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高考》观后感【优选4篇】

央视纪录片《高考》观后感 篇一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央视纪录片《高考》,这部片子记录了一群学生在高考前后的生活和成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高考的意义和价值,也深刻地认识到了高考背后的人性光辉。

这部纪录片以真实的镜头记录了高考前夕的紧张氛围,以及学生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过程。片中的学生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他们有的家境贫寒,有的家庭条件优越,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考取理想的大学。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高考复习中,每天背诵着大量的知识点,做着大量的模拟题,他们放弃了娱乐和休息时间,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高考上。

纪录片中,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辛苦和努力。他们为了高考,放弃了与家人和朋友的相聚,放弃了课余活动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了正常的睡眠时间。他们几乎将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高考复习中,为了能够在这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高考这个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除了学生们的努力,纪录片还展现了一些老师和家长的付出。在片中,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老师们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为他们答疑解惑,为他们设计复习计划,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把学生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把学生的失败当作自己的责任,他们在背后默默奉献,为学生们提供坚实的后盾。而学生们的家长们则是他们最坚实的后援,他们默默地支持着孩子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稳定的生活条件。他们为孩子们提供了无私的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中。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既感受到了高考的压力和竞争,也看到了高考背后的人性光辉。高考是一次对学生们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的检验,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段成长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更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培养自己的坚持和抗压能力。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我们尊重和肯定的。

央视纪录片《高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高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明白了高考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次选拔人才的机会,更是一次对学生们全面素质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而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也将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高考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

央视纪录片《高考》观后感 篇三

  《高考》,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一共6集,讲述的是2014年高考的一些人和事情。今天花时间看了已经播出的头四集——除了第三集略有软宣传的嫌疑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外(实际上第三集我几乎是快进着看的,实在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不否认,第三集的立意还是不错的,但是选材上……)另外三集两个故事,看完我还是非常震撼的!

  片子一开头就以中国高考最大的“工厂”——毛坦厂中学——作为主角,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画面冲击力,都非常的强悍。而且这种强悍一直持续了两集!看完,我的心脏都有了承受不住的感觉了。相比而言,第四集关于宏志班的就多了些柔情,虽然其所呈现的现实也同样残酷。

  震撼主要两点:

  1. 毛坦厂的高考工厂。在这里,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甚至这个镇的经济发展都是以高考引发的。高考,就如撒旦一般,把一个中学,一个镇,变成了活生生的集中营和地狱。在这里,学生就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这里,体会不到一点人味儿。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或者家长,或者周围的其他人。每个人的头上顶着“高考”二字麻木的行走,犹如真正的行尸走肉。

  虽然片中的学生也会有些许的叛逆,但是在老师和家长不停的耳提面命下,也都为了高考二字而屈服了。

  虽然我也是经历过高考的人。但是毛坦厂的高考集中营,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深——我甚至怀疑,这跟我参加过的高考是同一类吗?

  2集,在不停的听着老师和学生的“失败者”的称呼(好吧,一次高考失利=失败者),不停的听着老师的“拯救孩子、拯救家庭”——我的心脏也随着我的世界观的扭曲而受到了严重挤压感觉到了呼吸困难。

  这是2014年的高考。其实到了这一年,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高考早已没有了以往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好吧,我十几年前参加高考的时候,其实高考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自主招生,出国,甚至创业……人生的道路早已变得丰富多彩了许多,高考,也只是众多选择的一种而已。

  但是,在毛坦厂,在片子中,所呈现出来的,高考,依旧是这里一万多个孩子唯一的选择!家长、老师都跟着孩子的成绩和名次上下起伏。而孩子也因此如在悬崖边上跳舞。

  在这个纪录片之前,虽然也听说过毛坦厂的事迹,不过因为都是文字性的东西,冲击力自然没有视听语言那么的强烈。

  但是所有深埋的东西总是要有一个出口的,否则便会爆炸。于是在片中,我们便戏剧性的在唯物主义论教学的隔壁是家长和学生的求神拜佛。

  人性是什么?No, 只有高考。虽然片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思类的采访,但是在浩浩荡荡的高考大军中,这样的声音显得特别的无力,甚至很快就淹没在了“高考至上”论中。

