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优秀读后感800字【优质6篇】
三体优秀读后感800字 篇一
《三体》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彩的故事情节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我也是其中之一,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受震撼和思考。
小说以宇宙中存在的三体文明为线索,展开了一系列跨越时空的故事。作者通过对人类与三体文明的对抗与交流,探讨了科技、文明、宇宙等深刻的主题。小说的设定非常科幻,但却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小说的世界中,与主人公们一同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惊险和奇迹。
小说中的角色形象丰满,个性鲜明。主人公叶文洁是一个理性、坚定的科学家,他的智慧和勇敢为人类的抵抗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另一位主人公程心则代表着一种坚持和爱,她的坚守和善良让人为之动容。通过这些角色,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让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未来。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地球上的红岸基地到外星球的三体世界,故事情节一直都充满了悬念和惊喜。作者巧妙地将科学与文学融合在一起,使得小说不仅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是一部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三体》,我不仅仅感受到了科幻小说的想象力和艺术性,更对人类的未来和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小说中揭示出的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和对外星文明的无知,让我意识到我们在面对未知时,应该保持谦虚和敬畏。同时,小说中对科技的探讨也让我对科技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科技的进步不仅仅带来便利,也可能带来灾难。因此,我们应该对科技保持警惕和审慎。
总之,读完《三体》后,我被小说中的故事和思考所震撼。这部作品给予了我无尽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也让我对人性、科技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三体》这部小说将会成为一部经典,影响着更多的读者。
三体优秀读后感800字 篇二
《三体》是一部具有极高思想性的科幻小说,读完这本书,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宇宙中存在的三体文明,通过对人类与三体文明的对抗与交流,作者刘慈欣探讨了科技、文明、宇宙等深刻的主题。小说中的设定非常科幻,但却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作者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崩溃和三体文明的崛起的描写,引发了我对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的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他们各具特色,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性。叶文洁是一个坚定的科学家,他的智慧和勇气为人类的抵抗做出了巨大贡献。程心则代表了一种坚守和爱,她的坚持和善良让人为之动容。通过这些角色,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地球上的红岸基地到外星球的三体世界,故事情节一直都充满了悬念和惊喜。小说中科学与文学的融合也令人赞叹,使得小说不仅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是一部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三体》,我对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小说中揭示出的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和对外星文明的无知,让我意识到我们在面对未知时,应该保持谦虚和敬畏。同时,小说中对科技的探讨也让我对科技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科技的进步不仅仅带来便利,也可能带来灾难。因此,我们应该对科技保持警惕和审慎。
总之,读完《三体》后,我对人类文明、科技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部作品给予了我无尽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也让我对人性、科技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三体》这部小说将会成为一部经典,影响着更多的读者。
三体优秀读后感800字 篇三
抓紧时间看完要不然又忘记了。最初看了第一部的一点点然后放弃了,听完高晓松的解读《三体》又饶有兴趣地把书翻出来看。话说其实我比较喜欢被剧透…
大刘的世界很宏大,不只是世界,而是宇宙。地球被二维化的结局,就像梵高画中的《星空》,定格在那一刻,甚至不留下任何证据。最后归零者在宇宙发布的广播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都在期待听到自己的语言,至少在浩渺的时空中自己的文明被肯定过,留下了印记。守卫着地球文明墓碑的罗辑也会欣慰吧。
不懂得深究物理学原理,来不及细看行文描写,波澜壮阔的宇宙文明图景和跌宕起伏的人物情节都足矣让人叫绝。就像高晓松说的那样,大刘的每一个脑洞都足够去拍一部科幻大片,而这样的脑洞在书中一个接一个,不遗余力地把能想到的都展现了出来,称得上是伟大。
第三部看到后面,好多人都在骂程心。几次写到她俯瞰众生的视角,她是圣母心了,可地球文明的毁灭怪她吗…在我看来她只是喜欢揽责任,什么都当作自己的责任,保护全人类全宇宙怎是她一人能办到?响应归零者的号召回到大宇宙,却在小宇宙中留下一盆鱼缸。关一帆看淡了,不计其数的小宇宙不会全都归还质量,一个小鱼缸又能改变什么。没有单一个体有能力决定宇宙的命运。
很多地方是诗意的,把地球变成画,把情报编进童话,送星星,送宇宙…说到这儿其实最希望看到关于云天明的番外,他在三体世界的生活,他和AA在小行星上的相守相伴。
宇宙规律是无情可怕的,“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宇宙面前,人人都卑微而敬畏,唯有死神永生。
三体优秀读后感800字 篇四
历经快一年的时间,利用走路、出租车、跑步的时间,终于听完了《三体》第一部。
刚开始曾经几度不想再听,坚持听下来才知道精彩在后边。这部书不是靠华丽辞藻、情节跌宕起伏取胜的,胜在创意。算是近些年读过最有想象力的书。当然,有一些情节和某些电影片段似曾相识。
胜在三点。
第一,能创造出三体这样一个世界。三个太阳的世界。完全是作者的想象力,想象出来还要将这个故事圆好,有逻辑。一个太阳是什么情况?两个太阳?三个太阳?没有太阳?不同情景下,里面的生物作为生命如何生存、发展、延续?
