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实用6篇】
《传习录》读后感 篇一
《传习录》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杨时。这本书是一部有关传统文化修养的指南,通过记录各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探索自我,提高自身修养。读完《传习录》,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修身方面的论述。作者将修身看作是一种内心的修炼,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他提倡要有礼貌、宽容、正直、谦虚等美德,这些美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在读《传习录》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修身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我们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态度。只有通过修身,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另外,《传习录》还提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提倡和睦相处、尊重父母、关心子女等家庭价值观。他还论述了政治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道德要求。这些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觉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修身养性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的宝库。它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内心的修炼,注重个人品质的培养,关心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态度。只有通过修身,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传习录》读后感 篇二
《传习录》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作者通过记录各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和技巧,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崇高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读完《传习录》,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我对修身方面的论述印象最为深刻。作者将修身看作是一种内心的修炼,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他提倡要有礼貌、宽容、正直、谦虚等美德,这些美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我们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态度。只有通过修身,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传习录》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让我意识到修身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
另外,《传习录》还提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提倡和睦相处、尊重父母、关心子女等家庭价值观。他还论述了政治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道德要求。这些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觉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修身养性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的宝库。它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内心的修炼,注重个人品质的培养,关心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态度。只有通过修身,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传习录》读后感 篇三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
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 篇四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习录》
当一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习录》读后感 篇五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 篇六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