  2. 其实相对于第四集宏志班的孩子来说,毛坦厂的孩子幸运多了。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至少不用为钱发愁。即使是片中的那个相对贫困的女生,也是可以靠自己家庭的力量解决在外租房子所需要额外付出的几千元。而家长们要求孩子高考的唯一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贫困,而是为了改善生活地位——不得不说,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缺少的不是钱,而是一种受人尊敬的地方。他们向往上层人的生活,于是他们得不到的,便把希望压在了孩子身上,而实现这一希望唯一可能的途径便是——高考,考上好学校,找份有地位的工作。

  只是家长们的想法是否太单纯了点呢?或者说他们或许也知道如今的大学毕业即失业,但是他们的心结依旧紧紧的系在了高考上。

  相对于毛坦厂扭曲的高考心理来说,我倒是更能理解宏志班的孩子。因为这里的土地实在太过于贫瘠了。这里的孩子如果要摆脱贫困的生活,甚至仅仅为了吃饱饭这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他们也不得不通过高考来实现。

  但是高考也只是第一步。这里的孩子和家长甚至在高考前就要去面临考上后的经济压力。“因教而贫”—— 一 方面读书是唯一改变贫困面貌的途径,另一方面读书却让一个家庭雪上加霜,穷上加穷。但即使如此,这里的人们还是愿意让孩子们放手一搏,这是几乎带有赌博性质的一搏,形式便是高考!

  虽然高考对于宏志班的孩子来说是关乎生存和毁灭,但这里的备考氛围却还是充满着温情和人性(只是片子中所呈现出来的)。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高考,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我庆幸,我已经过了高考的年龄,我也庆幸,我的高考过得非常的平坦甚至安逸。

央视纪录片《高考》观后感 篇四

  8月19日,我在微信当中看了六集的《高考》视频,看过后深有感触。

  一、二集是讲述毛坦厂中学的日与夜

  安徽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高中,学校位于安徽省的一个小镇上,每年都会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他们中的三分之二是高考复读生,这里常年租住着数万名陪读家长,她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西部城镇,小镇和学校形成了一个高考镇 ,孩子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全部。

  2014年1月10日,星期六,距离考试还有140天,中午,陪读家长把饭送到校门外,学生的吃饭时间约为10分钟。

  吴俊是毛坦厂中学的保安队长,他说:从他爷爷到他这一辈家里没有一个大学生,所以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学,孩子几乎成了所有家长最后的希望。校外陪读家长等待午时才能放学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高考才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才可以改变现有的生活。

  程老师说:拯救一个孩子就等于拯救一个家庭,只希望她们这一代可以比他们的父母过的好一些!2014年高考这天,孩

子们迎来了他们一生当中的巨大考验,考场外挤满了家长,门外的家长似乎比孩子更加紧张,这一刻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代表着一次考试,更意味着孩子和家长的梦想和三年来的艰辛努力。

  20天后,高考成绩出来了,家长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感动的流泪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为了孩子实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了,孩子终于不负众望的完成了他们共同的梦想,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孩子和家长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我非常喜欢视频中老师的一段话:

  很多人怎么讲呢,受了毛中的惠,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就是刚才有人说,毛中灭杀人性,但是大部分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没有苦难,这样人就是温室里的花朵,他禁不住风吹雨打,你将来到社会上,谁能把你当公主,谁能把你当王子,你在家是公主啊?你在家是王子啊?你到社会上,社会很残酷,社会是残酷的!今天不是人,明天人上人,我就觉得,人生必须要经历一些苦难,毛中就是给你提供了一个苦难的课堂,高考成功了,家长乐了,孩子找上好工作了,成立一个好家庭了,有什么不好呢?毛中何罪之有?谁请你到毛中来的,在你没来毛中之前,你就知道毛中很恐怖,为什么还把孩子往恐怖的学校带?磨出雪亮的钢刀,冲向隐形的战场。金榜题名,舍我其谁。(第二集20分钟之后讲话)

  比起他们,我们是不是轻松了很多、幸福了很多呢?

