚,言语朴实却震撼人心,尤其是当他谈及他发现了兵马俑嘴唇上的指纹时,更是激动到哽咽,这份赤子之心,也让观众为之潸然泪下。
“你和他站在一起,透过镜头看着他的眼睛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他的呼吸,那一刻,站在你面前的就不是陶俑了,而是祖先。我觉得我拥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这个很特别的分享正是源于赵震对于工作的热爱,他的这份匠心值得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学习。
心有信仰,诚心实意。赵震能踏入文物摄影师的行业,可以说他的家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从小趴在兵马俑一号坑,看着祖辈们在工作,他们对于工作的这份真挚和热爱便在他小小的心里扎根发芽,长大后,他成为了他们。可以说,赵震的信仰就是兵马俑,而我们党员的信仰就应该是党和国家,党员干部唯有心怀信仰,坚守岗位,把自己的真诚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去,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去努力工作,去回报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期望。
脚踏实地,扎实进取。每天六个小时、八个小时的工作,一天走几万步,不停地站起、蹲下、跪下,一句“拍照”,一天要喊几千声,炎夏过去要瘦十几斤,寒冬却不敢穿臃肿的衣服。虽然环境艰苦,可他从未喊过一声苦,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他耐得住寂寞,23年如一日地拍摄着他的“爷”,为了等一个合适的光线角度,一等就是一年。每天重复的工作并没有让他觉得腻,正是因为他不仅仅是在工作,更是在拍摄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发现工作的乐趣,哪怕是在重复相同的工作,也会在不断的重复中发现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匠心精神。
质朴笃实,奉献自我。当收到《国家宝藏》的邀请时,赵震一开始是推辞的,他说他是一名摄影师,一直在镜头背后,收到邀请时有些不知所措。他拍兵马俑,并非为名为利,仅仅是热爱,这份质朴和笃实促使他23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也促使他拍出更多更好看的照片,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了兵马俑坑中。他的这份质朴和奉献感动了我们,他的身上流着的是最朴实无华和最伟大的奉献精神,是我们这一代的人榜样。
“我拥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怀着这份热情和真挚,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正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应该坚持的品质。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五
百岁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惊喜做客《国家宝藏》第三季盛典,通过翻译聚焦历史配角的坚持与守护。
许老先生在节目中说到,他百岁的愿望“就是希望把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现代文化都变成世界的文化,让全世界人民都能过得更幸福。”
国有学者如斯,是文化的幸运也是民族的幸运。
清代郑观应曾言:“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也”,讲起许老就不能不提他的母校——
它没有985、211的头衔,却是现代中国无出其右、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常青藤”。
它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即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名校组成,在战时临时组建,一路南渡至西南边城昆明。
联大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西南联大在短暂的八年里,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00多位两院院士以及各界优秀的专家学者,可谓是群星闪耀,不可具表。
在熠熠群星中,有这样两位神仙校友跨界合作,一位笔耕不辍,被称作“诗译英法第一人”;一位泼墨丹青,被誉为“卧枕宋元、融汇中西”。他们让古诗词与绘画碰撞出新鲜的火花,将西南联大的余韵灌入中国传统文化。
“致经典”组委会携手中译出版社出版发行《致经典·画说经典》。
选取代表我国古典诗词极高成就的《诗经》、唐诗和宋词,配以“西南联大之光”翻译大家许渊冲的译文,邀请同为西南联大校友的陈佩秋先生等现当代 39 位中国书画界的佼佼者倾情献画。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六
走遍华夏文明的腹心,看遍五千年孕育的生机。短短三个月时间,走过九座历史文化遗产,看到27件国家宝藏,并透过这些中华文明标识的前世今生,体认着祖先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优秀传统。2月17日(大年初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迎来最激动人心的国宝盛典。节目中,九大馆长将同张艺谋、王冰冰等嘉宾齐聚节目舞台,与来自各领域的数位大家一起揭晓“《国家宝藏》年度中华文明标识”,并颁发国宝印信。
在本季节目开播之初时,节目曾发出开篇叩问: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为世界文明贡献过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又该为后世子孙留下些什么?在看过了九大博物馆27件国宝的前世今生之后,我们了解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璀璨的历史文明,同时也有责任留下价值突出、内涵丰富的历史信标,以飨后人。在国宝盛典中,九大博物馆“看门人”将与观众共同回味27件国宝所留下的精彩故事和难忘记忆,并从每座历史文化遗产中评选出一件国宝,推介成为“《国家宝藏》年度中华文明标识”,国宝印信也将随之落户九座遗产地。
除此之外,周恩来总理侄女、原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周秉德,原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拉巴平措,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刘一曼,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副院长、国家一级飞行员孔亮,建筑设计师贝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等多位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将担任揭晓嘉宾,和九大博物馆长一同公布“C位国宝”名单的同时分享他们与国宝的不解之缘。
《国家宝藏》三季以来,历经八十一件国宝的前世今生。虽然历史的主角光辉璀璨,却也总有一群配角始终陪伴着我们。他们有如点点星光,在历史的夜空中绽放光芒。本期节目中,张国立将领衔上演情景朗诵《与我同行》,通过“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走进那些历史聚光灯容易忽略的地方,让配角们道出坚持与守护:与百官同僚决裂的张璁是否曾经后悔?人称“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是否想过入仕为官?秦陵塑俑的工匠朝所做的一切又和后人有着怎样的关系?
