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观后感800字(优选3篇)
焦点访谈观后感800字 篇一
我观看了一期名为《科技创新与未来发展》的焦点访谈节目。这是一档非常有深度和影响力的节目,通过对话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探讨了科技创新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我深受启发,对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节目中的嘉宾们都是各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们的观点和见解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提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科技创新案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这些创新技术正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交通和金融等领域,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而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则使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更加便捷和高效。
节目中还探讨了科技创新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嘉宾们普遍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创新文化的培育。只有鼓励创新和提供创新环境,才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潜力。
通过观看这期焦点访谈节目,我对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不断推动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作为普通公众,我们可以关注科技创新的动态,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也可以通过创新思维和行动,为科技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焦点访谈观后感800字 篇二
我观看了一期名为《教育改革与未来教育》的焦点访谈节目。这是一档非常有启发性和意义的节目,通过对话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者,探讨了教育改革对未来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我在节目中听到了很多新的观点和理念,对教育改革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节目中的嘉宾们都是教育领域的权威人士,他们的观点和见解引人入胜。他们提到了一些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应试教育过重、教育资源不均等。同时,他们也分享了一些教育改革的案例和经验,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借鉴的方向。
节目中还探讨了教育改革对未来教育的重要性。嘉宾们普遍认为,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只有不断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转变。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通过观看这期焦点访谈节目,我对教育改革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我认识到教育改革对未来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作为普通公众,我们可以关注教育改革的动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也可以通过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为未来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焦点访谈观后感800字 篇三
焦点访谈这个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焦点访谈观后感,欢迎阅读。
焦点访谈观后感1
10月2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型国企如此缩水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愤慨不已的案例;桂林铁合金厂,一个有三十多年历史的,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企业,经过三十年积累,资产规模达数亿,2001年底,桂林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企业科的评估是2。焦点访谈观后感。3亿,到了2002年,这庞大的资产全部折抵了一家叫康密劳公司的债务,而这笔债务只有3350万元。
我们大致得出一个脉络,一家叫康密劳公司(按片中介绍,估计是私营企业)的企业,以3350万元的债务 ,不花一分钱收购资金,就获得了价值2。3亿元的庞大资产,这些资产包括:六个分厂,设备都是动辄数百万元的电炉和价值数千万元的高炉;颇具规模的厂房、办公楼;厂区的10000多平方米的地皮。
靠区区3350万元的帐面债务,就转入了私人企业的腰包。最耐人寻味的是,卖方摇身一变,成了买方,主持卖掉企业的几位原桂林铁合金厂的厂长、副厂长,全部悉数成为新东家康密劳公司的负责人。
这哪里是什么改制,简直就是一伙强盗在明火执仗地抢劫,国家数亿元的投资,广大职工艰苦奋斗数十年的积累,转眼之间被手持“改制”武器的贪婪强盗,假以“还债”借口,在“公平交易”的遮羞布下,被抢得精光,这是近来在我国盛行的改制风潮中孕育出来的无数罪恶中的一个典型。其实,强盗们的手法并不算高明,我们可以简单剖析一下该案例如下。焦点访谈观后感。
