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心得观后感600字(精选3篇)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心得观后感600字 篇一
唐山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大自然灾害,也是我国现代史上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纪录片,深受触动。这场灾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珍惜生活,关心他人,也让我明白了人类的坚强与希望。
纪录片中,唐山大地震的场景让人痛心疾首。建筑物倒塌、火海蔓延、人们四处奔逃的画面让我不敢置信。这场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了无法想象的痛苦和损失。然而,令我惊叹的是,在这场灾难中,人们展现出了令人感动的坚强和勇敢。他们不畏艰险,互相帮助,共同抵抗灾难。这种团结和互助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唐山大地震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在这场灾难中,许多无辜的生命遭受了不幸的厄运。他们或被埋在废墟下,或被火焰吞噬,或被恐惧和绝望所笼罩。看到这些画面,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对生活的不满和抱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完美。因为在灾难面前,那些曾经看似困扰的问题都变得微不足道。
唐山大地震中的幸存者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们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家园,但他们没有被打倒。相反,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努力重新站起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类的坚强与希望。这让我明白,无论遭遇何种困难,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新找到希望。
通过观看唐山大地震的纪录片,我不仅了解了这场灾难的严重性,也学到了许多人生的真谛。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珍惜眼前的幸福;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互助和团结的力量;我也明白了人类的坚强与希望,只要我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建美好的生活。唐山大地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心得观后感600字 篇二
唐山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极其严重的灾难,也是我国现代史上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纪录片,深受震撼。这场地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社会的责任。
纪录片中,唐山大地震的场景让人心惊胆战。建筑物倒塌、火海蔓延、人们四处奔逃的画面让我不寒而栗。这场灾难给唐山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然而,我也看到了人们的坚强和勇敢。在这场灾难中,许多人毫不犹豫地冲进危险的地方,救助受困的人们。他们放下一切,只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唐山大地震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自然的力量始终是无法抗拒的。这让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宝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完美。因为生命的脆弱让我们时刻都应该心存感激。
唐山大地震中的幸存者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们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但他们没有放弃。相反,他们挺身而出,积极面对生活,重建家园。他们的坚强和乐观让我深受感动。在灾难面前,我们不能沉沦于悲伤和绝望,而是应该勇敢地面对,积极地面对。
通过观看唐山大地震的纪录片,我对这场灾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人生的真谛。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珍惜眼前的幸福;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无私奉献的力量;我也明白了人类的坚强和勇敢,只要我们勇往直前,就能战胜困难,重建美好的生活。唐山大地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社会的责任。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心得观后感600字 篇三
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那么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心得观后感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方便大家学习。
更多的唐山大地震的心得观后感请点击下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生经历,但仍然令我极为震撼。
观看了刚刚上映的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万分。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小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耐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助,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其突破6亿元的票房向世人证明它无疑是相当成功的,确实,不愧是大导演导的电影,这部影片在催人泪下的影视效果之余,让人感触良多,笔者从个人的感觉漫谈一下该片成功的几个方面:
整个故事情节精彩而完整,前后呼应。影片以唐山大地震为历史背景,从著名演员徐帆饰演的母亲痛苦无奈在女儿和儿子之间,选择放弃女儿救出儿子,导致侥幸幸存下来的幼小的女儿登对此心灵遭受沉重打击而引出的故事为电影主线,这个故事选得非常成功,震撼人心,活生生骨肉分离的震慑力一点都不亚于《泰坦尼克号》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故事情节铺展合理,展现生命的脆弱和真、善、美的情怀。6000多万重金打造出来的大地震惨烈的场面,篇幅恰到好处,充分展示了编剧和导演对整个影片节奏把握的功力,使人们不要忘记30多年前那次惨痛的大自然灾难,又紧紧围绕故事主线展开。影片中女儿登遭受的巨大的心灵创伤使她几十年不愿与母亲相见,让人觉得合理,情有可原。在养母弥留之间,她温柔的贴着养母的面说,爸爸爱你,我也爱你。这是一个很善很美的瞬间,这一刻,这位养母一定觉得为养育登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人要学会感恩,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品质,影片用这一句温柔的话昭示了这个简朴而重要的道理。而登的亲身母亲因为绝望无奈放弃登而负疚了一辈子,一样痛苦的心灵关闭了本能属于还年轻的她的幸福。经历汶川地震救灾场面的登最后理解母亲当时的痛苦与无奈,与母亲尽释前嫌相认,这些情节都过渡得相当自然感人,令人扼腕信服。