此外,更有震撼人心的国乐合鸣《破阵乐》、原创歌曲《怀归》、节目主题曲《一眼千年》及京剧表演《戏出贺升平》等值得期待。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七
2020年《国家宝藏》第三季即将回归。作为《国家宝藏》归来的开篇序曲,《国家宝藏·挖藕季》音频节目于10月26日上线开播。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国家宝藏》携手央广文艺之声FM106.6和云听APP,在音频领域打造的又一爆款节目。
作为《国家宝藏》节目的音频端衍生IP,《国家宝藏·挖藕季》是节目组践行媒体深度融合理念,集多终端能力打造的一款融媒体产品。节目组从一开始就策划了这档音频节目,并在播出内容和节奏上与《国家宝藏》第三季同呼吸同步调,与第三季融合成为了一个整体。“挖藕季”于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每周一至五播出,一共100集,每集15分钟。节目内容分布上,第1至30集,《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调研十位各领域专家,展现节目的调研过程;第31至80集,由央广文艺之声主持人董彬探班《国家宝藏》第三季录制现场,采访当集馆长、国宝守护人、今生嘉宾等;第81至100集,由主持人董彬访谈幕后工作人员。这三部分内容,将配合涵盖电视端《国家宝藏》第三季的播前、播中和播后阶段。
《国家宝藏》自播出以来,一直尝试用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打破和重塑博物馆系统固有的表达方式,让普通观众也能领略到文博领域的无穷魅力。而《国家宝藏·挖藕季》所展现的就是主创团队为创制精品节目、释放文博魅力,所开展的筹备和前采过程。节目带有浓郁的幕后探秘色彩,从《国家宝藏》内容延伸,由《国家宝藏》团队制作,具备《国家宝藏》品质。
从泥塘中“挖藕”的过程,与媒体人探索文博以及《国家宝藏》制作的过程非常相似,艰难却值得。“挖藕”谐音“哇哦”,是来自二次元的谐音梗,节目视觉和听觉包装都来自“挖藕”和“哇哦”的幻化,旨在和听众一起挖出“鲜藕”,收获“哇哦”。这是节目组对《国家宝藏·挖藕季》的解读和期许。
“挖藕”就要有“挖藕人”,还要有“荷塘”。“挖藕人”是节目主持人和主讲嘉宾,也是节目的表达主体。“荷塘”,指每期节目围绕的一个文博专业领域,如考古、历史、博物馆管理、天文、建筑、戏剧、戏曲等。主讲嘉宾是来自不同“荷塘”领域的顶级专家和学者。“藕”是从节目一开始就抛出的问题、话题或结论。节目从不懂就问、不怕露怯、刨根问底、辅助翻译的听众视角出发,带领听众一起品尝“鲜藕”、一起体会“哇哦”。
《国家宝藏·挖藕季》以“问藕”“挖藕”“得藕”作为每期节目的对话流程。“问藕”,由主持人在节目开篇,问出一个大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藕”。“挖藕”,由主持人和主讲嘉宾通过讲故事、打比方、横向纵向对比等方式,抽丝剥茧、深入浅出的“挖藕”。“得藕”,是在听完整期节目后收获的答案。主持人会在节目最后复盘“淤泥解作白莲藕”的过程,表达自己在其中感受到的激荡。
“考古是不是官方盗墓?”“风水是不是封建迷信?”“为什么要追索流散海外的国宝?”“中国人不能不知道的十幅国画”“这部古装剧,被史学家点赞了”“为什么古代皇帝总爱夜观天象?”……这些绝不是标题党,正是节目要带听众挖出的“荷塘鲜藕”。听众会从主持人和主讲嘉宾,两位挖藕人的追问、解读和总结中,感受文博“鲜藕”带给自己的无穷魅力、无限遐想。
在嘉宾选择上,《国家宝藏·挖藕季》节目组也颇费苦心。他们都是各自学科和文博界的“顶流明星”:故宫学院院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专家、纺织考古学科奠基人王亚蓉;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彭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陶瓷考古专家秦大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付巧妹;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冯海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学者董梅;国家一级演员、戏曲导演徐孟珂;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黎耕等等。这个超强阵容将在《国家宝藏·挖藕季》与听众一起“鱼戏莲叶间,挖藕5000年”。