第一,掏空企业,制造经营不良,负债累累的假象,既然原企业经营者如此无能,搞得企业生存不下去,那为什么他们又成了买方的负责人和“新”的“主人”,吞噬了国有资产后,他们经营管理的“本事”就见“长”了?我有理由怀疑,那笔所谓的3500万“债务”,就是一个套,是内外勾结,在企业采购、销售环节大肆贪污受贿的一个结果,故意造成企业“负债累累,无力偿还,借贷无门”的假象,给贱卖国有企业资产做铺垫。
第二,用“改制”后会给工人带来无数“好处”的空头支票,欺骗职工代表,完成所谓“经职工代表大会同意”的“正常程序”。桂林市铁合金200多名职工代表,被厂领导召集“利用半天的时间对改制一事进行表决。然而职工代表当时并没有看到任何文件,只是认为‘企业改制肯定是对职工是有利的。’…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全厂200多名职工代表几乎全部同意了改制的决定。”,诱惑在先,陷阱在后。这跟当今的经济学精英们鼓惑人民大众,“新公有制”(实则私有制)会带来一个“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是一样的伎俩。
第三,雇佣“中介评估机构”,令国有资产大大缩水,2001年年底,桂林市铁合金有固定资产2。3个亿,是企业年审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审核结果。而桂林铁合金厂的领导们为了贱卖自己的企业,聘请广西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评估”,结果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评估员表示“厂房、设备、铁路总共是值一亿二。”,2001年年底还是2。3亿元固定资产,到了2002年4月份已经被评估到1。2亿元,桂林铁合金厂的固定资产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缩水了一半。当然,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拿到了不菲的评估费,当前,在专制过程中,评估机构完全屈从于买卖双方的金钱利诱,沦为罪恶交易的帮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不过,广西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砍刀虽然锋利,还是阕于无法再疯狂,砍到手软,也只砍去了一半。
第四,寻求政府官员权利保护,完成黑箱交易,可以肯定的是,所谓康密劳公司根本没有购买1。2亿元国有资产的能力,它要的是空手套白狼,在某些zhèng fǔ 部门和官员的参与和默许下,交易就算“既成事实”了。最后,连屁股都没有揩干净,因为不管会计师事务所怎么审计,桂林铁合金厂又想怎么卖,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最终必须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得到审核后方可出售,否则应视为非法转让。原桂林铁合金厂厂长蒋健民表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当然审核了。”但桂林市财政局调查答复是“没有下核准书”。而且,部分原铁合金厂的职工以渎职和贪污的嫌疑向桂林市反贪局举报,要求检察机关查明这非法转卖背后存在的问题。然而反贪局把案子接了,人也下去调查了,总没有一个结果。根据知情人透露,反贪局的人员感叹道,这交易背后牵扯的人物太复杂,如果调查下去,反贪局人员“饭碗都保不住”,能够砸烂执法部门的人的饭碗的人物,是何等的“手眼通天”,这背后的腐败现实,昭然若揭。
大肆鼓吹和推行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究竟便宜了谁,我们这些年来已经看的很清楚了,我们必须正视在企业改制的大旗下孕育出来的罪恶,杜绝这些罪恶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罪恶予以坚决的打击,对已经流失的国有资产坚决追回,还国有资产一个公道,还社会主义一个公道,还人民群众一个公道。
第一,我认为必须对鼓吹企业转制中,贱卖国有资产的经济学精英们有足够的警惕,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在中国全面实现私有化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从最基本的产权所有制入手,将公转私,将国转“民”(少部分民),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什么花言巧语都可以讲得出来,什么美好前景都能够描绘出来,他们是那些靠吸国有资产的血暴富起来的新贵们的理论家,从他们无原则地、肉麻地把这些吸血虫吹捧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就可见其立场。经济基础有了,上层建筑自然跟着来。
第二,目前,必须对将要进行“转制”、“转卖”的企业的经营者,进行严格的审计和审查,要追问他们在企业购销环节,钱物使用环节,应收应付环节的一切问题和调查一切不正常收支,象怀疑嫌疑犯那样怀疑他们,还要严格审查他们的家庭、家族的个人财产。要追究他们为什么把企业搞到非要“卖”掉的地步,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对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为进行质疑,揭出他们的真实情况,找到他们贱卖企业的真实目的。对于转制后变成“新”的经营者或所有者的原经营者,更要多问一百个为什么,要翻旧帐。
第三,必须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官员,政府其它官员在转制交易中扮演的角色严加注意,特别要关注政府官员收受转制交易中双方的干股,原始股,甚至现金,高档、巨额礼物,特别是明显的贱卖国有资产的案例,首先追究主持部门和官员的问题,几乎可以肯定,凡是国有资产被贱卖的地方,政府官员,特别是主要官员,都逃不脱犯罪的干系。
第四,严查交易的购买方,什么背景,资金从何而来,有没有资金,要调查其银行往来情况,是否突然冒出来大笔不正常的资金。要说明为什么要收购一个“濒于死亡”的企业,说明为什么不遵循“无利不起早”的商业准则。要提供详尽的企业发展规划,从法律关系上承诺必须负担企业原有职工的所有善后,总之,使购买国有企业的门槛是足够高的。