  第三集久牵的孩子

  是回到家乡参加高考还是留在从小生活的城市,留与不留成了孩子们最大的难题, 在纪录片中一部分的人选择了留下,一旦选择了留下来就要接受没有大学文凭的待遇,想要改变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但无论怎么选择都无法逃避高考的压力,只是大城市多了一些我们想要的机遇和更好的生活,他们努力的寻找着共同的出路,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期望 ,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第四集讲述了大山里的孩子

  中国有太多太多像她一样在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才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才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走出大山才是改变现有生活的唯一方式,纪录片中的她,是个懂事的孩子,而她的叔叔婶婶则是善良,朴实的人,为了侄女儿的学费,卖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只为了他的侄女将来能够过上好的生活,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即便是亲生父母所做的也不过如此吧。

  片尾,奶奶没能等到孙女的寒假便因病去世了,老人家用自己的信念强撑到了最后,只是为了听到孙女考上大学的消息,当大学考上了,又还有什么可以支撑她活下去呢!我所感动的是生活的苦难,艰难的等候,令人震撼的亲情。

  第五集留学大潮

  2014年中国有45万人选择出国留学,人们俗称留学考试为洋高考,俨然这又是另外一种高考同样是奋斗和追求潮流汹涌,我们关注高考,也把目光投注在那些转身离去的身影,自费留学欧美。

  4年的经济成本大约需要150万人民币,可是文化和心理上的准备却无法衡量,很多人早早选择了国际学校,期待为将来的国外生活做好准备,在这些国际学校里,中文课渐渐边缘化。

  这一集我没有仔细看,因为这个成本就是我现在不可企及的天文数字。

  最后一集论述了校长的选择

  或许是记录片的重点,教育的改革,这里采用了两个高中做对比,一个是河北精中,一个是北大附中,精中代表了像毛坦厂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他面对的教育资源有限,只能按照现在现有的模式去改革,而北大附中则是代表了那些教育资源优越的高中,他们能做到的则是更多的选择,在各个方面做出改革。但最主要的应该是对两所学校教育的认可。

  看完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拼命!也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更懂得对于我们普通家庭,只有学习才是改变现有生活的唯一方式,也只有学习才可以给予你以后更好的生活。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或许明天是美好的,但很多人已经倒在今天。

  在学习的这条道路上并不拥挤,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让我们用今日的努力拼搏,换取明日的惊涛骇浪,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吧!

相关文章

《相爱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

十年再怎么长,也有走到终点的那一刻。结束的那一刻,能想起的,却也只有那个深爱的人,给你的生命带来的喜怒哀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爱十年》观后感,希望能帮到您!  《相爱十年》观后感 篇1  20...
观后感2014-05-06
《相爱十年》观后感(精选6篇)

《灯塔大课堂第28课》观后感感悟精选五篇【实用3篇】

我们要继续弘扬和发展“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使“两弹一星”精神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灯塔大课堂第28课》观后感感悟精选,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灯塔大课堂...
观后感2017-03-02
《灯塔大课堂第28课》观后感感悟精选五篇【实用3篇】

守护明天优秀观后感七篇【优质3篇】

大型未成年人法治节目《守护明天》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第五季节目共10集,将于《社会与法》频道播出。那么守护明天观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守护明天优秀观后感七篇,希望...
观后感2012-02-04
守护明天优秀观后感七篇【优质3篇】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通用6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观后感2018-02-09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通用6篇】

观《紫日》有感【通用3篇】

祖国,是麦田里翻滚的穗浪, 祖国,是东海边升起的晨曦, 祖国,是北国上洒下的瑞雪, 祖国,是你我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地方。 祖国很小很小,可以把她轻轻的装进我们的心房。 她...
观后感2018-03-02
观《紫日》有感【通用3篇】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五篇【优质6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建...
观后感2017-01-02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五篇【优质6篇】