演员的表演自然、到位,徐帆、“老戏骨”陈道明的演绎让影片增色不少,几位年轻演员表现也出彩,有一处小的细节:高大帅气的研究生师兄在送新生登去女生宿舍的途中,示意远道而来正内急的登上洗手间,登愣住了,没想到这位酷毙了的师兄如此细心体贴,影片后来两人很快成为情侣并导致登未婚先孕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看似不经意又非常巧妙的画龙点睛之笔又完全可以与电影《阿凡达》严谨的故事设计媲美。
可以预言,成功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会是影视界众多奖项的宠儿,如果国外不对中国电影有偏见,对中国文化有一些真正的了解,笔者甚至认为,外国奖项也可以收获良多。我感动嘘唏之余,为咱们中国人能拍出这么好的特定题材的影片感到振奋和高兴。而影片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与感恩的伟大更是一切奖项所不能涵盖的成就与贡献。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遗留下来了。仿佛是不再痛苦的痛苦,仿佛是不再悲哀的悲哀。最近我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是2020年第一部我从开头一直哭到结束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这部灾难性的电影,它以元妮一家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丈夫,而女儿和儿子一起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妻子选择救儿子,女儿在被救之后,找不到亲人而被收养。地震中的抉择让活下来的元妮一直愧疚,而女儿方登也一直不能原谅母亲关键时刻的抛弃自己.唐山大地震不仅给他们带来肉体的痛苦,更给活下来的这些人的心里撕裂了一道口子。
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无论是元妮还是方登的养父母还是电影中仅仅出现一次的方达的姑姑,演员演的都是极为自然,质朴的语言流露出饱满的情绪。(这些人是艺术家,而现在的小明星真的比不上呀!)平凡的生活细节中透出了生活的真实,同样也透露出灾难的恐怖。
电影中我记忆最为深刻的镜头就是在死人堆里醒来的方凳,小小的她穿着破旧的衣服,迷茫地站在灾难里,无所依靠。(这一幕真的记忆深刻)还有一个镜头是每到祭祀的时候,整个唐山一片片的烧纸的人们,大大小小的光亮都是死去的人们。这样的唐山让人震撼。
活着的人们依旧要生活下来,我们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而更多的人却永远,或者长长久久的困在废墟之中。时间一点一点磨合着伤口,我们希望他们灵魂得到安息,也希望活着人可以得到救赎!
方登说:“不是我不记得,而是我忘不掉!”活下来的人似乎更为痛苦。我们也许可以很快建设家园,却不能很快抚平灾难中失去亲人的伤痛!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不仅仅让我们记住灾难,而是让我们明白那些活下来的人们依旧值得我们尊重。他们一直渴望着理解!一直守护着亲人们记忆。
一部电影的价值不仅仅源于它当下的意义,而在于在更远的未来(或者更为广博的历史中),它依旧记录着一段人的悲欢离合,承接着一代人的记忆,而《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而这样的电影它是有价值的,不是商业的价值,而是人文价值。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刚开始没有什么感觉,直到听李元妮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我的心里忽然受到了震撼,因为它教会我要懂得珍惜。
小盆里的蔬菜,鱼缸里的热带鱼,玩耍的小朋友,和睦而快乐的家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随着大地的一次抖动而成为过眼云烟。在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后,我们可以指责老天的不公,痛惜已失去的一切,可是在这一切还牢牢握在我们手中时,我们曾如此珍视它们?
李元妮在片头给过女儿一个承诺:“明天,妈再给你买西红柿。”“明天。”是一个多么平凡的字眼,在我们的口中不是也有很多明天吗?——“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吧。”“孩子,我明天再陪你玩。”……有时我们确实是因为太累了,把事情暂搁到了明天,我们也许在明天来临时,以另一个理由将是事情推到了更遥远的明天。然而可曾想过,我们其实就像那只“明天再垒窝”的鸟儿,明日复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浇个猝不及防。
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恰恰便是这个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看似枝繁叶茂,充实繁密,然而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零了,往往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一看身边熟悉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太过熟悉,熟悉到我们总是天真地以为他们永远会陪在我们身边,不会消失。然而在灾难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点小小的变动都会让我们失去珍贵的事物,因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许多人总是恐惧着世界末日的到来,然而恐惧又有何益?我们既然无力与自然对抗,那么就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学一些知识,多运动运动,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并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决人生中每个未了的心愿,但平时我们至少可以多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那就追悔莫及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一场灾难,一段亲情,构成了中国电影史的一座丰碑,《唐山大地震》一部投资一个多亿的巨作,记录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天灾,7.8级的震动,24万同胞,在地震中消逝的生命,在残垣断壁中复生的人心,多么伟大的力量.
是的,我从未亲身经历那场可怕的灾难,但我能感受到恐惧、绝望,毕竟08年的四川大地震我经历了,那瓦砾中渴望的眼神,那房梁下伸出的双手,那微弱的呼吸……一幕幕回荡在脑海,至今记忆犹新.