第五,对于在转制过程中,充当贱卖国有资产交易帮凶的中介评估机构,进行坚决的打击,一经发现故意出具让国有资产缩水的评估报告的,先要其赔偿,赔它个倾家荡产,再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由某些经济学精英们扯起的公有制企业改制的大旗,煽动的廉价出卖国有资产的黑潮,已经泛滥有时了,一批“抓住了机遇”的,“活跃的市场经济新兴力量”们,已经靠掠夺国家和人民的财富,成为了“先富起来”的新贵,而占有的财富和打下的关系基础,又令他们可以在新一轮的产权交易中占有更多的国有资产。目前,在主流的讲台上,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只有一片“卖”声,我们呼吁党和政府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彻底清算这些年来在所谓“转制”中出现的大量经济、政治腐败事例,用事实说话,应该允许不同意见互相争论,甚至是责问,特别应该征求国有企业职工的真实意见。
保卫国有资产,在目前的形势下,已经成为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基本的经济理论和指导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一个靠摄取国有资产,巧qǔ豪duó,人为地生造出来一批“先富”的社会,绝对是一个不健康的,后患无穷的社会。如果等到国有资产大部分被瓜分,被私有化,国家连税收都无法保证的时候,就来不及检讨了,不信,看看2002年税收报表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比例、与私营企业所占的比例的比较就清楚了。
焦点访谈观后感2
工作之余,打开电视细品今日“焦点访谈”之<编不完的台账>。大快人心,总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也真是“冲动”。冲动意味着什么这个常识我是清醒的。(但中国权威栏目“焦点访谈”是公正的、客观的)
“焦点访谈”大致内容:基层干部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一天埋头做资料,编台账。台账从一张变成一本,从一本变成几本,十几本,几十本,要求打印成册、成书。我觉得倒像个出假书的“编辑部。但也没有办法,资料就是工作,领导喜欢看“台账”,重过程资料啊,与考评考核挂钩的。
作为老师,我时刻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要怎样做才算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是教好书育好人呢还是做一个合格的资料员)?社会发现展与老师有没有关系?(有些乡镇把才提干的,水平低的不懂教育的分管教育)
作为乡镇学校,也够可怜了。要求落实“相关”文件,主管局的,乡党委、政府的,县公、检、法、司,卫生、计生、工商、水利、哪个不是我们的上级啊,哪个不给我们“重要指示”啊。文件多如麻,一年300多号文件是足足有的,也就是说每天就得认真“贯彻落实”文件。
安全工作也是大家最敏感的工作,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那天就听老师经常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班会课上老师才提到“安全”,学生一口气会说完:一是交通安全,二是食品安全、三是毒品、四是……因为他们经常听到。哪个学生意外了,有良心说老师没有强调吗?家长还会说老师管理不到位吗?领导有必要说老师工作不务实吗?
前不久,“相关”领导亲自来我校检查“平安务川”之“平安校园”。来就进办公室说这样没有资料,那样资料不完善。我无奈地说:你要平安资料还是要平安校园?如果你要平安资料的话,我可以一分钟给你,没有qiāng没有炮“百度”可以造。但要平安和谐的校园是我们一值努力的,你可以转一转、走一走就感受我们的校园氛围,平不平安、和不和谐,领导说我不讲政治(其实我是关注政治的,包括中央的、地方的)。
其实,我对校园安全丝毫没有敢放松过,学校没有实行“坐班制”,我依然是全天在校。总是到学校走走、查查、试试。周末放学我会到校门口执勤,有无打架、有无非法车辆……这些都是保障校园安全的基本。何必要我留下图片资料呢?何必要作秀呢?就像一天我洗脸梳头一样,不必大惊小怪嘛。
“整脏治乱”来了,仍然看资料。看什么资料嘛,看干不干净、整不整洁得了吧?
“食品卫生”来了,“营养餐”来了,“帮一带一”来了,“六五普法”来了,“综治工作”来了,“继续教育”来了,“9+3”来了……哪一样都不敢大意。最后我们才轮到“备批改”检查。也就是说,其它工作做好了顺便做下“本职工作”。我们实在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做好教育,更不可能有时间去搞课题、科研了。真心希望少一点“专项检查”,还老师充足的时间钻研教材。让教师快乐工作。
焦点访谈观后感3
道德观察中《孽债》的母-子之争中,我觉得那个老母亲很可怜,所谓养儿不孝,苦一生,这句很有道理。我不知道那个人怎能当着社会、电视、记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亲,他可知道“孝”的意义?这样的一个人,还理直气壮,还为自己辩解,把自己的母亲打伤了,还说她是母亲装的?天理何在?这样的人渣为何能这样活的逍遥自在、心安里得?人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可能他永远 也不会知道吧!换句话说,如果当初没有他的母亲,他会有今天的一切吗?这样的儿子 ,娶了媳妇忘了娘,年迈的母亲只是向他提那么微薄的要求,让他赡养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绝,那种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
他可知道,他现在也是别人的父亲,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儿女也这样的对待他,他心里会如何?难道他不会换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现在他母亲老了,能吃他的多点?能用他的多少呢?他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意义,一个连自己亲生母亲也欺辱的人,还在这个世界上苟活着,对于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种污辱。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良心?有谁不痛恨这样的人?难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为先”这句话的意思吗?