一直以来,《国家宝藏》口碑载道,好评如潮。这次第三季的归来以“荷塘挖藕”拉开序幕,令人期待。这是在呈现历史,也在创造历史。当一个节目,以“挖藕人”的方式深耕自己,以“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爱上博物馆”要求自己,以用“这世上,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来坚守自己,那么她必然能够赢得千万观众的心。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八
时隔40年,《国家宝藏》续写“九色鹿”的今生传奇
1981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改编的动画作品《九色鹿》风靡一时。因为那段舍己救人的荧屏故事,“九色鹿”作为美丽、善良和正义的化身,定格在了无数70后、80后的记忆里,也成为无数国人关于敦煌之美的启蒙。
40年后,“九色鹿”重返荧幕。她以“国宝守护人”的身份现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不仅再度勾起了一代人美好的童年回忆,也开启了观众深度了解敦煌、亲近敦煌的热忱之心。
在动画故事里,九色鹿是人类的守护神。那么在现实世界中,谁创造了九色鹿,谁守护了九色将鹿,又是谁她和同伴们的故事沿着丝绸之路传遍远方?
1月3日晚,第三季《国家宝藏》第五期节目走进敦煌莫高窟,不仅带领观众感受它“凝千年艺海之精髓,汇四方文化之瑰宝”的浩瀚气象,也通过《鹿王本生图》、敦煌遗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莫高窟第220窟三大国家宝藏,讲述从“一个人的执着”传承开来的“一群人的坚守”,并试图启迪今天的年轻一代续写这场文化的接力,缔造敦煌艺术新的巅峰。
爷孙三代守护敦煌壁画
88岁老先生64年零失误,却称“我们一家只是泥瓦匠”
《鹿王本生图》的前世故事发生在1945年:深夜的戈壁中,“敦煌守护神”常书鸿骑马追逐离开敦煌的妻子,意外坠马昏厥的他,醒来后发现九色鹿出现在身旁,给了他重新选择的机会:“是时候停下来了,要是再继续下去,你将失去一切财富,你会后悔的!”
舞台上,辛柏青饰演的常书鸿眼神坚定:“虽然我没有信过佛,但我心中也有佛。我的佛就是莫高窟,我的至爱就是莫高窟,所以无论任何艰难险阻,我都会与它终生相伴。”
《国家宝藏》借用虚拟技术让“九色鹿”和“常书鸿”同台,并邀来配音老师丁建华重现动画片中九色鹿的声音。与其说节目是在致敬经典,不如说节目是以致敬经典之名,致敬所有为守护敦煌文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们。
在第一季《国家宝藏》时,“永远的敦煌少女”常沙娜就曾讲述过父亲常书鸿先生痴守敦煌半个世纪的故事。1935年,因为偶然在巴黎街头看到由伯希和编辑的《敦煌图录》,他备受震撼,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哪怕妻离子散,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离他而去,甚至被提醒守在莫高窟将是“无期徒刑”,常先生也从未停止对敦煌艺术的保护。
莫高窟九层楼檐下的铁马风铃,苍凉传响。与它遥遥对望的黄沙之下,是常书鸿永远的安息之所。在他身边,还长眠着众多为敦煌奉献的人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选择归根大漠,隐身于世,生死相守。
本期《国家宝藏》讲述的爷孙三代守护敦煌壁画的故事,让观众从更加平凡的视角深切感悟了一次“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已经88岁的李云鹤老先生,在莫高窟做了64年的文物修复工作,他这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近4000平方米的壁画,500多身的塑像,在他的手下重获新生;儿子李波今年56岁,莫高窟第220窟是他看着父亲修复起来的,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回到大漠,干了父亲的老本行,他说,每次从外地回来有一种生命的兴奋,于是一干就是30多年;31岁孙子李晓洋是在敦煌出生,在莫高窟第220窟边上长大的,如今也已从事了10年的壁画修复工作,他想象着自己的孩子未来也会虔诚地守在敦煌,把爷爷的手艺和理念传承下去……
修复壁画64年,李云鹤老先生从零起步,练就了一身本事,如今仍在一线发光发热,他却谦逊地称“我们一家不过就是泥瓦匠”。老先生这一生最骄傲的就是64年零失误,面对不够认真的徒弟,他会跟孩子们说:“佛像就是不会说话,会说话你修不好就去法院告你们去!壁画比我们自己的肉都金贵,肉可以再生,而壁画不能!”
