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读后感范文五篇(精彩3篇)
留德十年读后感范文五篇
篇一:留德十年读后感
在留德十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有幸读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让我对德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对其中两部作品的读后感。
《哥德尔、埃舍尔、巴赫》这本书由德国数学家霍夫斯塔特(Douglas R. Hofstadter)撰写,以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埃舍尔的艺术和巴赫的音乐为线索,探讨了数学、艺术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数学的美感有了更深的认识,还让我意识到了艺术和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创造力和思维方式的启示,也激发了我对跨学科研究的兴趣。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德国作家斯特恩写的一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在德国社会中的成长和奋斗。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这本小说揭示了德国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现实。我被书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打动,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同时,这本小说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在德国的生活和成长,以及我对德国社会的认识和参与。
通过阅读这两部作品,我对德国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德国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传统而著称,而这些作品正是德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在留德十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德国人民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以及他们对艺术和音乐的热爱。这些都让我对德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我对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欲望。
留德十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读书,我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德国的学术环境中,我学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德国人民对文化和艺术的热爱,这让我对德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相信,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中,这些经历将会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
篇二:留德十年读后感
在留德十年的学习生活中,我读过许多感人肺腑的作品,其中两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诗经》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的诗歌以其深情和朴实感动了无数读者。通过阅读《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这些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热爱,更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共通性。通过阅读这些诗歌,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更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在家族仇恨的阻挠下,为了爱情而选择自杀的故事。这个故事以其深情和悲剧性打动了世界各地的读者。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莎士比亚的文学才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他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个故事中的爱情和家族仇恨,不仅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更揭示了社会和人性的一些问题。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学到了一些英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更培养了自己对戏剧和文学的兴趣。