1、在《追凶19年》中,19年前农民妇女何爱红的丈夫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刺身亡,报案却遭遇冷漠,此时有人投案自首,民-警却不认真究查他为何自首?与真凶有何关系?结果很草率地把人放了,结果错失了办案良机。公安靠不住,何爱红历尽艰辛自己追凶19年!终于在异地找到真凶时,她拾急慌忙地赶回去再报案,不料想公安人员竟说:几年来领导不断地变换,侦查员也不断地更新,这个案子不可能重新再查了。
2、在《追捕进行时》中,郑州市民胡广兴由于身份证号码与一名网上通缉犯的相同,结果几个月内分别被本市三家基层警方分别反复地抓了放放了抓。三家接受同一个市局领导,三次抓人也都在相同的地方,竟然彼此之间就不沟通和交流!算官僚渎职?还是算荒唐可笑?有资料显示,由于种种原因在全国估计有近百万人身份证重号,那么要以这三家警方的态度办案,就不知该有多少人要遭遇如此厄运呵!
3、在《寻女》中,陕西被骗女子小霞失踪后,其父母找警方寻求帮助 ,却被派出所拒绝。自己四处探寻无着时有人捎信说在山西某地,赶到去屡次扑空(人被转移),在山西报案还是遭遇派出所拒绝。历尽艰辛,小霞的父亲差点哭出声来,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能反复尽心地帮助他,而两地的警方却几乎无所作为。
4、《孽债》的母-子之争中,我觉得那个老母亲很可怜,所谓养儿不孝,苦一生,这句很有道理。我不知道那个人怎能当着社会、电视、记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亲,他可知道“孝”的意义?
这样的一个人,还理直气壮,还为自己辩解,把自己的母亲打伤了,还说她是母亲装的?天理何在?这样的人渣为何能这样活的逍遥自在、心安里得?人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可能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吧!
换句话说,如果当初没有他的母亲,他会有今天的一切吗?这样的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年迈的母亲只是向他提那么微薄的要求,让他赡养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绝,那种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他可知道,他现在也是别人的父亲,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儿女也这样的对待他,他心里会如何?难道他不会换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现在他母亲老了,能吃他的多点?能用他的多少呢?
他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意义,一个连自己亲生母亲也欺辱的人,还在这个世界上苟活着,对于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种污辱。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良心?有谁不痛恨这样的人?难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为先”这句话的意思吗。
焦点访谈观后感4
今天,我观看了《焦点访谈》这个节目,一幅幅的画面,一件件的事情无不令人气愤,让人深思。
春节期间,不少家庭为了丰富业余生活,结伴外出旅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旅途中,本应该是快乐、开心的,但他们那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却与那里的美景是那样的不协调。比如,在一座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物雕像上,可以看到许多人都骑在上面,甚至可以算的上是“全家总动员”了。而在雕像的旁边,就竖立着一块很醒目的牌子,“爱护文物,请勿攀爬”。当记者问起游客时,游客匆匆忙忙的说一声“不好意思,没有看见”,就飞快的走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名成年女游客竟然爬上树去照张“美照”。照完后,想要下来,男游客却没有托住她,结果两人一起摔在了地上,弄得好不尴尬。再看这一幅画面。“请勿吸烟”的牌子就竖在旁边,一旁却站着一位摆着架子抽烟的游客,并把抽完的烟头随手就扔到了地上。越看越让人气恼。再看看路边这位吃着苹果的女士,边吃边把果皮吐到地上,而她的旁边就是垃圾桶,她却连一步都懒得走。
同样,这样的“懒”人也有许多。明明厕所就近在咫尺,不负责任的家长却还是让孩子随地大小便,还强词夺理的说孩子憋不住了。这让环卫工人们都很无奈。再看这里,本来是供游客休息的停车场,游客下车却随手把吃剩的东西一扔而变成了“垃圾堆”。.据环卫工人说,每天停车场的垃圾他们都要扫十五麻袋,而且还需要别人的帮助,不然根本清理不完。这些行为不仅给环卫工人增加了负担,也让他们自己丢失了一份文明和素养,遗失了一份公德之心。看完这些画面,对我触动很大: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与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背道而驰。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坏习惯的形成,与他们平时的`行为是分不开的,是来自自身的每一个小细节。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与这些坏习惯告别吧!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们旅游的时候,不光要欣赏那里的美,还要留下自身的美。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不乱扔垃圾,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升华自己的美德,提高素质,做文明观光客。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秩序,爱护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共同维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焦点访谈观后感5
引言: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制造已家喻户晓,而享誉天下的中国品牌则凤毛麟角。为更好推广经验、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近日,按照中央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组织“中国品牌”大型报道,集中大篇幅报道伊利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树立“中国品牌”的做法和经验,为广大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参照样本。