如今的敦煌研究院,已从建院之初的18人,发展到1473人。在世代守护下,莫高窟这座凝结着人类千年文明的璀璨瑰宝延长了生命,也深情诉说着“我心归处是敦煌”的执着。观众们说,这个故事和“给兵马俑拍照的人”一样震撼人心,他们从事着自认为“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抱朴守拙,工于匠心,而这样的热爱,可能是对时光对浪漫的表白了吧!
“后九色鹿时代”的启思
吾辈当努力,让世界看到敦煌艺术新的巅峰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一个沟通中西的商贸重镇,留下举世瞩目的人类文化遗产。
在漫长的岁月里,无数艺术家走进黑黝黝的洞口,未留下名字,却留下丹青千壁,将近八个世纪的灿烂文化凝结在45000平米的壁画中。六万多件的敦煌文书,上起十六国,下至北宋,因为战乱曾被迫封存。千年之后,洞口重见天日,却又逢乱世,洞内宝物大量流散海外。
饱经沧桑的敦煌,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一面辉煌,一面血泪。如001号讲解员张国立所说:“敦煌,是一节历史课、文化课、艺术课、地理课、传承课。”80多年来,在一代代人的悉心守护之下,敦煌文化逐步从悲凉中走出来,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本期《国家宝藏》从《归义军衙府酒破历》一分为三段的颠沛流离命运切入,讲述了一件国宝是如何在中国众多考古学者的苦心奔走下,在日本青山先生一家的无偿捐赠下,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支持下,得以全卷“合璧”。见证了文物回归之旅的原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永增先生说:“未来我们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中国文物回到祖国,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出生于这片土地,更重要的是为了掌握中华文明的发言权。当然,我们也向全世界的学者敞开怀抱,因为这不仅是敦煌的历史遗存,更是敦煌带给全世界的共同财产。”
对敦煌文化更好的保护,是对它的传承和光大。回望历史,常书鸿、张大千、徐悲鸿、董希文、关山月等美术巨匠都是受到了敦煌的熏陶和滋养;冯健男等老一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创作匠人们,当年也是根据莫高窟的壁画,创作出了经典的《九色鹿》。
节目特别从《九色鹿》衍生开来,回顾了“一座上美厂,半部国漫史”的辉煌。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为代表的第一次高峰,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九色鹿》《哪吒闹海》《三个和尚》《葫芦娃》为代表的第二次高峰,曾经的中国动画享誉世界,斩获过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大奖、第17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等重磅奖项,并影响过众多的动画人——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导演、“动漫之父”手冢治虫,就是看了中国动画片之后放弃学医;凭借《千与千寻》封神的宫崎骏,也是因为中国动画,萌发了将动画作为终身事业的想法。
辉煌属于过去。“后九色鹿时代”的新一代文艺工作者,同样在沿着前辈的路,进行新一轮敦煌文化以及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孵化。当我们放眼望去,会发现“艺术之花”正越来越多地绽放在我们的生活里: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电影《英雄》《妖猫传》等无数影视剧的场景还原来自敦煌莫高窟;奥运会开幕式的飞天、舞蹈《丝路花语》《千手观音》,无数的美妙身姿来自敦煌莫高窟;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顶彩绘、民族文化宫的建筑装饰、福娃欢欢头上的火焰造型,无数的纹饰元素也是来自敦煌莫高窟……
80岁的冯健男老先生说,当年,他们怀着朝圣的心情打开了敦煌的艺术之门,在简陋的环境里日夜兼程,你追我赶,并把这股“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精神气儿贯穿了整个的创作生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否看到下一部像《九色鹿》般的传世经典,也让世界看到敦煌艺术新的巅峰呢?看着《九色鹿》长大的常书鸿先生的外孙崔冬晖、新一代“上美影”人田懿在节目中给出了他们坚定的答案,我们也有理由期待——这场文化的接力之路,将在吾辈脚下走得更加宽阔而自信!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九
2月17日,正值大年初六,中国内地实力唱作人王铮亮现身CCTV《国家宝藏》第三季盛典,在节目中演唱了新曲《怀归》,歌曲荡气回肠,讲述了杨慎和黄娥感人至深的浪漫爱情。
《怀归》这首歌曲发行于2020年12月,作为《国家宝藏》第三季午门前世传奇的插曲上线,纪念了明代才子杨慎与其妻子黄娥至死不渝的爱情。这首歌曲由著名音乐人关大洲作曲及编曲,并且在《国家宝藏》中饰演明代才子“杨慎”的是著名导演演员冯小刚,这也是2013年后王铮亮与冯小刚自《私人订制》插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后的再度合作!