《唐山大地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就是那4分钟的特效地震画面,充满了视觉上的刺激,与精神上的震撼,仅仅几分钟整个唐山便沦为荒城,让人不禁深深叹息,但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危急时刻,活着的人自发拿起铲子,铁锹,救助被埋在瓦砾下的生命,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赶来了,还有我们可爱的人民解放军,伴随着余震、房子倒塌的危险,人们团结一心,奋起抗震,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也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十三亿也足以战胜一切困难.人心的力量是伟大的,是不可抗拒的.
几年后的今天,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人们依旧自觉地挑起责任,解救被困人员,全国各地的人们依旧这样的默契,他们纷纷伸出援手,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送去温暖,在这样一批人中,也不缺乏唐山当年经历和未经历灾难的人们,他们是最能了解四川人民心情的人,他们也要为和当年帮助自己的同胞做点什么,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这句浅显易懂的话在此时得到了验证.
《唐山大地震》传达的不仅是那段扣人心弦的灾难,还是一段浓浓的母爱.
整部电影以一段感情为线索,记叙了当时的可怕灾难以及数年后唐山人自觉聚集到四川灾区,展开救援.看了这部电影后,不得不讲这段让人落泪的亲情.一位母亲在弟弟和姐姐同时被压同一块水泥石板下,却只能救一个,这样矛盾的心情,谁能理解,救了弟弟,就要失去姐姐,救了姐姐,又要失去弟弟……
最终,母亲就的弟弟,背负着一生的罪责和愧疚,即使到了花甲,也总是念叨着一句: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然而超出预料的是女儿的出现,从那装满遇难者尸体的卡车里侥幸活过来的小女孩,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面对如今的女儿,一位母亲跪了下来,愧疚,欣喜,难过,惊讶,随着泪水全用了出来,这也是全篇最感人的所在.
一位母亲,一个女人独自承受了30多年的良心谴责,是多么不容易啊.
整部电影充斥浓浓的爱,即使是恨,也在最后的一跪中,被磨得一干二净.
爱与恨、情与悲.这样纠结,但人心总能将这种纠结化为平淡.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如果说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如一剂猛药般给予观众心灵猛烈的撞击,那么姚晓峰导演的同名电视剧则像小火慢炖的营养品,这剂营养品不仅能疗伤,更能让观众在关注灾后人们情感重建过程中若有所思,后有所为。
有一句略显冰冷却不无道理的话说“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这句话说着容易,可是对于每一个经历了地震灾难的人来说,都是一道绝大的难题。每次地震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看到所有人都在出钱出力的帮助灾区人民,又有谁能不为之震动;看到汶川地震出生的孩子又在雅安地震中丧生,又有谁能不为之遗憾;看到无私的母亲总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予孩子活下去的希望,又有谁能不为之感动。在这个“敏感”时候热播的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在平心静气的看过几集之后才真正发现,姚晓峰导演赋予这部剧集的是满篇鼓励人们坚强的正能量,而观众感受到的亦是真诚、温暖和对心灵深处的慰藉。
姚晓峰导演被誉为“治愈系”导演,无论是《叶落长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还是正在热播的《唐山大地震》,都能让人在演员的一举一动,台词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导演想要传达的积极向上的态度。相对于如今满屏的穿越、抗日等题材来讲,姚晓峰导演的作品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功效。拿《唐山大地震》来说,观众能明显感觉到姚晓峰对细节的追求和情感的雕琢,小登对王德清的感情、小达对小林的感情……尽管所用篇幅不多,但是这其中的感情挫伤和亲情修复却让人感同身受。
小登和小达自幼跟父亲的关系更和睦,可惜一场大地震却夺走了亲生父亲的性命。在之后的很多年,两个人不得不重新接受生活中的另一个“爸爸”。因为篇幅所限,所以冯小刚的电影版中,并未着重对此描述,而姚晓峰导演却深谙观众的情感所需,增加了王德清的内心纠结,我想这不仅仅是还原原著,更是在还原现实。一个人在地震中失去亲生女儿,又怎么能如此轻易的接受另一个女儿?正因如此,导演陈铺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来化解这对非亲生父女的矛盾,直到后来的相依为命。导演在传达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或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也在告诉经历了雅安地震的灾民,地震过后,也许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会面临家庭的重组,人不能一味的生活在过去,活下去就有希望,活下来就要往前走。
电视剧版的《唐山大地震》更加重视对原著小说的真实还原,也因为电视剧独有的优势,可以将震后人们的生活变化、心灵波动更加细致入微的娓娓道来,足够细致的剧情铺垫让剧集看起来更加完整、丰满。更难能可贵的是,导演用偏文艺的手段再现了这样一场旷世的灾难,讲述对于这样一段历经磨难的亲情故事。文艺的壳让演员的表达更细腻,让情感的爆发更震撼,对观众的回味经久不息。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今天下午,潘宏约我和雨晴去电影院一起去看《唐山大地震》。
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发生于中国唐山的里氏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
电影刚开始不久,姐弟两在屋子里熟睡,突然,天空发紫,接着就发生一场巨大的地震。因此,姐弟两都被压在了同一个石板上面,当时救护员要在姐弟中间选择救谁,母亲选择“救弟弟”。母亲的三个字深深地刻在姐姐的耳旁。
