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5篇(精选3篇)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5篇 篇一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的事迹不仅令人称赞,更是给了我很多启示。通过观看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我深深地被他的奉献精神和不懈努力所感动。

袁隆平是一个勤奋努力的科学家,他花费了整整20年的时间,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研究,最终成功地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高产稳定的杂交水稻品种。他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总结经验,直到取得了成功。他的毅力和坚持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袁隆平的事迹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科学家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团队的支持和合作。在袁隆平的团队中,每个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使得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成功。这给我一个启示,就是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袁隆平的事迹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成功需要付出代价。袁隆平为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放弃了许多个人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甚至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他的付出和奉献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明白了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和牺牲的。

总的来说,通过观看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我深深地被他的奉献精神和不懈努力所感动。他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同时,他的事迹也让我明白了成功需要付出代价,只有付出努力和牺牲,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我会将袁隆平的事迹作为榜样,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5篇 篇二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创始人,通过观看他的事迹介绍,我对他的成就和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佩。

袁隆平是一个勤奋努力的科学家,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和研究,最终成功地培育出了高产稳定的杂交水稻品种。他的毅力和坚持让我深受鼓舞,他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怕失败,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总结经验,直到取得了成功。他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袁隆平的事迹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成功需要团队的支持和合作。在袁隆平的团队中,每个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使得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成功。这给我一个启示,就是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袁隆平的事迹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成功需要付出代价。袁隆平为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放弃了许多个人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甚至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他的付出和奉献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明白了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和牺牲的。

通过观看袁隆平的事迹介绍,我对他的成就和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佩。他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同时,他的事迹也让我明白了成功需要团队的支持和合作,以及付出努力和牺牲。我会将袁隆平的事迹作为榜样,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5篇 篇三

学习袁隆平,首先要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5篇,欢迎查阅!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1

2014年10月10日,接受采访的袁隆平望着远处的稻田,若有所思地说道,“禾下乘凉梦”会由年轻人继续。今天,这位老人永远停下了手头的研究,将攻关的重担交给了后继者。老人家虽然再也不能出现在他心爱的田间地头,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一心为民谋温饱,深藏自身功与名”精神却会永远照耀人间,永驻我们心头。

脚踏实地研究,毫不张扬探索,袁隆平先生孜孜以求,改变了所有中国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境况,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虽已功成名就,但他仍然奋战在科研攻关一线,继续向更高目标努力着。就是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乘飞机却从来只坐普通舱,依旧穿着35元的衣服,昼夜躬耕于稻田。他曾深情说“我研究杂交水稻不是为了当院士,而是为了老百姓有饭吃。”在《典籍里的中国》里,导演安排宋应星和袁隆平两位先生在水田中握手的那一幕,实为传神一笔。因为“为了老百姓有饭吃”的共同追求,这两位科学家身上都体现出了一种为民谋福,不计名利的崇高品质。

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在第四期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袁老带领着团队又马不停蹄开始了第五期的攻关。40多年杂交水稻科研生涯,对于袁老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漫长过程。如果硬要说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袁隆平自己的观点:“第一秘诀”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禾下乘凉梦”是梦想更是创新,不满足于现状,不停步于所得,这不仅是科学研究持续进步的动力,也是各项事业能够向前发展的条件。

袁老曾笑言自己愿意做一只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贡献人类,为中国人赢得荣誉和尊严。是什么支撑着一位耄耋老者不顾年事已高,仍然奔赴南繁基地一待就是3个多月,除了“不让老百姓挨饿”的朴素为民情怀之外,还有就是他身上那种无私忘我的爱国情怀。这位经历过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岁月的老人最大的愿望是:“希望青年科学家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将自身的发展和追求和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这是许多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人所共有的特质。忘却小我的私求,追求大我的价值,只有心系天下苍生,才能真正做到感天动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洞庭泛波亦哽咽,天下苍生俱失声,那位伫立在田间的瘦弱身躯虽然已经消失,但那股蕴藏在内的精神和力量,将永驻人间;身虽远去志永存,高风亮节照后人,这种精神将会永驻青史,也将激励着后来人在各自的事业中不断攻坚克难,再创新高。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2

2020年9月7日,是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他在家中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去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取得2092.6斤的成绩。袁老的生日愿望透露出无尽的家国情怀,我们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愿望早日实现!