通过读这两本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文学不仅能够让我们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更能够让我们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留德十年的学习生活中,我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扩大了自己的视野,还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我相信,这些经历将会对我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留德十年读后感范文五篇 篇三
在《留德十年》一书里,很多地方都可见季羡林对女房东欧朴尔太太的回忆。书中详细叙述了季老先生在饥寒交迫和生命濒危中刻苦求学的生活,令人感慨。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留德十年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留德十年读后感1
读过了季羡林老先生的《牛棚杂忆》《清华园日记》,对过来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求学之路和生活形态越发猎奇,于是又持续找来他的这本《留德十年》。季老在这本书里翔实地记载了他是如何走上出国求学之路,如何千里迢迢奔赴家乡,如何在欧洲辗转求学,如何阅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初如何费力含辛茹苦重返故乡。作爲同在海内求生活的笔者来说,一方面书中提到的不少阅历读来都颇有共鸣,另一方面也深感时代变迁给留学这件事带来的变化。其中有三段阅历的描写令笔者印象最爲深入,即他坐火车跨越欧亚大陆的旅途,在哥廷根大学努力图学的进程,以及二战迸发后所蒙受的烽火洗礼。
远赴家乡
在十几个小时就能飞到地球另一端的时代,花十多天坐长途火车的阅历真实漫长,足够发作太多风趣的事情了,光是吃喝的成绩就够讲一大箩筐,更何况大局部时分言语都不通。季老的一大篮列巴,香肠,黄油和罐头再加上装热水的铁壶,引出了不少故事,比方经常讨要热水喝的老太太,餐车效劳员的那些飘香却昂贵的食物,被海关人员细细反省的铁壶。大学时代笔者本人也经常坐卧铺火车,那时分也像季老一样是个穷先生,简直从不买餐车的食物,觉得不实惠,都是提早买一大包零食,在车上和熟识的不熟识的人天南海北地神侃,在各种接地气儿的故事中,一车人共同等待一个逐步接近的目的地,那种情怀是坐飞机的高时效性所无法给予的。风趣的是,季老虽舍不得花钱吃牛排,却在火车站花五角美金向农民买了一颗大松果,只由于从没见过那麼大的松果,“太心爱了”。花这样看似无谓的钱,反倒让我觉得有些打动,穷酸又严肃的大学者,内心也保存着一片对美妙大事物的顾惜。
求学之路
在德国的十年学术生涯中,季老也像每一个求学的人一样阅历过各种迷茫和波折。他坦率了本人对学习目的的坚定,课堂上听不懂时憋屈的怒火,得到决心的苦楚,看一个大学者讲述亲身阅历的这些过往,笔者时不时都会忍不住默默地在心里小声说,啊,我也遇上过这样的事情,原来不止是我会这麼想。于是仿佛不知从何处失掉了鼓舞和决心,对那些经常钻牛角尖的事情看开了许多。季老的求先生活也和如今的大局部博士生一样,每天从早到晚原封不动,除了吃喝拉撒简直都花在学术研讨上。他的目的很单纯很坚决,即便有长辈好意指点,他仍然不求官场通达也不求发财致富,只求学问。他在日记中写道:
在这比拟长一点的安宁的生活里,我能读一点书,读点现代有过荣光而这荣光将永远不会消逝的文字。
他凭仗坚韧的毅力,严谨治学的态度,最终越过龙门学成归来。深谋远虑的急躁和投机取巧的心思,有时分能偶尔成功,而更多时分则是要看耐性,功夫下到了,工夫自然会开花后果。
那个时代的留先生和如今一样,
既有勤劳刻苦的人,也有贪图吃苦的花花公子。某些低素质的中国先生租住过的房子,房东吃了亏便不肯再租给中国人,这种莫名冤枉的白眼笔者也曾蒙受过。西餐馆等国人聚集的中央充满着不文明的行爲和歪曲的潜规则,似乎缩影爲一个小型中国社会,如今在海内也屡见不鲜。季老不屑于同此类人交往,他侥幸地遇到几位一面之交,例如章士钊的儿子章用。坚持追求知识与真理的人走的都是一条寂寞之路,能遇上情投意合的友人,实乃人生之大幸。烽火洗礼
由于和平缘由,季老和几个同窗成了“无国籍者”,变为了彻底自在但不受维护的人。和平似乎一场噩梦,四处都充溢丰衣足食和轰炸要挟,头顶上飞机嗡嗡作响,海洋上的人们却并不是每一个都在拼命逃进防空泛。季老遇见流膂力学威望教授在细心察看爆炸气流如何冲击毁掉一段短墙,地球物理学家前往去抓住时机做现场实验,吐火罗文专家在一片碎玻璃中伏案研读书籍,面对这样誓死忠于学问的巨匠们,有什麼好说的呢?对学问到达痴迷的境界,在如今这样物欲横流的太闰年代尚且不足为奇,在战时则可歌可泣了。
季老笔下的“挨饿”写的并不非常哀怨,虽然他也描绘了这种折磨是多麼难熬,但帮农民摘苹果而失掉许多土豆,想方设法爲老教授烤一个蛋糕,分享特供应盟国友人的牛肉和白糖的喜悦,偶尔遭到青田商人的热情款待,等等,这些事更凸显了稀缺的食物所带来的地道的打动。至于人身平安成绩,季老也没有把防空泛中和山上的规避一味描画成恐惧的苦难,进防空泛也带上书稿,山林也成了世外桃源,他写道:
在那种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依然是有的。在任何状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要苦楚,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对一个阅历过“铺地毯”式轰炸的人来说,生命的珍贵固然无需多言,而即便活在天堂般的环境里,人生的乐趣也会赋予生命最深入的意义。
巨匠往往笔触都极端谦逊平实,季老在这本书的前言也一再强调他写自传不是搞文学创作,而要追求“实事求是”四字。爲了反映最真实的记载,文中屡次间接援用当年季老的日记原文,比方思乡之情,被炮火轰炸的阅历等。甚至关于一些似乎不那麼值得大肆声张的方面,季老都直截了外地说了出来,比方爲了“镀金”而向往留学,对获得博士头衔的动机,等等。在描绘他的阅历和身边的人时,季老也采用近乎流水账一样的白描来记叙了许多琐事。但这样的写法并没有显得无聊,反而使得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留学之路的沧桑,点点滴滴之间很是感动人。
留德十年读后感2
把季老的《留德十年》读完了感觉真的挺不错的,像是一个长者在对你娓娓道来他在德国十年的生活,促膝而谈,身临其境的感觉。他的留学路其实也挺不容易的,为了留学,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经历了很多不为常人所知的磨难,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回想自己虽然很想出国留学,可是只是停留在幻想中,从来没有付出实践过。你要多学英语,多看英文书籍,要让自己的英文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因为如果有机会来临时,你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抓住这个机会,而不是让这个机会白白的消逝掉。所以英文就是你的利器,你要成为学前教育界英文讲得很好的一名幼师,将来有好的机会的时候,你才可以抓住。
一定要心存梦想心存希望,还有相信你一定可以实现的,一定要敢想敢做,而不是坐着空想。人都是走走才会走出一片晴天的,才会缕出头绪的。学好英语真的很重要,这是自己告诉你的。听英文歌曲还是不够的,你要做的事情真的是好多好多啊。希望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去国外的学前教育机构培训,那你要上省教育厅看看,去培训院看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如果有那就好好的抓住,先考上再说。
但是前提是你一定要考上啊,就是想出国看看了,世界那么大就是想要出去看看了,不想蜗居在这个小地方,不想做一个井底之蛙。想做一个经历过浮华世界的人,才能看淡世事的无常,才能恬淡安静的过好这一生。而不是一直想要跳出,而跳不出的心态。所以自己要积累,要蓄积能量啊,有好多的事情要做啊。只希望你能实现你的梦想,能走出看看并停留至少一年时间的梦想。不管是培训还是学习,这都是一个很好提高自己的机会。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要好好的努力,好好的加油哦。可是我觉得你的英文水平我真的不敢恭维啊,真的不咋地。你还是需要多加学习的,明白吗,我只是想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只有走出去,才能感受天之大,地之阔。才能更好的抚慰内心的躁动和不安,只有走出去,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的遗憾。
相信你一定可以走出的,加油哦。
留德十年读后感3
自从写过一篇读后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大想写了,仿佛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宣泄口,宣泄过就行了,留德十年读后感。但是我心里知道这远远不够。我转移了目标,那一摞书里还有一本《赋得永久的悔》,是我1996年9月在济南三联书店买的。同样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这是一本散文集,我当时读了满口余香,爱不释手。
正是这本书,使我对季羡林先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我当时还买了一本张中行的《桑榆自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多次了,我都尝试读一读,始终读不下去。同样还有一本书,放了快20年了,没有读下去,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一本散文集。其实我对卡夫卡是有相当的兴趣的,但是为什么读不下去哪?我也摸不到头绪。对于我这样的情况很少有,大概仅此两例,所以我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回过头来谈季老吧。
我又翻了一遍《赋得永久的悔》,和十几年以前相比,我越读却越觉得没那么好。有几篇文章我感觉写的很空洞,我指的主要是几篇游记,里面有很多的赞美,我不怀疑季老当时的感情,但是这样的文章我现在读起来没有什么滋味。当然也有些的很好的,象《赋得永久的悔》、《重返哥廷根》、《怀念乔木》……看了都能使人掬一捧热泪!
