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痕教育系列研究》有感(优秀3篇)

读《无痕教育系列研究》有感 篇一

近年来,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无痕教育系列研究》无疑是对当前教育问题的一次深刻思考和研究。这本书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无痕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无痕教育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传统教育往往偏重于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潜能的发展。而无痕教育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和资源,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无痕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培养。然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无痕教育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无痕教育倡导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都是不同的。传统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无痕教育则注重发掘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总之,无痕教育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倡导个性化教育。我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有创造力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读《无痕教育系列研究》有感 篇二

《无痕教育系列研究》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它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和反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无痕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有了更多的认识。

首先,无痕教育反对传统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传统教育往往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追求学生的高分和升学率。然而,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需求。无痕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其次,无痕教育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的角色,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和消化知识。然而,无痕教育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帮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教师应该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最后,无痕教育倡导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传统教育往往将学生视为被教育的对象,忽视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而无痕教育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责任感。通过参与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无痕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重要反思和创新。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倡导教师的角色转变和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通过无痕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我们可以为培养更有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读《无痕教育系列研究》有感 篇三

读《无痕教育系列研究》有感

  今天阅读《徐斌与无痕教育》第53——71页的《无痕教育系列研究》。

  这部分内容包括:儿童基点 学科视野;不着痕迹 潜移默化;巧妙点拨 相机孕伏;进退之间 运筹帷幄;点亮细节 提

升智慧。

  儿童基点 学科视野

  无痕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无痕教育的内涵特征首先就定位于“儿童基点,学科视野”。

  首先,从对教材的处理方式来说,坚持“尊重、理解和创生”的整合思路。其次,从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看,实施“不知不觉中开始”的无痕策略。最后,从对教学方式的选择看,采用小步子、低起点、融思想的方法。每一个观点都有相应的课堂教学片段,在阅读理论性文章的同时,能够结合具体的例子以求更好的理解。

  很喜欢这样的一段话:秉承着儿童的天性,站在学科教学的高度,让数学变得“好玩”“好看”“有趣”起来。并且,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把作为科学的数学转化为作为学科的数学,把作为文本的数学转化为作为过程的数学,从而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要实现这种转化,是需要教师有大智慧的,这种智慧会从对教育教学思考中来,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中获得。

  不着痕迹 潜移默化

  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对计算教学的研究,徐老师说:在无痕教育理念的观照下,计算教学中应该追求的艺术境界就是:不着痕迹,潜移默化。

  徐老师对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深度的研究,这一章节徐老师结合具体的实例,把自己对计算教学的`研究和思考进行了阐述。徐老师说:计算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需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即在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之间的发展过程。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性之间的过度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次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说起计算课,是老师们感觉头疼又无奈的课,一是感觉没啥可讲,再是不知道怎么去讲,总觉得是枯燥而又不好理解的。好像是讲了学生也不懂,计算时还是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老师们上公开课都不选计算课,说这样的课出不了彩,讲不出什么新意来。现在想来,主要是我们对计算教学没有进行更多的思考和研究,对计算教学的要求没有真正的理解掌握,因此导致计算课不知道怎么上也上不好的情况。甚至有的老师自己对计算的算理都理解不清,怎么能够教好的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呢。

  巧妙点拨 相机孕伏

  徐老师针对一线教师头痛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逐一研究,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素材服务于策略需要、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体验策略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首要的目标不是解决问题本身,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也不是解决问题的类型,而是透过学习素材本身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所形成的相关策略。

  徐老师总结了解决问题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首先,要重视四则运算意义的教学,不能把应用问题与四则运算意义教学割裂开来。其次,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该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此外,还应坚持在数形结合中发挥多种思维的合力,适当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退之间 运筹帷幄,点亮细节 提升智慧

  这两部分同样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徐老师针对教学中的研究,对无痕教育的内涵进一步阐释。借助《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和《9的乘法口诀》教学,提出教学中的“进”与“退”是紧密联系、互相转化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退”,退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要善于进,进到学生的认知结构,进到学生思维深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关注细节,精心预设,捕捉生成,在显性的的知识与技能背后,力求体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激活学生的灵性、火花。

  这些都是徐老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的结果,我们要想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内涵,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进一步深度理解,并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理解其实质,真正的达到为智慧的生长而教!

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读后感500字(最新6篇)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阅读过后,你有什么心得体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老人与海读后感10篇,方便大家学习。老人与海读后感500字1一个...
读后感2014-05-06
老人与海读后感500字(最新6篇)

兔子坡读后感【实用3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兔子坡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七岁的时...
读后感2015-05-03
兔子坡读后感【实用3篇】

《论语》的读后感300字【最新3篇】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
读后感2015-01-06
《论语》的读后感300字【最新3篇】

教师成长的秘密读后感【推荐6篇】

教师成长的秘密读后感范文1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看完第一遍,好像什么也没记住,只知道作者是管建刚,从一个农村教师成为了特级教师,喜欢记录,再让我说别的,好像说不出来。于是,又开始看第二遍。看第二遍之前,...
读后感2014-01-02
教师成长的秘密读后感【推荐6篇】

《战争论》读后感【精彩6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战争论》读后感(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战争论》...
读后感2017-01-05
《战争论》读后感【精彩6篇】

《失物之书》读后感(优秀6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失物之书》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失物之书...
读后感2011-08-08
《失物之书》读后感(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