“做强做大中国品牌,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像伊利那样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创新驱动,内外兼修,全面兼顾,才能够夯实基础,树立形象,既赢得今天的市场,又获得发展的潜力!”4月8日和4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连续两次聚焦伊利集团,以伊利为例研讨了将中国品牌做大作强的经验。
“我们和全球最顶尖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创新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反向再回流到中国的市场。”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介绍了伊利的“反式创新”经验:运用全球资源、全球智慧,开展创新体系建设,打造赢得全球信赖的“中国品牌”。
树立中国品牌是助推中国经济发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伊利通过“内功”与“外功”共同发力,已经成为行业的巨头、消费者心目中高质守信的标杆。
“品牌,实际上就是顾客对于一个企业和它的产品建立了信任。”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品牌培育专家组组长周宏宁说。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年度中国商品销售结果统计显示,2014年,伊利集团在全国乳制品综合市场、奶粉市场、冷饮市场、液态奶市场以及儿童奶市场5个市场占有率第一。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消费市场格局的变化,更代表的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度。
伊利集团目前已经是全球乳业10强中唯一的亚洲乳企,被国外权威机构称为“引领中国市场成为全球乳业的中流砥柱”。如今,伊利的全球战略被称为“全球织网”,构建了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三大体系,在世界乳业三大传统板块欧洲、美洲、大洋洲都进行了战略布局,核心是用全球最优质
的资源服务市场。《焦点访谈》节目同时强调,虽然进入国际视野的中国品牌日益增多,但当今绝大多数全球品牌仍为西方企业所拥有,我国品牌上数量还不够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势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在乳业等领域,有一些中国品牌如伊利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而在更多的领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伊利”这样的中国品牌。
在节目中,全国品牌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卓慧特别强调创新对中国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她说:“近百年来品牌打造的历史,都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深刻体会也是这样,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要自己去创新,这样我们的品牌像拳头一样,才能打得响。”在创新战略驱动下,截至2014年底,伊利集团授权专利数量总计168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74项,发明专利364项,发明专利的授权率继续稳居国内乳品行业首位。
在接受《焦点访谈》节目采访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表示:“品牌建设是战略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的竞争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要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央的这一系列指示就充分说明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对我们品牌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他特别强调了品牌的“内功”:“品牌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伊利经验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多年来,伊利致力于打造最完善的管理监控体系、国际最严格的检验标准、所有产品的全程追溯、透明化的监督平台,生产出一杯又一杯代表着安全、健康的“中国制造”牛奶。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一个国家展示自己形象的名片。”归根到底,品牌过得硬、叫得响、有底气还是来自于质量和信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经济要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这个过程既是对市场活力和潜力的激发,也是品牌孕育成长的巨大机遇。伊利目前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全球乳业10强。希望在众创时代能够有更多与经济发展成就相匹配的中国品牌应运而生,用实力和口碑赢得市场的尊重。
全球织网、创新驱动、质量领先……伊利在创建中国品牌的道路上“内外兼修”,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中国乳业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全球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认可。此前,人民日报在头版介绍了伊利集团打造中国品牌的做法,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重要中央媒体先后报道了伊利集团通过国际化发展,树立中国品牌的经验。
焦点访谈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