总体的感觉,这本后选的散文集整体水平比不上《留德十年》。《留德十年》里的每一片文章我都觉得好,字字珠玑。文章回忆往事,情真意切,言词质朴,毫无矫矜自饰,读起来犹如和先生对面闲谈,听他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满是对故人之思。
在开篇《留学热》里,季老坦率地分析了当时的.自己患上:“留学热”的原因,写到自己一听到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我也是浑身发抖”!乃至一旦有了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虽然条件不好,费用只够勉强维持生活,还是努力争取去了。
在《章用一家》里,季老描写了章用的母亲,民国元老章士钊的原配吴弱男。真是让人一边看,一边笑:“ 她崇拜英国,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英国人的傲慢与偏见,她样样俱全。对英文的崇拜,也决不下于英国人。英国人常以英文自傲,他们认为,口叼雪茄烟而能运用自如的语言,大千世界中只有英文。因此,在……她来德国几年,连一句“早安”、“晚安”都不会说。 她每天必须出去买东西,无论有多大本领,多少偏见,她反正无法让德国店员都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无已,她就手持一本英德文小字典,想买什么东西,先找出英文,下面跟着就是德文,只需用手指头一指,店员就明白了。要买三个或者三斤,再伸出三个手指头。于是这一个买卖活动立即完成,不费吹灰之力,皆大欢喜,读后感《留德十年读后感》。
更绝的是,这位章老太太还养成了恶性发展的门第优越感: 她认为自己是“官家”,我们都是“民家”,官民悬隔,有如天壤,泾渭分明,不容混淆。
她一开口就是:“我们官家如何如何,你们民家又如何如何。”态度坦率泰然,毫不忸怩。我们听了,最初是吃一大惊,继之是觉得可笑。有时候也来点恶作剧,故意提高了声音说:“你们官家也是用筷子吃饭,用茶杯喝茶吗?”她丝毫也觉察不出我们的用心,继续“官家”“民家”嚷嚷不休。在这方面,她已修炼得超凡入圣,我辈凡人实在是束手无策。”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但是对于章老太太的儿子章用,季羡林不仅在1946年就写了一篇很长的《忆章用》,更是在《留德十年》又写了《章用一家》。其情其景都感人至深。我在读到后面对章用的怀念的时候,都忍不住同作者一起为章用潸然泪下。
在《留德十年》一书里,很多地方都可见季羡林对女房东欧朴尔太太的回忆。在《完成学业尝试回国》一文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描述:“她一听到我要走的消息,立刻放声痛哭!我一想到相处七年,风雨同舟,一旦诀别,何日再见?也不禁热泪盈眶了。”“我一回到家,女房东仿佛凭空捡了一只金凤凰,喜出望外我也仿佛有游子回家的感觉……”
这还不够,为了怀念对待自己像母亲一般的女房东,季羡林又专门写了一篇《我的房东》来满怀深情追忆他的女房东,对她的音容笑貌,性情喜好,一一道来,分外亲切。当作者回到祖国,费劲千辛万苦弄到了一罐美国咖啡,大喜若狂,立即给他的女房东寄去了,因为他知道德国人嗜咖啡若命。1983年,季羡林又一次来到德国,特意去看了看故居。“回首前尘,百感交集”,“我只有虔心祷祝她那在天之灵——如果有的话——永远安息。”
季羡林在这本书里还首次披露了自己在德国的一段恋情,《迈耶一家》里的大小姐伊姆加德就是故事里的女主人公。季老去世的时候,这段恋情曾在网上广泛流传,据说后来有香港记者去德国找到了当年的伊姆加德,这位美丽的姑娘,竟然为了季羡林,终身未嫁。季羡林在文章中也写到:“说我不想她,那不是真话。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民国时期,在国外留学的人停妻再娶也不算是什么稀罕事,甚至还有把外国姑娘骗回来当二房的,然而季老为了承担自己于国于家的责任,选择了放弃,委实不容易,也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每次看到这一段,心里就说不出来的伤感,令人唏嘘不已!
