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经典5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一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通过对19世纪初俄国贵族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拿破仑战争的再现,托尔斯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的残酷性。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

小说通过塑造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无论是贵族还是农民,他们都有自己的欲望、矛盾和冲突。尤其是主人公皮埃尔和安德烈,他们在战争中历经磨难,经历了心灵的洗礼和成长。他们曾经追求权力和荣耀,但最终发现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并不来自于这些虚无的东西。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揭示让我不禁思考起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小说中对战争的描写也令人深思。拿破仑战争是一场血腥而残酷的战争,无数的人失去了生命,家园也被毁灭殆尽。托尔斯泰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然而,他并没有简单地将战争描绘成黑暗和邪恶的象征,而是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探讨了战争对人性的冲击和改变。战争让人们不得不直面死亡和绝望,但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和平的可贵。

通过阅读《战争与和平》,我对人性和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人性的复杂性使我们无法简单地划分为善与恶,而战争则是人性的一种极端表现。战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死亡和痛苦,更让人们意识到和平的珍贵和追求内心的平静。托尔斯泰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战争场景的描写,让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和平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读完《战争与和平》,我深受触动。这部小说不仅是文学上的经典之作,更是对人性和战争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战争场景的描写,托尔斯泰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的残酷性。读完这部小说,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平的可贵。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三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主要以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为中心,经过对几个贵族家庭的详细描述,反映了从1805年到十二月起义前夕这段历史时期的俄国生活。

  1805年,拿破仑集结军队继续向西挺进。俄国受到了威胁,遂与奥地利签订盟约,共同抵抗法军。

  虽然到处都是人心惶惶,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被打乱,贵族们依旧举行盛大的舞会接待客人,依旧和朋友们聊天玩乐。在莫斯科,人们生活平静,在另一边库图佐夫却在带领军队抵抗法军的入侵。皮埃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俄国首富,姑娘们都对他另眼相看;安德烈公爵参军了,公爵夫人为他生了一个胖小子,但公爵夫人死去了;尼古拉还一向在追求着索丽娅。

  没过多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可娜塔莎同时爱上了阿纳托里。过了一段时间,战争打到莫斯科来了,人们纷纷离开,逃往别处。战争进行得很激烈,双方伤亡惨重,安德烈也在战役中牺牲。拿破仑似乎很有胜算。1812年,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俄军胜利了。从那以后,生活恢复了平静。娜塔莎与皮埃尔结婚生子,玛丽亚和尼古拉也结婚了,人们都生活得很幸福。

  从文章中我体会到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力量。人民都愿意参军为国牺牲做出自我的贡献,他们不怕死亡,随时随地做好准备战斗,只要国家用得上他们,他们哪怕是死也要完成任务。文章中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就拥有这种精神:朴实英勇、藐视死亡,他们都很有英雄气慨。文章中的库图佐夫遇事沉着冷静,脑子很灵活,每一步都思考得很详细、很周到,是人民智慧的体现者。在战争中俄罗斯能以少胜多,他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小说中的三位贵族优秀青年安德烈公爵、皮埃尔和尼古拉公爵,都曾英勇地投身到卫国战争的最前线。

  安德烈公爵不仅仅是库图佐夫的好助手,还是人民心目中的勇士。他为国捐躯,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此刻人们的好日子都是用那些英勇献身的勇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在战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士兵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战斗。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退缩,只想着怎样才能胜利,才能让子子孙孙们幸福地生活,他们从来没有为自我想过。

  那些被法军抓走的俘虏们,他们就算死也不屈服,也不出卖国家和人民,与胆小怕死、傲慢自负的拿破仑相比较,他们显得多么伟大、多么高尚。虽然他们很平凡,可是他们所做出的是令人尊重、敬爱的事,我们要向他们致敬,也要向英勇的将军、士兵、统帅等等一些人致敬,感激他们所付出的一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四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开始读它,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篇五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安德烈一生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在起起落落中,他苦苦思索,寻求着一种超脱世俗生活的价值所在。安德烈的思索也启发我们读者的思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都应该曾经想过,也很可能像安德烈一样经过了一个反反复复、时而兴奋、时而落寞的痛苦的内心挣扎过程,甚至很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能够真正说服自己的明确答案。我想,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左右我们的生活态度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哲学吧。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不尽相同,然而每个人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却颇为相似。是也?非也?哪里有衡量的标尺呢?

  千百年前,屈子立于汨罗江畔叹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现在每个人都还是一出生就在不断追寻,并且在这个追寻过程中成长、老去、直至死亡。或许,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如同夸父追日一般永不停歇的追寻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然而人类怎能停止思考呢?虽然奥斯特洛茨战场上高远的天空依然飘浮着宁静、镇定的白云,老榕树依然岁岁枯荣,安德烈的心灵历程却不会停止。

相关文章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心得体会(实用6篇)

《窗边的小豆豆》生动真实的故事情节总让我浮想联翩,作者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流露出深深的情意和童年的美,给读者一种心灵的震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
读后感2012-08-06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心得体会(实用6篇)

读《京都山居生》有感(优选3篇)

之前一直在想,生命有什么可能这个问题。至今,一直在想。为了寻找这种潜在的可能,我读了各种好书,在一个人寂静的日子里,给心灵带来了无数次美妙浪漫的旅行。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离开城市,回到最初生长的地方,...
读后感2011-06-09
读《京都山居生》有感(优选3篇)

艰难的道德抉择——读《钓鱼的启示》有感(通用3篇)

今天,我读《钓鱼的启示》 这篇课文。读完后,我深受启发。《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是作者回忆自己十一岁那年时发生的一件事: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自己和父亲去钓鱼,在离捕捞鲈鱼还有两个钟头时,“我们”钓到了一...
读后感2013-02-03
艰难的道德抉择——读《钓鱼的启示》有感(通用3篇)

《台北人》读后感(精简6篇)

《台北人》读后感1十四篇短篇各有特色,最后的书评也是亮点。书评说得够好了,我就不多说了,只聊聊个人感受吧。这应该是我读过的第二本白先勇的书,作者本人的经历已经足够传奇了,高级将领家的孩子变成了文学家,...
读后感2018-09-08
《台北人》读后感(精简6篇)

细读海伦凯勒有感(推荐3篇)

一撇一捺,极简单的两笔,便构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人”字,读《海伦、凯勒》有感。其实,大多数人也就是如此普通,普通的不为人所知。而那些成功之士之所以取得骄人的成绩,都是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凡是读过《...
读后感2018-06-09
细读海伦凯勒有感(推荐3篇)

草房子读后感小学生作文(精简3篇)

《草房子》,是曹文轩写的,十分感人,讲了桑桑的小学六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房子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草房子》读后感[150]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读了第二?...
读后感2016-09-02
草房子读后感小学生作文(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