第二,通过游戏的方式感知三体历史、人类文明史。
非常展示作者的功力和科学史背景。通过游戏,人类上下五千年,西方科学史、现代文明史、各个历史名人的发展糅合都一起,其中不乏作者的冷幽默。
尤其是秦始皇、冯诺依曼计算机那段,设计非常精彩。这个游戏设计主题是不同文明进化。科学和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三体领袖在讲述保护自己世界文明的时候,想起了《遗落战境oblivion》中吸海水转化动力的场景。
第三,物质的多维世界。
这一段是通过三体的科学官来说明展示的。物体有十一个维度,可以从高维降到低维,也可以从低维分解到高维。设计了不同维度的呈现形式,非常有创意。
这一段想起了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关于黑洞、时间旅行、虫洞,特别推荐。
书还是要自己读。听网上讲的很多东西都和书中对不上。很期待《三体》电影上映。
三体优秀读后感800字 篇五
在陆陆续续地看了很久之后,终于把《三体》读完了,所以就蹭热乎赶紧写了篇读后感来纪念一下。
早在遥远(bushi)的初中年代就对这本书有所听闻,一直也想。但都是想想而已,第一次真正捧起这本书读,是在高三吧,某次考完试后为了放松自己,借了班里书柜里的这本书,那天有阳光,有燥热,在只有我的教室里,我读着这本书,享受着高三甚至高中都为数不多的惬意时光。听上去很美好,遗憾的是,其实第一次和它的相遇并不美好,它的开头描述了一些文革时期的事情,文字美丽却诡异,直接导致了我从心理到生理的不适,读完几章,匆匆放下,不断反胃,泪流满面,甚至一度让同学以为我生病了,说起来挺好笑的,哈哈。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美好的遇见却让我上了头,以后的每次考试,我都会享受一至两个小时和它的“约会”。但是终归是学业繁忙,最后还是高考完才读完了第一部。
好了,回忆到此结束。接下来说一些正经不正经的读后感吧。很神奇地,我对它的三部曲的看法都保持着“乏味—上头—震撼”的一个模式,尤其是第二部。但它的魅力就在于主要熬过了最开始的枯燥,后续真的会让人不愿意放下书。在我看来《三体》探讨了很多很多,除却公认的核心科幻之外,更核心的是对人性的剖析,我不止惊讶于作者的知识广度,想象力丰富度,还有他对人性认知的深度(主要是,和我对人性的理解契合了)。三部曲,说相关也相关,说不相关也不想关,因为每一部都围绕了不同的主角书写,但是讲的又是同一件事的不同发展阶段。《三体》能让这么对人喜欢真的不无道理。让我说别的方面,鉴于知识储备不够,就不献丑了。我还是说说里面的爱情吧,其实我觉得这里面除了第二部里的爱情还算美满,其他的爱情都挺让人唏嘘的。特别是第三部,看得我心肌梗塞,先是一往情深,一味付出。后来又是差之几步,失之千万年,让我难受得不行,实在是受不了这种阴差阳错的错过。具体的就不剧透了,另,写到这,回顾一下好像也不算是篇读后感,更像是自己的一些感想,其实是想写些什么高大上有内涵的书评的,无奈知识匮乏,能力有限,献丑了哈。总之呢,还是非常推荐大家去读这本书的。
三体优秀读后感800字 篇六
我希望有一天阳光可以照进黑暗森林。——刘慈欣
作为一个三体教教徒,我刚刚看《三体》的时候根本不能理解这些理论,像宇宙社会学公理啊,黑暗森林法则之类的,但就在我看到2021年上半年的一条新闻时恍然大悟:地球收到了来自天鹅座的一条消息。我突然想起来大刘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他必须小心,因为森林中到处都有和他一样带枪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所有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我给你们解释一下,这段话意思就是说宇宙广袤无垠,到处都是危机四伏,每一处都可能藏着一个杀手,你们要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如果你被人发现或者你发现了别人,你只能做一件事情,不是和他去交流,而是杀了他,这片森林中没有朋友伙伴可言,只有赤裸裸的生存关系,就像《全球高考》中写的:及格就是活命。
人类的贪婪是无止境的,所以地球很快会枯竭,人类醒悟得太晚了,2021年的夏季最高温在非洲的死亡谷有81℃,就连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加拿大最高温也有42℃,这代表着什么,温室效应,冰川将会融化,人类迟早会死于全球性的海啸,因为冰川融化成水,海平面上升了,多余的水往哪去呢?肯定只能上岸了。
《三体》中还有一段话很有名:把海弄干的鱼不在,把海弄干的鱼在海干前上了陆地,从一个黑暗森林奔向另一个黑暗森林,鱼上了岸,也就不再是鱼。这段话把地球比作海,把让地球资源枯竭的人类比作鱼,海干了,鱼在海干前去了别的海,从一个星球到另外的星球,他们寻找着能够生存的家园,人类离开了地球,也就不再是人类,叫“非人”。
但离开了地球就意味着离开了黑暗森林了吗?不,我们永远逃不出这片黑暗森林,我们必须直面死亡,死亡是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无论我们向哪,最终都会向它的方向前进,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黑暗森林法则一直存在,我们必须直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