综上所述,我喜欢的季老的文章,大多都是跟人物有关系的,可能是我比较感性,喜欢看人物传记,喜欢通过人物形象理解事物,但是通过阅读季老的传记,你确实能强烈感受到季老对人对事的真诚。前段时间一位读书法博士的朋友跟我QQ聊天,他说:“山东人有儒雅之风才能像孔子,可惜这样的人非常少”,“当代学界季羡林、任继愈、欧阳中石三老,都是儒雅的,所以能在京城混大事……”他对季老的评价,已然更高了。
留德十年读后感4
我看的这本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花了整整6天的时间,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读到风趣之事会会心微笑,读到感人之处亦会鼻子发酸……
这是一部只写事实的自传,一部只有Waherheit(真)而无Dichtung(诗)的作品,或许没有歌德的DichtungundWahrhe那般办波澜壮阔,但细细的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集聚起来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码我读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之意境吧……全书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个片断:对出国热的描述,在火车上邂逅的波兰女孩儿Wala,在哥廷根与女房东以及数位德国教授深厚的友谊。
当时的季羡林,在工作中由于“很安静”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想要离开,却觉得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这样孤单迷茫的心情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吧。可是先生比我们究竟强在哪里呢?往下读你就会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
季羡林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尽管家庭困难,前路不明,他依然踏上了去德国的求学之路。在哥廷根的时期,告别了最初的迷茫,季羡林毅然选择了印度学作为自己的主系,可是他在选择副系的态度上却让人惊讶。他写道,“我在国内就立下大誓:决不写有关中国的博士论文。”我不大了解季羡林,不知道他是在何种情况下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想,他大概是因为太厌恶那些投机取巧的留学生,所以急切的想要和他们划清界限吧。在国外用老庄谋得博士的头衔,回来却讲康德和黑格尔,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是季羡林明确鄙视的对象。可是,从我内心来说,一个人难道不能既倾心于老庄的睿智,又爱慕康德和黑格尔思辨吗?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偏颇,但是季羡林对老师的虚心,对治学的严谨,以及对艰苦生活的积极态度,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回到大陆之前的时期当季羡林完成学业之后,他终于要回到祖国了,可是它却对德国产生的深深的留恋和不舍。这一点上我是非常理解他的,不是他爱国爱的不深,而是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实在是给了他很多东西。那里有欣赏鼓励他的良师,有能陪他畅谈的益友,有温暖慈祥的女房东,还有那个为了他终身未嫁的美丽女子。更重要的是哥廷根给了他一个能让他安静做人,安静治学的环境,这对于一个学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就像季羡林的老师吴宓说的,“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
有时候,生命中的一个很小的细节,就有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莫大的影响,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啊。就写到这里了,突然觉得没啥话好说了。其实我看书总是抓不住重点,比如看《留德十年》,我就没看出“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友人情深。”之类的东西,反而记住了他在德国虽清贫但可以从心所欲的生活。这也算是种另外的收获吧。以耄耋之年,回忆前尘过往。自然不是让你以他的心态来品味人生。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战这样的环境下,在德国的一个小城有着这样一群人仍然在不闻窗外事的做着自己的学术,过着自己洁净而高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平淡的,席卷世界的二次大战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毫无知觉的来,毫无知觉的走罢了,但是这种平淡带给我的却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们必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不是吗?
留德十年读后感5
德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到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人的心灵也正如花这般美丽,纯洁。德国妇女们个个重视清洁,把自己家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点杂尘也没有。就连她们家门前的大道,也被擦得干干净净。就是你在大道上翻个滚,衣服上也不会沾一点儿尘。精通七国语言的季羡林,就在这样美丽的国家里呆了十年,并写下了这本回忆录——《留德十年》。
全书以记叙的方式来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德国。时不时的加上那么几句颇有意境的诗词,使得整本书更丰富、饱满。对语言的细致,对人物的刻画,都是极为到位和完美的。很多时候,作者季羡林先生是以想写一个人物为开头的。比如,他想写他的老师,这一章写的全是他的老师,好像很随意的感觉。他的女房东,梵文老师,中国朋友……都是如此。
作者在德国的十年,有艰辛,有汗水,也有收获与幸福。他经历过史上最残酷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却安然无恙。在这里生活的十年,消纵即逝,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就如自己的第二故乡一般。热情似火的女房东,严肃而专注的老师,美丽而静寂的景色,狂妄而自傲的侵略者……这些人在作者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的景,德国的人,德国的情,都浓缩在作者的脑海里,他将终身难忘。因为这里曾给过他希望,给过他快乐。也因为这里,是培育他的第二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