袁老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师”“最酷的90后”“90后梗王”等等。这些标签或大气、或诙谐、或酷炫,反映的是这位“90后”老爷子热爱田野、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本真。而这些品质,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田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袁老深爱着祖国,他把论文写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乡间,为的是实现“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两个梦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大都来自田野乡间,要时刻想着扎根祖国大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风景,也有荆棘坎坷的泥路,但是只要我们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人民服务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袁隆平强调,不能搞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应该要搞既高产又优质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热爱人民、不断奋斗,才让我们解决了吃饱和吃好的问题,从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应如此,对于人民要心存热爱,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谋福祉、谋利益,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3

早在2014年,袁隆平院士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就开始在这里种植。“当时袁隆平院士就提出,要实现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河北硅谷农科院高级园艺师、示范田技术方面负责人乜红民回忆,自己心里直打鼓:创产所用的籼稻品种不耐寒,不适宜在高纬度地区生长;而当地普通稻田,年景好时亩产约650公斤,“同等大小的地块,能有这么高产量?。

但是,人们的疑问已经被打消。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1149.02公斤,刷新世界水稻单产纪录。袁隆平的科研团队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建立在空想之上的,而是经过长期科学研究实践得出的理论概念和奋斗目标。要想梦想成真,那就必须在科学研究中找到实现奋斗目标的客观规律,绝不能让主观规律阻挡客观规律的社会实践,而应当在追求客观规律的同时,让主观规律发挥更大作用。

所以,农业

科学研究不仅需要袁隆平先生的求实创新精神,而且更需要袁隆平先生及其团队的无私奉献敬业精神。只要拥有这样的埋头苦干和科学创新精神,培育亩产1200公斤的超级水稻,就不会停留在梦想之中,而且一定能变成现实。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说明,任何科学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这说明,要想在培育高产超级水稻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那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那就必须让每一个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应当做好应对失败的具体措施和下一步的创新思路,绝不能让失败挡住前进道路。而且,应当让失败变成成功之母。

袁隆平先生说:“高产更高产是个永恒主题”,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创新科学研究新方法,向创新要成果,更是袁隆平先生科学研究团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而且,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永远是一个永恒主题。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科技创新才能找到正确出路和创新发展的前进方向。

而且,在创新和敬业精神的有机结合方面,实事求是,坚持改革、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求个人索取,依然是袁隆平先生科研团队所追求的永恒主题;而且,正如爱因斯坦先生所说:“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正如温伯格先生所说:“只有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同时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出半步,就是最先进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学家。”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创新不需要关起门来固步自封,更需要打开窗户,敞开大门进行借鉴和革新;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研究都不能妄自尊大,必须善于吸收他人的科学研究成果,并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受到更多启发,然后实现自主创新的目的。

因此,我们相信袁隆平先生的敬业精神能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因此,我们相信中国科学家将会继续用中国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和全球总体战略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而且,粮食安全是其它安全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4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此刻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教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教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择,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半辈子。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5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作为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之一,袁隆平的事迹,的确值得我们重温、回忆。再回首时,我们更应明确这样的一个事实:没有袁隆平,我们的生活肯定没有现在这样的美好。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老一辈的人,谈起袁隆平,无不是满怀感激之情。“真正重新吃饱饭,还是靠了袁隆平。”在许多老人家们朴实的话语里,袁隆平是何等的伟大。袁隆平十余年的杂交水稻试验,最终成功培育出的水稻种子,让收获的粮食真正实现翻倍增长。正如报载:“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尽管没有任何准确的依据,但笔者相信,没有谁会质疑这句话的真实性。

有史可查,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若干奖励,而国际荣誉也高达15项,国际友人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贡献”。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评价:“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也正因为袁隆平试验成功并推广的杂交水稻,实实在在解决了全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无以计数的人们都尊称他为“人民科学家”。面对桂冠和荣誉,袁隆平仍很淡定,他说,“‘人民科学家’谈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农学家最合适。”他辞去了众多的头衔和兼职,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只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面对困难不气馁不放弃,面对荣誉不骄不躁,年过古稀仍在放飞梦想,“杂交水稻之父”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


袁隆平的事迹介绍观后感5篇

相关文章

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观后感(通用6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励志电影《...
观后感2018-02-07
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观后感(通用6篇)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推荐3篇)

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在北京时间2016年1月1日星期四晚18:00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让人激动人心的201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的是由维也纳的爱乐乐团担任演奏,世界著名指挥...
观后感2013-04-08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推荐3篇)

《开学第一课》的小学观后感【精简6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学第一课》的小学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开学第一课》的小学观后感1孝,是中华...
观后感2017-01-01
《开学第一课》的小学观后感【精简6篇】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彩6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观后感2019-07-05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彩6篇)

观《小小代校长》有感【精选3篇】

在这个拥有童年快乐的暑假里,我观看了电影《小小代校长》,它令我流连忘返。 在21世纪的阳光下,四年级(一班)的李小小同学在老师、校长、同学的支持与帮助下,当上了学校的...
观后感2011-01-04
观《小小代校长》有感【精选3篇】

一呼百应观后感400字作文【精简3篇】

《一呼百应》以“真实”为立足点,讲述主人公吴谋、余樱以及吴勇、余大叔、何欢、粥粥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情的一群普通人,在武汉因疫大封城期间,克服对新冠疫情的恐惧,不畏危险,战胜困难,这是一部值得...
观后感2018-01-03
一呼百应观后感400字作文【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