母亲带着缺了一只胳膊的儿子开始新的生活,而死里逃生的方登被一对军人夫妻领养,从此与亲人恩断义绝,她再也不想去认那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电影看到3份之2时:王登上大学期间和一位研究生的师兄恋爱而怀孕,因方受到1976年大地震的刺激,所以方登要把孩子生出来。
直到32年后,在汶川救灾前线,姐弟俩一同参与抗震救援,学医的方登深深体会到一个母亲当时的心情,她偶遇弟弟方达,两人一同回去看望母亲。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方登回到家,母亲给她下跪时的情景和方登在父亲坟前后悔,痛哭流涕的样子,一声声的对不起使我泪如滂沱。
母亲的伟大,是无法形容,在一些困难的抉择面前,无论他们做的对与否,我们都要原谅他们,因为父母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
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最后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电影的最后,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母亲李元妮在面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但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己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当方登听到 “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己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直都没有再嫁,是因为她的心里一直放不下方大强。她也没有离开唐山,因为她怕方大强和方登回家,会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讲一次家的地址,讲了整整32年。母亲心里憋了32年的是对方登的愧疚,她这32年来,一直都在忍受着折磨。
养父母给予方登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对待方登视如己出,把她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表达了人性的关怀,拍得非常真实,非常震撼人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这一天,我早早地起床来到学校,因为学校组织看《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这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国产大片,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来到电影院时已是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闹。
电影开始了,成群结队的蜻蜓飞来飞去,好像在说大地要地震了,突然间,电闪雷鸣,乌云密布,整个大地一片黑暗。大强和元妮感觉不对劲,从货车里探出了头,一看是地震了,他们俩很快从车里逃了出来,正在这时,他想到了家里的两个孩子,正赶去救他们,可差点被房屋倒下的砖头打倒了,大强赶紧把元妮往外面推,元妮终于逃了出来,大强却永远离她而去,地震过后,元妮伤心地来到救援现场,突然,她听到有人在喊找到了两个孩子,她激动地跑了过去,原来是她的孩子埋在石头下面,而且只能救出一个孩子,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中,她做出了决定,救出了她的儿子,而姐姐被车运到了死人堆,幸运的她还活着,被解放军叔叔收养了。很多年过去了,唐山大地震恢复了平静,姐姐和弟弟都长大成人了,各自都有了自已的事业。
2008 年,发生了文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赶去现场救援,他们偶然相遇了,弟弟让姐姐认识了自己的亲人,一家人终于团圆了,从此她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让我感受到了地震无情,人性的脆弱,以及最重要的是亲情的可贵,生命的顽强。活着真好,它告诉人们,一切灾难只是暂时的,灾难并不能打垮人们,它只会使人们更加坚强,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它还让我想到,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今天放假,没事搜了“唐山大地震”来看,一句话震撼匪浅!
我首先承认我为之流泪了。我不知道要写什么,或者是凌乱的思绪,但是我已经很久没这么感动了。
与其说是唐山和汶川地震带来的震撼,倒不如说是那厚重的母爱感染了我。以前不懂事,总是和妈妈吵嘴,吵后就后悔,妈妈说没关系,天底下哪有母亲会对子女记仇的呢,我不信这句话,但是看了方凳和剧中母亲的情感之后我相信了,我也明白了这份真爱。
唐山大地震距离我们太远,因为那时还没我们的生命。只记得汶川地震时,我整整一个月都没精神,没和任何人争吵过半句,因为我觉得生命能得以延续,就已经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好争好强的呢。感谢那次地震给我带来的心灵洗礼。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对自然灾害有了更多的惧怕感,不是怕对自己带来的什么,而是怕给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等等带来灾难,今年8月份又莫名的来了场泥石流灾害,夺去了上千人的生命,我为之伤悲。然而就是那让我痛斥的天灾时,我儿子诞生了,就是国家设为哀悼日的8月15日,这为我带来莫大的幸福和成就感。或许这一切都是天意。我只能说我对生活更加热爱了。
地震,洪涝,泥石流等等,都是考验人民的经历,仅是经历而已,再大的灾难总将成为历史,大爱无疆,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曾经我是不以为然的,以为是用来安慰人的话,而今我深信不疑。没有奉献和爱心,剧中的方登也不可能再汶川地震中碰到失散多年的弟弟,得以对母爱的重新认识的机会。
这部电影,同时在有限的生命这个课题上也充分表露,我不知道该如何写,但是知道我会更多的珍惜我的生命,和我对家人朋友的那份情。
2021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心得观后感6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