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的观后感范文300字(推荐6篇)
《拉贝日记》的观后感范文300字 篇一
《拉贝日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让我深思人性的善恶与选择的困境。拉贝作为一位德国犹太人,在二战期间竭尽全力帮助中国和犹太难民,他的勇气和正义感让我感动不已。
拉贝在日记中记录了他在中国的经历,他在上海创办的国际安全区为数千名难民提供了庇护。他面对着种族歧视和压力,仍然坚持不懈地保护他们的生命和尊严。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那些无助的人们争取了生存的机会。他的善行和努力让我深受感动,让我看到了人性中的光明面。
在战争的阴影下,拉贝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他作为一个犹太人,身份暴露后有可能被迫返回德国,面对种族灭绝的威胁。然而,他选择了留下来,选择了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选择让我思考,当我们面临艰难的抉择时,是选择逃避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选择为他人着想还是只顾自己的利益。
拉贝的故事也让我反思历史的教训。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是人类历史上的耻辱,但在那个黑暗的时期,还有一些人像拉贝一样,用自己的善良和正义感对抗邪恶。他们的存在让我相信,无论在多么黑暗的时刻,仍然有希望和光明。拉贝日记的出版,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历史资料,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黑暗时期的真相。
《拉贝日记》是一部令人震撼和感动的作品,它让我思考人性的善恶与选择的困境。拉贝的善行和勇气给予了我无尽的力量和勇气,让我相信正义和善良的力量永远存在。
《拉贝日记》的观后感范文300字 篇二
《拉贝日记》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讲述了拉贝在二战期间的经历和他对人性的思考。这本日记让我对人性的复杂性和选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拉贝是一个犹太人,他在中国上海创办了国际安全区,为成千上万的难民提供了庇护。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那些无助的人们争取了生存的机会。他的善行和努力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思考人性中的善良和恶劣。
在战争的时代,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拉贝作为一个犹太人,面对种族灭绝的威胁,他选择了留下来,选择了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选择让我思考,当我们面临困境时,是选择逃避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选择为他人着想还是只顾自己的利益。拉贝的勇气和正义感令人敬佩,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拉贝的故事也让我反思历史的教训。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是人类历史上的耻辱,但在那个黑暗的时期,还有一些人像拉贝一样,用自己的善良和正义感对抗邪恶。他们的存在让我相信,无论在多么黑暗的时刻,仍然有希望和光明。拉贝日记的出版,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历史资料,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黑暗时期的真相。
《拉贝日记》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让我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选择的重要性。拉贝的善行和勇气给予了我无尽的力量和勇气,让我相信正义和善良的力量永远存在。这本日记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而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的人生走向和人性的发展。
《拉贝日记》的观后感范文300字 篇三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他国民众生命的无视。
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纪念拉贝先生,1997年,德国柏林的墓碑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他的墓碑上也仅只书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
《拉贝日记》的观后感范文300字 篇四
也许,因为了陆川电影《南京南京》的热映,引起了我对另一部同题材小说《拉贝日记》的兴趣,从网上,我读完了它。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拉贝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雇员,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和一些国际友人在当时极其危险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四处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他们设立的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园里,也挤进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受到保护。他还在他的日记和其他文字中记述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暴行。他在1938年4月回到德国以后,连续举行报告会,向德国当局呈送书面报告,继续对日军在南京的罪恶进行揭露。在受到德国警察盖世太保的讯问和警告之网后,他仍然暗暗地细心整理自己的日记和有关资料,将这些历史记录留给后人。
这本书主要采取的是日记体这一形式,在情节上,他更多的是翔实的、朴素的记述,读完后令人压抑、愤怒,为那段黑色的历史。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最初的记忆是在初三那年,学校发了一本补充教材,那上面的记载。对于这段历史,我想每一个中国人的感觉都应该是相同的。
《拉贝日记》的观后感范文300字 篇五
一部《拉贝日记》让许多中国人知道了John Rabe,一个曾经在南京大屠杀中帮助过我们的外国人。无论他当时的身份如何、居心如何,他和几个外国人建立的安全区保护了大量中国人的事实是不可磨灭的。
二战中,有几万犹太人在上海避难,只是由于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分歧,使得他们侥幸存活。但是在战后这60多年里,以色列和整个犹太世界,都时刻在感激中国人民,在最危及的时期曾经接纳过他们。尽管当时的上海已经被日本人所占领,尽管当时的'中国人自己都顾不上自己。这就是一种感恩的态度,哪怕一丝一毫的举动,或许能救到许多人,别人都会永远记住你的好。
回到影片上来,这部片子虽然是中德合拍,但导演是德国人、剧本也是德国的,可以说是一部完全的德国电影,只不过用了一些中国演员。
因此,完全可以理解《拉贝日记》没有常规的中国思路,也没有对南京大屠杀的血腥进行大量描写,电影突出的还是拉贝这个人,从一个亲民的资本家转变为帮助中国难民的人道主义者。影片也最大限度尊重了拉贝的日记,换个角度讲,其实就是拉贝在带有主观的说故事。他的视角有限、他的思想也有限,人无完人,不能指望人家能完整客观的记录下整个惨绝人寰的过程,同样也不能指望德国电影能拍出中国思路。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永远的痛,通过第叁方的视角,再次经历整个过程,也是种反思;同时更应该学会要感恩,要感激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无论他的肤色、他的身份。
《拉贝日记》的观后感范文300字 篇六
《拉贝日记》成功地展示了拉贝先生的心路历程,也让观众触摸到了那段令人不堪回首,但却无法忘记的历史。电影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善良认真的拉贝,耿直不讳的威尔逊医生,坚强慈爱的杜普雷小姐与帅气年轻的罗曼博士,更是成功刻画了一个个令人生厌的日本军官,使观众深入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今,距离日军侵华这一段悲惨而壮烈的历史已经有六十多个年头了。时光并没有使中国人民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最近因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中国人民反日的情绪更是无比高涨。尽管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回忆,一个惨痛的教训。但是日本右翼势力还在试图掩埋历史,坚持南京大屠杀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相反的,同样作为二战主犯国的德国,早在1974年,他们的总理就在访问华沙时,在二战纪念碑前深深一跪,向全世界谢罪,所以德国此刻得到了世界的尊重。而日本却依然为自我的罪行进行无耻的狡辩,我相信他们终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拉贝日记》透过展示历史,也让中国人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不变哲学。泱泱中华当初之所以被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岛国侵略,就是因为国家的无能与国家的落后,导致我们起初在他们的暴行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仅仅完成了百分之叁十,虽然,我们已经站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但要做到真正的强大,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后,让我们深深缅怀拉贝先生,他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更是全人类的英雄,是人道主义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