在《国家宝藏》第三季盛典的舞台上,王铮亮首次演唱这首歌曲,搭配两名青年舞者和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将夫妻二人泪别江陵,四季流转变迁,35年未曾相见的思念与遗憾表达的淋漓尽致,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日月流转芳心永不会变”!
在新的一年,我们相信王铮亮依旧会保持初心,为华语乐坛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优秀歌曲,在唱作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季《国家宝藏》观后感400字篇十
@文艺工作 今天你推动增强文化自信了吗
2017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谈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三个“更”突出文化自信的基础性与稳定性,也彰显了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重要性。
文艺是文化的一种展现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文艺在传承经典、输出文化、彰显大国自信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文艺工作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深入实践,文艺工作者在为人民群众带来喜闻乐见的作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文化观念与文化行为。
在文化传播中创新文艺工作,打造优秀文艺节目。文艺工作承担着文化传承与输出之大任,在传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上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要时时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文艺工作者犹如文化自信道路上的引路者,引导大众去传承我们悠久的辉煌历史、去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去了解我们先进的现代文化。以央视文化类节目为例浅析文艺类节目对传播文化,夯实文化自信的积极影响。作为文化输出类节目《百
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以不同领域的文化知识吸引广泛的观众去了解我们的文化,认识我们的文化从而真正信任我们的文化。《百家讲坛》作为传播知识文化的典型节目,创新科教知识传播形式,让文化传播更有趣、更有意思。《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以文艺节目的形式传播我们优秀的诗词、诗歌文化。所谓文以载道、歌以咏志,此类节目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经典走向群众,让美育教育滋润成长。同时,此类形式的美育节目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于古人实现了古今对话,让我们在古人的诗词言志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文化的熏陶。《国家宝藏》则是以各地博物馆为主,展现我国各个时期的历史、人文、风俗等。受《国家宝藏》节目的影响我每到一个城市便先去当地博物馆看看,现如今依旧清晰记得在上海博物馆时保安大哥给我讲述馆藏文物历史时的自豪与自信。在文化传递中沉淀文艺工作,塑造精良文艺作品。文艺工作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发扬之重任,任重而道远,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是能引发共鸣与反思的,是值得反复琢磨与思考的。如电影《无问西东》讲述了四个不同时空中几位年轻人的选择和命运,看完电影不仅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在艰苦环境中克服困难、一心为国的爱国精神,而且不由思考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我们这代人能为祖国做出什么贡献?文艺工作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欲望需沉淀自身、需静心坚守初心、用心打造作品。现如今流量明星、各路网红等占据各大空间,真正静心打磨作品的却寥寥无几。实际上,流量明星应承担传播文化之责任,多加积累,厚积薄发。各路网红也应承担传播文化之重任,植根文化,用心表达。正如习总书记2019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会联组会时所言:“大师、大家,不是说有派头,而是说要有大作品。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只想走捷径、搞速成,是成不了大师、成不了大家的”。因此,文艺工作者要静心、用心,努力去打磨精品、塑造经典。
文艺工作要想推动文化自信,必须走进实践,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必须于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深入民心的经典;必须“创新+静心”,用心用情用功发扬优秀文化、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